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92)
2023(16465)
2022(14498)
2021(13588)
2020(11637)
2019(27060)
2018(26867)
2017(52021)
2016(28148)
2015(32002)
2014(32158)
2013(31612)
2012(29011)
2011(26003)
2010(25914)
2009(23799)
2008(23432)
2007(20621)
2006(17569)
2005(15166)
作者
(81127)
(67796)
(67310)
(64240)
(42877)
(32606)
(30899)
(26717)
(25587)
(24006)
(23070)
(22646)
(21300)
(21110)
(20957)
(20913)
(20768)
(20107)
(19354)
(19271)
(16781)
(16483)
(16359)
(15445)
(15184)
(15035)
(14997)
(14909)
(13621)
(13447)
学科
(112529)
经济(112399)
管理(81759)
(78378)
(65404)
企业(65404)
方法(56475)
数学(49526)
数学方法(48880)
(30373)
(29525)
中国(28019)
(24693)
业经(24298)
地方(21774)
(20488)
贸易(20481)
农业(20237)
(19871)
(19602)
(19281)
财务(19199)
财务管理(19151)
理论(18982)
企业财务(18124)
(18039)
技术(17355)
环境(16912)
(16334)
银行(16280)
机构
大学(403162)
学院(400826)
管理(161756)
(157529)
经济(154039)
理学(141269)
理学院(139726)
管理学(137115)
管理学院(136411)
研究(129030)
中国(94782)
(84648)
科学(82121)
(70942)
(65496)
(64426)
业大(61887)
中心(60025)
研究所(59208)
财经(57936)
(56977)
(53086)
北京(53021)
(52708)
师范(52567)
农业(51603)
经济学(47040)
(46768)
(46392)
财经大学(43307)
基金
项目(279536)
科学(219274)
基金(202774)
研究(202185)
(177003)
国家(175350)
科学基金(150776)
社会(126061)
社会科(119328)
社会科学(119294)
(109485)
基金项目(108361)
自然(99873)
自然科(97556)
自然科学(97528)
自然科学基金(95775)
教育(93930)
(92092)
资助(83790)
编号(83188)
成果(66768)
重点(62064)
(61706)
(58434)
(57705)
课题(56351)
科研(54162)
创新(53814)
教育部(52894)
大学(52350)
期刊
(164397)
经济(164397)
研究(111222)
中国(69481)
学报(64891)
科学(58908)
(58454)
管理(56038)
(54733)
大学(49010)
学学(46083)
教育(43258)
农业(40522)
技术(35474)
(30167)
金融(30167)
业经(27926)
财经(27474)
经济研究(26137)
(23380)
问题(21633)
图书(21214)
(20910)
技术经济(19514)
(19408)
科技(19332)
理论(19134)
商业(18205)
统计(18187)
资源(17648)
共检索到562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腾  关忠诚  郑海军  
政府的科技资源配置策略将直接影响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行为,两方行为策略组合的本质特征是各方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博弈互动,然而,鲜有研究关注到在基础研究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协调政府与科研机构间的策略选择以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因此,从博弈视角分析政府经费配置策略与科研机构基础研究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为此,综合考虑我国经费配置机制变革与经费总量提升对科研机构基础研究行为的影响,构建政府与科研机构行为互动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影响演化稳定策略的主要因素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构建有效的稳定支持机制而非简单增加经费总量是科研机构聚焦主责主业的必要条件;政府不同干预手段对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存在异质性影响,研发补贴的影响有限,其敏感性弱于预算扣减与科研奖励;政府初始意愿和科研机构间协同创新程度等因素也均会显著影响博弈系统演化收敛至理想状态的速度。由此启示我国政府应对科研机构实行与研究型大学差异化的经费资助模式,充分发挥惩罚性激励与国家科技奖等科研奖励对研究主体的激励作用,促进科研机构与大学之间的良性交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迎春  
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例普遍处于15%25%之间。多数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企业、大学和非营利部门共同支持基础研究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尽管各国基础研究执行主体各异,但企业均对基础研究给予足够重视。从资助方式来看,主要创新型国家对基础研究一般都采取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结合的方式。与典型创新型国家相比,中国存在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例不高,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高等学校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偏低,基础研究经费长期依赖竞争性支持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腾  关忠诚  冯晓赟  李强  董照辉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以2013—2020年中国农业领域国立科研机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控制区域差异与机构特征的前提下,首次同时分析稳定性和竞争性两种类型科研经费对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考虑了其对高质量基础研究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稳定性科研经费的增加可以同时显著促进国立农业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但对高质量基础研究效率并无显著影响;竞争性科研经费与基础研究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与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正相关,且与高质量基础研究效率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卓玲  梁剑莹  林可全  
基于协同学理论,比较研究东部省(市)"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与产业结构升级"复合系统协调度。结果表明,以2002年为基年,除了上海和江苏,其他省(市)协调度均为正值,呈向有序状态发展,但协调度均值均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仅北京、河北、浙江和福建4个省(市)的均值高于全国水平。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产学研合作对协调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力资本水平、企业吸收能力、科技基础设施均对协调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宏广  张文霞  樊立宏  
本文回顾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7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做法,提出了发展中国基础研究的几点启示和政策建议。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追求国际一流、杜绝重复"的发展导向、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以及政府"多支持、不干预"的管理方式。因此,对于基础研究机构,应该确立"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大胆改革管理体制,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做到"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管理方式与国际接轨",对优秀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并抓住国际金融危机机遇,加速引进外籍高端人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叶小刚  邹倩瑜  郑宏松  陈丽丽  
