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3)
2023(12925)
2022(11102)
2021(10433)
2020(8958)
2019(20732)
2018(20074)
2017(37655)
2016(20272)
2015(23116)
2014(22640)
2013(22460)
2012(21051)
2011(19128)
2010(19198)
2009(18138)
2008(18004)
2007(16188)
2006(13888)
2005(12534)
作者
(58039)
(48965)
(48711)
(46324)
(30995)
(23647)
(22222)
(19034)
(18295)
(17211)
(16690)
(16456)
(15580)
(15457)
(15267)
(15022)
(14720)
(14296)
(14051)
(13949)
(12122)
(11880)
(11710)
(11085)
(11029)
(10960)
(10890)
(10690)
(9891)
(9810)
学科
(87626)
经济(87546)
(60133)
管理(58368)
(49452)
企业(49452)
方法(39810)
数学(35058)
数学方法(34738)
中国(26625)
(23216)
(20720)
技术(20140)
(18310)
贸易(18299)
业经(18009)
(17873)
(16818)
(16115)
地方(15741)
农业(15538)
(14473)
银行(14445)
(14100)
金融(14098)
(13874)
(13559)
技术管理(13256)
环境(12653)
理论(12472)
机构
大学(294619)
学院(290721)
(129024)
经济(126671)
管理(112938)
研究(105115)
理学(97201)
理学院(96056)
管理学(94631)
管理学院(94055)
中国(79927)
(62985)
科学(62528)
(56315)
(53059)
研究所(48462)
中心(47702)
(47643)
财经(45059)
(42729)
业大(41162)
(41147)
经济学(40527)
北京(40468)
(38712)
师范(38369)
(37507)
农业(37474)
经济学院(36594)
财经大学(33453)
基金
项目(194266)
科学(154477)
研究(143113)
基金(142205)
(124849)
国家(123531)
科学基金(105279)
社会(92931)
社会科(88246)
社会科学(88218)
基金项目(74798)
(74665)
自然(65945)
教育(65536)
自然科(64497)
自然科学(64474)
(63684)
自然科学基金(63385)
资助(57539)
编号(55920)
成果(45830)
(45322)
(44564)
重点(44403)
(42629)
创新(41658)
课题(39536)
国家社会(39502)
教育部(38275)
科研(37068)
期刊
(138250)
经济(138250)
研究(88084)
中国(62055)
学报(43660)
(43327)
科学(42992)
(42167)
管理(42048)
大学(33084)
教育(32812)
学学(30779)
农业(29142)
技术(26041)
(25729)
金融(25729)
经济研究(23329)
财经(22395)
业经(20371)
(19480)
(18588)
问题(18194)
(17286)
技术经济(16875)
科技(16633)
世界(15809)
国际(15724)
统计(14615)
(14334)
(13790)
共检索到438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丹  胡晶  
科技创新规模扩张和科技创新效率提升是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两条关键途径。基于现有研究鲜有结合科技创新规模和科技创新效率开展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现状,采用因子分析法,系统筛选国家科技创新规模影响因素,并结合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完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不同时期国家科技创新效率变化指数,以及中国与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差异性。研究表明,R&D投入强度、R&D研究人员、专利申请量、科技期刊文章数、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百分比、科技创新效率是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1991-201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呈指数增长态势,有力提升了国家科技实力;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水平除日本出现一定波动外,其余九国整体呈小幅递增态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恒  杜德斌  肖刚  
构建指标体系计算我国31个省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结合重心模型计算出1996~2012年我国科技创新重心和经济重心坐标。输出重心点空间变化图,阐述我国科技创新重心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与经济重心的比较,揭示科技创新重心移动与经济重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重心落在河南省南部,不断向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偏移;科技创新重心不断贴近经济重心,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科技资源禀赋、配置效率和创新环境的差异演变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倪艳亭  吴军  
都市圈创新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和延伸,本文选取我国10个主要都市圈,构建都市圈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分析法对都市圈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10个都市圈按照创新能力可分为三类,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态势,但存在特殊情况。文章指出,创新能力强的都市圈应扩大创新领域改革开放,加快聚集国际创新要素;创新能力中等的都市圈应加大创新扶持力度,提高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能力一般的都市圈应补齐创新短板,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提升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云飞  臧旭恒  
目前中国少儿消费和老年消费存在较大不均衡,少儿人口对居民消费率的作用显著大于老年人口。本文从家庭层面分析"尊老"与"爱幼"消费的差异性,并从"需求异质性"和"选择偏差"两个角度解释该差异的来源。使用中国CFPS数据,检验得出子女对家庭消费的作用显著大于老人;通过进一步对比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区域和城乡家庭的情况,发现家庭和社会的"选择偏差"是目前"尊老"与"爱幼"消费差异的重要来源,并且该差异随着家庭收入、消费环境的改善会得到缓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云飞  臧旭恒  
目前中国少儿消费和老年消费存在较大不均衡,少儿人口对居民消费率的作用显著大于老年人口。本文从家庭层面分析"尊老"与"爱幼"消费的差异性,并从"需求异质性"和"选择偏差"两个角度解释该差异的来源。使用中国CFPS数据,检验得出子女对家庭消费的作用显著大于老人;通过进一步对比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区域和城乡家庭的情况,发现家庭和社会的"选择偏差"是目前"尊老"与"爱幼"消费差异的重要来源,并且该差异随着家庭收入、消费环境的改善会得到缓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守伟  何建敏  
文章依据2000~2007年我国30个地区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不同融资方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投资、企业投资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四种融资方式均对我国技术创新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这四种不同融资方式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大小不同,其中政府投资对技术创新贡献最大,其余依次为企业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机构贷款。不同融资方式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程度不同,这为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制定相关的科技政策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振威  王平  
