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6)
- 2023(9172)
- 2022(7524)
- 2021(7366)
- 2020(6226)
- 2019(14210)
- 2018(14180)
- 2017(26309)
- 2016(13739)
- 2015(15497)
- 2014(14846)
- 2013(14133)
- 2012(12524)
- 2011(11039)
- 2010(11687)
- 2009(10811)
- 2008(10779)
- 2007(10045)
- 2006(8781)
- 2005(7842)
- 学科
- 管理(53114)
- 业(50299)
- 济(49940)
- 经济(49888)
- 企(45741)
- 企业(45741)
- 方法(24032)
- 数学(20346)
- 数学方法(19813)
- 技术(18047)
- 财(15200)
- 中国(15182)
- 农(13046)
- 业经(12622)
- 技术管理(12476)
- 理论(11320)
- 制(10888)
- 务(10218)
- 财务(10163)
- 财务管理(10137)
- 银(10070)
- 银行(10063)
- 划(9582)
- 企业财务(9576)
- 行(9489)
- 策(9306)
- 农业(8874)
- 学(8707)
- 融(8540)
- 金融(8539)
- 机构
- 学院(182096)
- 大学(181925)
- 管理(79884)
- 济(71790)
- 经济(70064)
- 理学(66918)
- 理学院(66270)
- 管理学(65027)
- 管理学院(64656)
- 研究(55139)
- 中国(45746)
- 京(38950)
- 财(35167)
- 科学(32411)
- 江(29087)
- 中心(27035)
- 财经(26436)
- 所(26033)
- 北京(24813)
- 经(23984)
- 业大(23665)
- 州(23464)
- 研究所(23245)
- 农(22973)
- 范(22369)
- 师范(22170)
- 技术(21144)
- 商学(20643)
- 经济学(20435)
- 商学院(20423)
- 基金
- 项目(119392)
- 科学(95715)
- 研究(90148)
- 基金(85838)
- 家(74468)
- 国家(73434)
- 科学基金(64843)
- 社会(56544)
- 社会科(53663)
- 社会科学(53645)
- 省(48444)
- 基金项目(44628)
- 教育(42319)
- 自然(41760)
- 自然科(40936)
- 自然科学(40926)
- 自然科学基金(40229)
- 划(39811)
- 编号(36416)
- 资助(34997)
- 创(31085)
- 成果(29371)
- 创新(27956)
- 重点(26267)
- 课题(25619)
- 部(25369)
- 发(24740)
- 项目编号(23198)
- 国家社会(23124)
- 大学(22783)
共检索到288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波,刘德权,曹阳
富饶的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位居欧亚大陆腹地,面积达166万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各类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新疆既是连接欧、亚两大洲的通衢,又是我国一块待开发宝地,国外学者称其为世界上三大待开发地之一。加速查明和开发新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波,刘德权,曹阳
“国家 305项目”在组织科技攻关中推行以“地质科研—普查勘探—矿产开发一体化”为特色的科技经济一体化模式。本文着重阐明了这一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强调指出该模式的基本点对全国科技—经济界 (特别是地矿行业 )提供了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参照系,拟在有关重大科技攻关活动、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开展西部资源大开发时予以借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鹤羽 尹发权
1991年12月6~13日,由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主持的五项“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在京通过了鉴定。 毛乌素沙地立地分类评价和适地适树的研究由朱灵盖副研究员主持,9单位协作完成。首次建立起具有实用价值的多极立地分类系统;编制了毛乌素沙地立地质量数量化表;明确提出了乔灌结合,以灌木为主的草、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原则,对沙区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编制了榆林芹河多彩色立地类型典型图,为造林规划设计、林种区划和经营管理提供了依据。该项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中用于治沙规划31.3万公顷,其中2.5万公顷已进行了造林,直接经济效益140多万元。本成果在国内同类沙地的研究中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翁延年
我国自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在,已经有条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较完整并切实可行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运行机制,使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更符合其本身的规律。笔者在“七五”期间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第71项——生物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全过程,工作中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提出来与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的同行商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坚
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自1986年实施以来,始终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进行工作。五年来,特别是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中,又取得了大量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并且有些成果已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获得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客观地、定量化地进行技术评估,对今后在科技攻关中强化科学管理,很有裨益。从"七五"期间通过鉴定的9436项专题成果看,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医学、电子机械、自动化技术、核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柯文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简称攻关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指令性计划。它的宗旨是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其主要特点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调动各部门、行业和地方的优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针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引进技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钟文斌 刘峤 薛林涛 宋天涛 李晓涛
以核电工程建设企业为例,针对核电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科技攻关专项项目群的管理,提出以需求侧为牵引、模块化组织运作、项目制全周期全流程管理的管理模型。通过以科技成果运用落地和成果转化为牵引,模块化组织运作及项目制管控体系为抓手,最优配置资源,形成攻关合力,实现项目全周期全流程管理,提高科技项目管理效率。该管理模式可为其他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赛马制”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等项目研发攻关及落地运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郭春侠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xt of Contingency Typ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lliance,points out its concept for the first time,explores its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and advises on how to organize and manage it.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建强,安宇宏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我国一项重大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国家导向性计划,已历经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确立到现在已近20年的时间。在这个时期内,我国的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谭永强
一、选准课题是情报分析研究工作成功的关键万里之行,始于足下。选题是情报研究工作的起点,往往关系到情报研究工作的成败。因为选题正确与否,不仅决定了研究的目标和重点,而且也决定了研究工作将采用的主要方法。可以说,课题选准了,情报研究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我所是从事纤维素化学、高分子化学、天然有机化学研究的单位。地处亚热带地区的广东,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是当前香料植物资源研究的重大课题。多年来,我们图书情报部门,围绕纤维素、高分子、天然有机这三个课题,开展重大战略情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梅秀英
根据我国林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形势,提出和论述了今后林业科技攻关应关注的8个研究重点:适宜性植被布局和覆盖率确定技术、抗逆性植被树种选择和繁育技术、珍稀动植物和湿地保护技术、目标型植被配置和优化技术、森林有害生物防控及预警技术、兼容型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制、林草资源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技术、生态效益快速监测和评价技术。
关键词:
林业 科技攻关 研究重点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辉 西桂权 张惠娜
该文从管理方式、机构遴选、经费管理、利益分配与成果保护等维度总结了美国国家实验室联合攻关重大科技任务的组织模式与特征。结合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灵活设置联合攻关统筹管理部门、构建举国攻关任务组织模式、保障经费持续投入、建立优势团队遴选和多路线竞争退出机制、科学统筹利益分配与妥善处理保密问题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国家实验室形成高效完成国家战略任务的新型体制机制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丽
中国工业发展和科技崛起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引领科技创新和工业关键技术不断突破的奋斗历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攻关的组织体制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再向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转变,具体组织模式的演变可划分为五个阶段:(1)1921—1949年,基于战备需要的"革命-生产-科技"三位一体组织模式,该组织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科研力量高度集中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有机统一;(2)1949—1978年,基于计划经济和国防导向的中央集中组织模式,该组织模式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初步奠定了中国国防工业技术创新的组织基础;(3)1978—2002年,体制改革过程中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攻关项目组织模式,该模式引导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方向,同时逐步培养了企业创新能力;(4)2002—2012年,面向自主创新战略的市场主导型组织模式,该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在市场逻辑下更有效发挥作用;(5)2012年以来进入全面创新时代的新型举国体制组织模式,此模式下,科技管理体制着力促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当前,面临美国技术封锁,中国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需在加强党的领导前提下,进一步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科技攻关项目组织方式,提升全社会整体创新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