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消除样本之间的系统差异,剔除团队与组织的累积优势,研究"马太效应"在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影响的纯效应。研究发现,"马太效应"确实会对研究者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结果产生一定影响,而团队与组织的累积优势会通过影响"马太效应"间接影响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结果。基于此,提出优化基础研究政策、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以及青年学者谨慎选择从业机构等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军徽  梁帅  
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知识库中所有论文的元数据,分析中国基础研究领域以中文发表研究成果的概况。研究发现,无论是从不同研究领域、不同资助类型的横向比较看,还是从历时性的纵向比较看,在一定程度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水平越高,其以中文发表研究成果的比例就越低。本文建议,原则上在基础研究领域应继续支持和引导以英文发表研究成果,坚持通过国际交流与对话提高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在此基础上,在具有中国情境因素或应用导向突出的基础研究领域,鼓励以中文发表研究成果。此外,应大力发展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基础研究的话语权,建立专业的译介队伍,加强对高水平外文科技论文的译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常乐  高昌林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与我国当前科技投入强度大致相当的历史时期,美国、日本、韩国的基础研究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总量规模、增长率、强度和份额等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总额、引导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和发展研究型大学、大力支持基础研究的协同合作等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盛亚  冯媛媛  施宇  
结合超效率SBM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以中国内地25个省级行政区政府科研机构为样本,探讨科技资源配置结构、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对省级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1)单个要素不构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但基础研究强度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方面发挥了较为普遍的作用;(2)5种组态均可带来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别为由基础研究构成的基础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构成的科学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计划配置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环境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市场配置、计划配置、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由应用研究、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应用研究—环境型组态。其中,基础研究型组态和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更有效;(3)我国东西部地区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提出各地区政府科研机构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匹配路径和针对性措施,以有效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旭  李蓓黎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对2009-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科研机构的基础科研创新效率现状进行评价,并进一步以科研机构基础科研创新效率评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结合系统GMM模型,从全国和分地区两个维度研究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创新、外商投资环境对科研机构基础科研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科研机构基础科研效率总体偏低,并从东到西呈现递减趋势。为提升我国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效率,需采取完善科研机构创新资源投入方式、优化创新人力资本结构和扩大科研机构学术交流对外开放程度等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耿庆申  
利用美国、日本等5个典型创新型国家1965年以来R&D强度及基础研究强度数据,专门研究了基础研究强度随时间及R&D强度的变化状况,并推断我国基础研究强度宜在12%-15%之间,且在2020年达到该水平是可行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钟永恒  邢霞  刘佳  王辉  
我国支持基础研究最主要的渠道之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它已经被研究人员一致认为是最公正、最规范的研究基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我国各省域和科研机构基础研究水平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指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信息,构建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对2006—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和项目经费、各科学部经费资助比例、各项目类型经费资助比例以及全国31个省域(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基础研究竞争力排名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钟永恒  芦楚屹  刘佳  王辉  孙源  
在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信息基础上构建基础研究学科竞争力和基础研究综合竞争力指数,对42所"双一流"高校2008—2017年间八大学科的基础研究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蒲淳,刘细文  
关于基础研究的国家目标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蒲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细文近些年来,基础研究的国家目标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技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从国家长远需要出发,制定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金祥  刘瀛弢  毛世平  谢玲红  吴敬学  
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政府投入的强度直接关系到这些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的保障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本文首先对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的政府投入总量、投入结构以及不同性质的农业科研机构的政府投入总量和结构的差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别从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支出与政府实际投入差异的维度,从与同级别的中国科学院、全国中央部门属科研机构相比差异的维度,对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政府投入的缺口进行剖析;最后有针对性地从国家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与投入方向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