在我国技术创新大背景下,围绕海南省发展战略,基于2009—2014年海南18个市县面板数据,运用SPSS19.0和GeoDa软件,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Moran's Ⅰ指数分析研究海南省各市县技术创新能力、空间差异性、相关性。得出海南各市县技术创新能力有聚集特征,呈极化趋势,与海南省经济发展格局不同,表现出西部高于东部高于中部的特征。海南各市县技术创新能力呈现综合型、服务型、传统型和生态型创新城市四大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南要实现绿色、开放、创新发展之路的相关任务和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潘炳如  顾建民  
导师指导对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全国14所高校学术型硕士生和博士生的2424份有效问卷,采用虚拟线性回归和差异性检验分析了导师指导因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不同学科之间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在总体上,导师指导力度、师生关系及各类指导因素都显著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其中导师指导力度正向影响最显著,定期接受面对面和师友型指导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要显著高于接受其他指导形式和风格的研究生。在不同学科背景下,自然科学的研究生受双导师制的影响更为显著,工程与技术科学的研究生受指导风格影响更为显著,医药科学的研究生受指导形式影响更为显著,而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生则受指导形式和交流频次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善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以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为基础,强化导师指导力度为重点,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定期开展交流汇报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屹  薛惠娟  
通过建立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28个省区市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投入能力、配置能力、支撑能力及产出能力的均衡匹配,各项能力对不同区域产业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对于各项能力不均衡的部分省区市,发挥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能力结构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但各项能力之间的均衡仍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春光  程钧谟  谭晓宇  
为实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山东省经济区域均衡发展,选取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并深入把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和空间差异特征。首先从科技创新发起能力、科技创新实现能力、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4个维度构建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全局熵权法、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2013—2016年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和可视化分析,并对其空间差异特征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加强区域间协同创新、优化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等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瑞芬  蔡银莺  张安录  张雄  
基于因子分析法,协调度模型法和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1996年-2010年间土地用途管制绩效的时空差异,探讨社会经济与政策制度的协调性,以期为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意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绩效在短期内效果显著,长期内效果逐渐减弱;结合我国粮食分区状况,从空间维度看,管制制度绩效评价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部分属于粮食主产区,而执行效果相对较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上都是粮食主销区;从协调度角度看,在管制制度实施的情况下,大量经济滞后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策执行过度,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政策制度,协调度指数大幅下降,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开蕾  许能锐  
本文运用1979~2009年全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FDI的影响因素及其时间变迁和空间差异性,目的是考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特别是内陆地区如何发挥当地优势以成功地吸收更多的FDI。研究结果显示,多数FDI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改革时期、不同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为我国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制定灵活变通、与时俱进的引进外资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永红  张景明  王展昭  
本文从创新过程-创新产出-创新经济效益三个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评价体系,运用G1-变异系数组合赋权法和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2007-2011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进行了动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普遍不高,且空间差异性明显。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明显强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并且差距在逐渐扩大。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明显,中部、西部、东北三个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有收敛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荣  
运用DEA方法分别以投入(R&D经费、科技人员、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产出(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技术收入)测算高新技术创新效率,采用基尼系数(GINI)、广义熵指数(GEM)测量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区域差距,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中规模因素占主导作用,创新能力较弱和较强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且技术收入表现作用突出。四大板块区域内,工业总产值为代表的规模效益能力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且出口创汇和技术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均超过54%。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齐浩良  栾贵勤  
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其目标在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经济—人口分布的差异性并与国际同阶段发展相类似的典型国家进行对比,总结有关经验,分析这种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并就解决我国当前经济—人口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提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