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4)
- 2023(15690)
- 2022(13593)
- 2021(12935)
- 2020(10574)
- 2019(24366)
- 2018(23881)
- 2017(46068)
- 2016(24578)
- 2015(27688)
- 2014(27374)
- 2013(26430)
- 2012(24120)
- 2011(21486)
- 2010(21394)
- 2009(19272)
- 2008(18599)
- 2007(15950)
- 2006(13857)
- 2005(11764)
- 学科
- 济(97124)
- 经济(96919)
- 管理(70696)
- 业(66916)
- 企(57535)
- 企业(57535)
- 方法(47485)
- 数学(39806)
- 数学方法(39245)
- 农(25938)
- 中国(25901)
- 财(24792)
- 学(23628)
- 业经(22640)
- 理论(19773)
- 地方(17695)
- 和(17340)
- 农业(16948)
- 制(16090)
- 贸(15853)
- 贸易(15845)
- 务(15773)
- 财务(15700)
- 财务管理(15667)
- 易(15361)
- 技术(15202)
- 环境(14958)
- 企业财务(14875)
- 教育(14045)
- 划(13702)
- 机构
- 大学(345446)
- 学院(341779)
- 管理(139210)
- 济(134096)
- 经济(131280)
- 理学(122029)
- 理学院(120695)
- 管理学(118483)
- 管理学院(117854)
- 研究(109021)
- 中国(78258)
- 京(71956)
- 科学(67681)
- 财(61117)
- 所(51942)
- 财经(50265)
- 中心(49674)
- 业大(49411)
- 农(49291)
- 研究所(47772)
- 范(47088)
- 江(47006)
- 师范(46691)
- 经(45884)
- 北京(44811)
- 经济学(41030)
- 院(39930)
- 州(38374)
- 农业(38305)
- 师范大学(38149)
- 基金
- 项目(242015)
- 科学(191629)
- 研究(179594)
- 基金(176735)
- 家(153248)
- 国家(151723)
- 科学基金(131491)
- 社会(114737)
- 社会科(107970)
- 社会科学(107938)
- 基金项目(93857)
- 省(93546)
- 自然(84633)
- 教育(83774)
- 自然科(82642)
- 自然科学(82622)
- 自然科学基金(81125)
- 划(78721)
- 编号(73783)
- 资助(71636)
- 成果(59578)
- 部(53918)
- 重点(53776)
- 创(50505)
- 发(50411)
- 课题(49720)
- 教育部(47054)
- 国家社会(47035)
- 创新(46994)
- 科研(46224)
- 期刊
- 济(140813)
- 经济(140813)
- 研究(98474)
- 中国(59706)
- 学报(53408)
- 管理(49726)
- 科学(49648)
- 财(46620)
- 农(44703)
- 教育(42870)
- 大学(41590)
- 学学(38752)
- 农业(31477)
- 技术(30269)
- 财经(24477)
- 业经(23043)
- 融(22845)
- 金融(22845)
- 经济研究(22363)
- 经(20939)
- 图书(19524)
- 问题(18154)
- 科技(17199)
- 版(16422)
- 理论(16233)
- 技术经济(15566)
- 业(15521)
- 实践(14914)
- 践(14914)
- 现代(14734)
共检索到479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鲁云鹏 李晓琳
以默顿科学社会学的核心观点为理论依据,结合治理思维对国家科学院的治理理论进行分析。主要结论:首先,国家科学院治理的基础是自主性,并借助科学规范与法律体系作为治理机制,实现科技的创新与传播,治理要义在于如何高效安排组织内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强而独立的学术权力和弱而规范的行政权力是较为理想的博弈结果;其次,我国国家科学院在治理过程中表现出治理资源较为集中化与显著的行政型治理特征;再次,尽管默顿学派的诸多理论饱受诟病,但其核心观点却构成现代科学院治理理论的基础,仍旧是研究科学建制的有效理论工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科学教育除了解释科学自身以外,还必须指向社会。科学教育不只是要使学生获取科学知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社会价值。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认识科学教育,追问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教育的本质,理解科学知识建构的各种社会因素,懂得社会对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多方面影响。这种认识,是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当前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所必需的。这种认识,也希冀引起科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的注意,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教育改革 科学教育 科学社会学 科学知识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约瑟夫·赫曼诺维奇 刘雪婷
本文考察了科学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从而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提供主题和理论工作方面的启发,关注点集中在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和科学社会学之间的互通交流使得双方受益,高等教育学中的大学教师研究通过运用相关社会学理论和概念走向成熟,社会学中的职业生涯研究通过更广泛地利用教育组织得到发展。本文首先指出科学职业社会学研究得以建立和大学教师研究由此扩展的基础,然后通过对分层和学术职业研究的概括,综述了高等教育研究与科学社会学相联系的五个主要实质焦点——优势积累和劣势积累,学术工作的组织基础,科学和学术领域的声誉、知名度与影响力,年龄和成就,以及流动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峰 刘志刚 江洪 汤宏波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实践入手,探讨基于用户反馈的学科馆员评价原则,构建基于LibQUAL+TM的学科馆员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国家科学图书馆 学科馆员 信息服务 评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仁贵 高鸿鹰
