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7)
- 2023(6532)
- 2022(5486)
- 2021(5197)
- 2020(4145)
- 2019(9305)
- 2018(9048)
- 2017(16662)
- 2016(8983)
- 2015(9972)
- 2014(10033)
- 2013(9569)
- 2012(9106)
- 2011(8176)
- 2010(8785)
- 2009(7934)
- 2008(7729)
- 2007(7185)
- 2006(6664)
- 2005(6141)
- 学科
- 济(32688)
- 经济(32645)
- 业(30726)
- 管理(29535)
- 企(24916)
- 企业(24916)
- 技术(13184)
- 农(12093)
- 方法(11459)
- 中国(11264)
- 数学(9770)
- 数学方法(9581)
- 财(9068)
- 策(8563)
- 农业(7947)
- 贸(7673)
- 贸易(7668)
- 业经(7548)
- 易(7539)
- 制(7181)
- 技术管理(7142)
- 学(6349)
- 理论(6245)
- 地方(6204)
- 银(6144)
- 银行(6135)
- 及其(6115)
- 行(5943)
- 融(5724)
- 金融(5724)
- 机构
- 学院(127206)
- 大学(125961)
- 济(54784)
- 经济(53529)
- 管理(50177)
- 研究(45853)
- 理学(41879)
- 理学院(41450)
- 管理学(40858)
- 管理学院(40593)
- 中国(34974)
- 京(27065)
- 科学(26185)
- 财(26135)
- 所(22594)
- 中心(21520)
- 江(21501)
- 研究所(20144)
- 财经(19467)
- 农(19088)
- 经(17673)
- 范(17632)
- 师范(17499)
- 北京(17469)
- 院(16645)
- 州(16495)
- 业大(16439)
- 经济学(16101)
- 技术(15943)
- 农业(14555)
- 基金
- 项目(80414)
- 科学(64111)
- 研究(63957)
- 基金(57134)
- 家(49823)
- 国家(48930)
- 科学基金(41719)
- 社会(39685)
- 社会科(37646)
- 社会科学(37638)
- 省(31350)
- 教育(29865)
- 基金项目(28794)
- 编号(27114)
- 划(26359)
- 自然(25259)
- 自然科(24671)
- 自然科学(24665)
- 自然科学基金(24239)
- 资助(23468)
- 成果(23293)
- 课题(19174)
- 部(18248)
- 重点(18113)
- 发(17932)
- 创(17837)
- 创新(16633)
- 项目编号(16520)
- 国家社会(16416)
- 性(16342)
共检索到20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申期
本文通过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技术政策演进历史,探讨了科学技术现代发展在哲学、经济、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广泛意义,以及认识这种发展应有的新角度。为此,科学地确认科学技术政策在国家现代发展中的地位成为必然。此外,本文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在当代科技、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重大贡献,分析了科学技术自身的利弊;论述了科学技术政策在国家的现实及政策的实现间的辩证关系;现代科学技术政策在参与竞争和承受风险方面的实质;制定科学技术政策的框架体系与结构设计;提出了科学技术政策进行国格风貌设计时的基点和视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连燕华,石兵,刘学英,马晓光
本文研究了科学技术产出的形式和内容,探讨了用于描述国家科学技术产出的定量方法,设计了科学技术投入指数和产出指数,并利用这两组指数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关键词:
科技评价 科技投入指数 科技产出指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印度国家科学技术和开发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印度科技研究中心,该中心隶属于印度政府科学和工业研究理事会,专门从事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1981年,该中心改名为国家科学技术和开发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满瑜 薄玉民
一、"国家科学技术咨询会议"的机构设置、运营依据 1987年10月韩国第九次修改宪法时,新增加了设置"国家科学技术咨询会议"的条款(宪法第127条第3项),规定:"国家努力通过科学技术革新、情报以及人才的开发,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为达到以上目的总统可设置必要的咨询机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沈蓉
2017年1月召开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依照惯例,表彰和奖励了在国家科学研究、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从获奖名单不难看出以下特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共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除了二等奖有一个香港浸会大学的"自适应与高精度数值方法及其理论分析"项目获奖外,其余成果均被国内公立大学、政府机构或国企获得,民营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超 李文丽
创新策源能力评价面临指标难以选取、数据难以衡量的问题,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是一个理想的可量化指标。本文从创新策源能力的内涵出发,将其划分为科研创新策源能力、技术创新策源能力和产业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结合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与3类创新策源能力的对应关系,构建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京沪深2010—2018年创新策源能力进行评价对比。研究发现:北京的综合创新策源能力以及科研、技术、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均领先于上海和深圳,且技术创新策源能力尤为突出;上海在科研创新策源方面最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深圳产业创新策源能力的增长性显著高于北京和上海。本文丰富了创新策源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且为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提供启示与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双清
2013年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由我校农学院陈立云教授主持完成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柏连阳教授主持完成的"水田杂草安全高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立云教授主持完成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项目历经20年的研究,育成制种安全、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利用该不育系选配了13个高产杂交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研制和发明了两用核不育系及杂交组合安全高产、高效种子生产新技术,解决了困扰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多年的主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1年1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010年度国家最高奖获得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王振义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师昌绪院士。在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全国高等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恒 刘凤红
[目的/意义]对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政策的FAIR化特征进行探索,为我国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政策制定和工作优化提供初步参考。[方法/过程]综合运用网络调研和文本挖掘的方法,使用KH Coder内容挖掘软件对20家数据中心的79部数据政策进行量化文本分析。通过对FAIR原则在政策文本中的出现频次和高相似词汇的分析,揭示FAIR原则在各个数据中心、不同类型政策文本中表现出的关注度差异与语义特征。[结果/结论]数据中心的数据政策已体现了一定的FAIR原则理念,但对每项FAIR原则的关注度不均衡;不同类型的数据政策关注FAIR原则的不同方面,共性在于对可发现原则和可互操作原则比较关注;对元数据给予了重点关注。[创新/价值]建议数据中心在数据政策制定中突出“元数据”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作用,推动“数据增值驱动”的数据政策体系构建,并立足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实际,适度引入FAIR原则。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程津培
今天我受徐冠华部长委托参加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的学术年会。首先我代表科技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中国软科学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为推进我国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科技部向关心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科学技术与国家利益",这个主题很好,立意高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刚才成思危副委员长阐述了软科学在科学发展中的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涛
科学技术和国家利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科协主席、教授张涛随着冷战的结束,克林顿政府调整了美国从前基于国防需要的科技战略和政策。在1994年8月发表的、由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签署的《科学要服从国家利益》国家科学政策公开报告中,强调基础性研究与国家利益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天衣
2010年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学院名誉校长张齐生教授主持,浙江林学院作为主持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遂昌文照竹炭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共同参与的"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历时10余年潜心研究,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