- 年份
- 2024(2612)
- 2023(3892)
- 2022(3353)
- 2021(3294)
- 2020(2650)
- 2019(5904)
- 2018(5677)
- 2017(10992)
- 2016(5969)
- 2015(6773)
- 2014(6608)
- 2013(6362)
- 2012(6011)
- 2011(5210)
- 2010(5368)
- 2009(4905)
- 2008(5140)
- 2007(4534)
- 2006(3952)
- 2005(3611)
- 学科
- 管理(20387)
- 济(20333)
- 经济(20300)
- 业(19080)
- 企(14763)
- 企业(14763)
- 农(11552)
- 财(9080)
- 方法(8263)
- 数学(7161)
- 数学方法(7045)
- 贸(6427)
- 贸易(6423)
- 易(6353)
- 中国(5742)
- 务(5659)
- 财务(5646)
- 财务管理(5630)
- 产品(5567)
- 企业财务(5356)
- 制(5306)
- 学(4889)
- 农业(4787)
- 市场(4716)
- 银(4379)
- 银行(4375)
- 家(4313)
- 出(4295)
- 农产(4261)
- 农产品(4261)
- 机构
- 学院(80663)
- 大学(80471)
- 济(34731)
- 经济(34060)
- 管理(31853)
- 研究(28340)
- 理学(27246)
- 理学院(26961)
- 管理学(26532)
- 管理学院(26376)
- 中国(23296)
- 京(17596)
- 财(17561)
- 农(17368)
- 科学(16480)
- 所(14360)
- 农业(13775)
- 中心(13734)
- 财经(13302)
- 业大(13194)
- 研究所(12837)
- 经(12221)
- 江(12178)
- 北京(11090)
- 经济学(10419)
- 财经大学(10105)
- 院(9949)
- 范(9625)
- 师范(9490)
- 州(9427)
- 基金
- 项目(53881)
- 科学(42365)
- 基金(40294)
- 研究(39385)
- 家(36738)
- 国家(35980)
- 科学基金(29930)
- 社会(25529)
- 社会科(24114)
- 社会科学(24104)
- 基金项目(20795)
- 省(19899)
- 自然(19318)
- 自然科(18860)
- 自然科学(18855)
- 自然科学基金(18509)
- 教育(17087)
- 划(16788)
- 资助(16687)
- 编号(15807)
- 成果(13392)
- 部(12387)
- 重点(11983)
- 国家社会(11046)
- 发(10736)
- 创(10717)
- 科研(10643)
- 制(10610)
- 教育部(10517)
- 性(10454)
共检索到127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克春
国家粮食专项储备是一种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它应该由政府而不是私人来提供。目前 ,政府在提供粮食专项储备时 ,与经济学规范并非一致。二级储备体系 ,国有粮食企业的双重职能客观上导致二个市场调控主体、搭便车和博弈等问题 ,这些问题曾一度发生 ,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它将对我国粮食流通及国民经济构成潜在威胁。因此 ,应通过相关的政府制度安排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效率。
关键词:
粮食专项储备 公共产品属性 宏观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石汝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聂振邦
2008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执行国家粮食政策,正确把握形势,改善宏观调控,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监督检查,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小平
1997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显露,国有粮食企业的储备压力增大,库存急剧上升。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近两年粮食连续丰收,供给增长,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农民减少了家庭的粮食储备,增加了对市场的供给量。1985年取消统购统销以后,我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笑然
1991年,国务院决定建立专项国家粮食储备制度,这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对增强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防灾备荒,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我国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聂振邦
粮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调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娄源功
本文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对专项储备粮的规模进行研究。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要素有四个 :满足直接消费、间接消费、比价合理及抵御风险 ;粮食安全的等级介于二级与一级之间。通过对专项储备粮的功能定位 ,设定其目标簇中的主导目标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通过对专项储备粮作用的研究 ,设定其原则束中的基本原则为保证供求平衡。在对影响专项储备规模的基本因素和变量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中国专项储备粮规模数学模型 ,并对计算出的 2 0 0 1年和 2 0 0 5— 2 0 3 0年的专项储备粮规模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储备 规模 方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洪燕 贾晋
本文在系统回顾和分析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演进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对国家粮食储备的宏观调控模式进行了探讨,从实证层面分析了国家粮食储备宏观调控目标。研究发现,中储粮公司为维护粮价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增加的后备储备,财政成本巨大,政策调控存在着很多负面效应,存在明显的效率问题。而涉足商业储备更是利用其垄断地位谋取超额利润,对于其他市场主体而言尤显不公平。此外,多元化储备目标导致的巨大储备规模,也压缩了地方储备的空间,增加其储备成本,并可能由于事权划分的不清晰诱导其发生"不作为"的行为取向。因此,出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考量,国家粮食储备的目标功能亟待优化。最后,提出政策优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粮食储备 储备目标 储备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颖
本文全面分析了国家粮食专项储备管理的现行模式 ,以及当前国家粮食专项储备经营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国家粮食专项储备管理方式和经营行为创新的设想。
关键词:
国家专项储备粮 经营管理 体制 创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清娟 周慧秋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世界发达国家都根据本国国情、经济发展水平等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储备粮管理制度。本文主要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粮食储备规模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粮食储备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发达国家 粮食储备 规模与运行机制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京福
粮食储备管理是维护一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制度,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本文基于美国、澳大利亚及俄罗斯3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运作机制及措施,分析了发达国家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经验,并以此经验为基础,提出了完善中国当前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垂直管理粮食储备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储备 垂直管理 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潮
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粮食放开经营,打破了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粮食计划体制,摆脱了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代之而起的是国有、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这是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然趋势,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玮
宏观调控与粮食区域平衡郭玮一、实现粮食区域平衡,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保持粮食的供求平衡,一个是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粮食的供求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既包括粮食总量的平衡,还包括各个地区的区域平衡,包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瑞华
当前,我国粮食调控政策面临新挑战,粮食补贴对农户激励作用有限,临时收储量创历史新高,库容问题严重,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财政压力加大,针对新问题要有新方法,成立国家粮食调控安全委员会提高调控效果,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目标价格制度,实施价补分离,确立订单式调粮模式,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减少粮食企业税收,实行阶梯式财政补贴,提升国内粮食企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利益补偿 目标价格 订单式调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