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均为经济学家所获得的崇高荣誉,二者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事实上,不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出自于国家科学院院士,而国家科学院也会增选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院士或外籍院士。本文主要对国家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为进一步预测分析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春 方曙 杨志萍 张娴
从宣传推广资源与服务、资源保障与信息需求分析、个性化信息服务、学科情报研究以及建立学科馆员支撑平台等方面对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工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春 杨志萍 田雅娟 陈漪江 郑颖
主要从资源优化建设、机构知识资产体系建设(机构知识库)、知识产权服务、预见性的学科信息服务、合作式深度情报服务、提高服务对象的信息素养、学科馆员自身发展7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学科化信息服务工作的细化和深入开展提出探讨性建议与思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邓小茹 陈颖瑜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亲身体验,分别对其4个主要功能区域——快速检索区、分类导航区、服务直达区和公告新闻区从设计布局和栏目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并重点介绍其特色栏目及主动服务项目,发现其在文献资源内容和信息提供方式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和一些需要改进之处,该网站能为专业学术网站从服务理念到栏目设计提供经验积累和参考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细文 贾苹 王保成
在数字化网络化冲击下,基于图书馆物理空间的服务受到大范围压制,出现明显的"空化"现象。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阵地服务转型,经历了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的发展过程。阵地服务转型主要凸显了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变和转化。在分析图书馆阵地服务转型挑战、转型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阵地服务转型的实践探索,阐述其开展科技创新与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鸣 杨志萍 张冬荣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展的"融入式"普遍服务、"嵌入式"知识服务和"协同式"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出发,总结其学科馆员在支撑科研创新方面开展的特色服务内容、取得的良好服务成效,以及在培育"适变型"团队创新能力方面的具体举措,以期为图书馆创新服务发展提供最佳实践案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辉 吴鸣 肖永红 刘艳丽
由可视化系统开发人员与学科化服务人员共同组成系统测试团队,针对可视化系统的稳定性、功能、质量及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行问卷设计,在不同领域的科研一线用户中展开问卷调查、回收。通过对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为系统完善提供客观、科学、可信的用户建议。探索协同组织用户测试的模式,归纳用户测试组织流程,为高效组织基于用户需求、提高用户可用性和满意度的图书馆系统用户测试,提供最佳实践案例。
关键词:
图书馆系统 可用性测试 案例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玉玲 郑菲 陈芳 向桂林
针对目前科技查新中面临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问题,结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服务机构分布的复杂特点以及"十二五"服务发展目标,探索科技查新院所协同服务模式和机制建设;提出科技查新4种院所合作模式:能力协同、任务协同、专业协同以及区域协同,并结合具体案例总结院所协同查新的实践模式,探索质量控制、人才队伍以及管理机制建设。
关键词:
科技查新 协同 运行机制 服务管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奋力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形成的脉络,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2018年9月召开的第21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暨智库论坛上,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史瑞杰做了题为《理论研究与国家治理之间的融合式发展——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思考》的发言。本刊将史瑞杰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如烟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琳 龚惠玲 陈朝晖 李武 田蕊
指出微博已经成为图书馆宣介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推送综合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有效平台;介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所构建的集微博信息发布、微博活动直播、微博大屏幕、微访谈等多种微博服务应用于一体的"微博传播云"模式,认为其能使图书馆的品牌营销有效提升、图书馆与公众之间的"最后一英里"问题得以缓解、图书馆的科学传播模式从"缺失模型"向"语境模型"演进转变。
关键词:
微博 图书馆 科学文化传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