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7)
2023(11362)
2022(9749)
2021(8920)
2020(7835)
2019(17922)
2018(17764)
2017(33453)
2016(18476)
2015(21020)
2014(21382)
2013(20806)
2012(19571)
2011(17287)
2010(18169)
2009(16819)
2008(16716)
2007(15490)
2006(13186)
2005(11955)
作者
(55897)
(46826)
(46239)
(44427)
(29814)
(22401)
(21453)
(18144)
(17418)
(16766)
(15781)
(15758)
(14873)
(14801)
(14797)
(14516)
(14363)
(13659)
(13555)
(13116)
(11648)
(11642)
(11545)
(10645)
(10596)
(10556)
(10485)
(10407)
(9664)
(9583)
学科
(70919)
经济(70825)
管理(49208)
(47828)
(38540)
企业(38540)
方法(33493)
数学(28742)
数学方法(28403)
(20561)
中国(20514)
(20340)
(18320)
(17467)
(14771)
银行(14729)
业经(14708)
(14300)
金融(14292)
地方(14193)
(14095)
(13028)
农业(13027)
(12898)
贸易(12886)
(12509)
理论(12499)
(12429)
财务(12383)
财务管理(12305)
机构
大学(263269)
学院(262779)
(102075)
经济(99595)
管理(95867)
研究(91171)
理学(81758)
理学院(80786)
管理学(79134)
管理学院(78653)
中国(70331)
科学(58191)
(57380)
(51120)
(50946)
(48275)
研究所(43577)
中心(43166)
业大(42134)
(41603)
农业(40447)
财经(40032)
(36273)
北京(35570)
(34733)
师范(34293)
(32941)
(32738)
经济学(31116)
技术(30057)
基金
项目(174592)
科学(134970)
研究(125542)
基金(124253)
(110876)
国家(109592)
科学基金(91371)
社会(76988)
社会科(72820)
社会科学(72790)
(69593)
基金项目(65451)
自然(59497)
教育(58816)
(58752)
自然科(58061)
自然科学(58036)
自然科学基金(57002)
编号(51593)
资助(51426)
成果(43643)
重点(40207)
(38545)
(37024)
课题(36718)
(35833)
科研(34014)
创新(33525)
(33422)
计划(32946)
期刊
(111946)
经济(111946)
研究(75996)
中国(59483)
学报(47947)
(45739)
(42656)
科学(40341)
大学(35290)
学学(33382)
管理(33294)
教育(30662)
农业(30619)
(25574)
金融(25574)
技术(22687)
财经(19737)
经济研究(18581)
业经(18118)
(16960)
(16941)
问题(14888)
(14633)
统计(12891)
图书(12587)
财会(12525)
理论(12315)
科技(12163)
技术经济(12115)
业大(12091)
共检索到398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褚尔康  
党的十九大在深刻总结十八大以来权力监督运行机制建设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增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合力的新发展理念,明确了以国家监察制度改革为重点,形成党内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等贯通国家监督体系的建设思路。在上述体系中,以审计监督为核心的经济监督在监督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系统"作用。以国家审计监督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完善体系建设的耦合性环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轶群  
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党的统一领导是审计监督的根本,全面覆盖是审计监督的目标,权威高效是审计监督的导向;二是增强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对象都要认识到审计监督的严肃性,要推动审计监督自身协同和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协同,要通过科技强审、制度强审和人才强审提高审计监督的有效性;三是审计监督要确保权力为人民谋幸福,审计监督通过推动权力运行的决策科学以及关注扶贫、支农等民生项目,进一步推动科学决策的坚决执行,以确保权力为人民谋幸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彰  
政府审计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在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外部监督亦是不可或缺的。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37条为研究起点,通过对国家监督体系类型化的比较可以发现,政府审计与其他外部监督手段相比,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对党的监督主要通过独立性、专业性、全面性和法定性四方面的优势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彰  
政府审计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在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外部监督亦是不可或缺的。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37条为研究起点,通过对国家监督体系类型化的比较可以发现,政府审计与其他外部监督手段相比,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对党的监督主要通过独立性、专业性、全面性和法定性四方面的优势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习近平5月2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要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程瑶  
为了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落到实处,必须加强财政审计监督。财政审计监督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做到"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完善财政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使财政公权力的运行更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静  庞文群  
一直以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多以国家审计为参照。在实施审计全覆盖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审计全覆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审计监督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审计风险防范的宏观视角来认识内部审计,对审计全覆盖等同于国家审计全覆盖、仅从国家审计视角认识内部审计、国家审计风险防范限于审计过程本身等问题进行反思,明确我国内部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应强化审计机关履行法定监督指导职责的管理体制保障,搭建促进内部审计素质提升的平台,落实促进内生性发展的成果利用机制,扩展内部审计所属组织外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美华  
在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不仅要接受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内部多种形式的监督,而且还要同时接受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由于各种审计主体职责重复、各自为政,在导致审计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还造成许多国有企业长期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本文从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现行架构出发,对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及其他多种审计主体的分工与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国有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荣生  
我因社会主义审计监督经过十年探索,取得长足进展,逐步形成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并存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以及财政、税务、金融、经贸和企业财务、会计等制度的改革,现行审计体系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经济监督方面,都难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现行体系进行剖析与思考,探索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新格局。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胡昌平  
有效地实施社会监督是信息服务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也是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本文立足于我国信息服务社会化发展中管理机制的变革 ,分析了信息服务监督体系的变化 ,探讨了当代信息服务监督的社会化发展目标、要求与原则 ,面对国际信息化环境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中基本关系的转变 ,提出了信息服务的社会监督体系的构建和社会监督体系的确立思路和确立其基本体系的依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高华  
民国时期,当时的政学界人士对地方审计取干涉主义抑或放任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有关省、县审计监督制度体系构建方案不断提出并付诸实践。虽然有些主张及其实践未必符合审计的独立原则,从中枢、省至县的垂直型审计监督体系也并没有真正构建起来,但当时的地方审计尤其是省级审计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今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何洪彬  
审计监督是经济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审计的独立性较差,因此,我国审计监督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审计的监督作用就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加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建设,强化审计的独立性,使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