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59)
2023(17013)
2022(14259)
2021(12928)
2020(10419)
2019(23270)
2018(22962)
2017(42045)
2016(22696)
2015(24931)
2014(24730)
2013(23713)
2012(22009)
2011(19613)
2010(20446)
2009(19208)
2008(18412)
2007(16925)
2006(15019)
2005(13945)
作者
(63610)
(52928)
(52456)
(49838)
(33802)
(25118)
(23769)
(20170)
(20016)
(19076)
(18038)
(17808)
(16820)
(16746)
(16580)
(16097)
(15710)
(15366)
(15344)
(15015)
(13344)
(13081)
(12733)
(12090)
(12041)
(11847)
(11724)
(11577)
(10592)
(10538)
学科
(84471)
经济(84337)
管理(70515)
(67218)
(56178)
企业(56178)
中国(30914)
(26818)
方法(25227)
(24537)
业经(23989)
(23873)
地方(23380)
技术(21198)
(20183)
银行(20157)
数学(19528)
(19514)
(19342)
金融(19334)
数学方法(19281)
农业(17829)
(17229)
(17156)
理论(15251)
(15013)
贸易(14988)
环境(14591)
(14479)
(13880)
机构
学院(310648)
大学(305517)
(123114)
经济(120214)
管理(114693)
研究(108307)
理学(96190)
理学院(95112)
管理学(93599)
管理学院(93002)
中国(85709)
(66465)
(63614)
科学(63444)
(54361)
(51482)
中心(50424)
(49414)
研究所(48083)
财经(47989)
(43214)
(42339)
业大(41886)
师范(41880)
北京(41839)
(40873)
(40119)
农业(38012)
经济学(36844)
(35979)
基金
项目(201009)
科学(158941)
研究(154812)
基金(141911)
(123268)
国家(121784)
科学基金(104426)
社会(98188)
社会科(92936)
社会科学(92918)
(82371)
基金项目(73937)
教育(71525)
(67831)
编号(64029)
自然(63418)
自然科(61904)
自然科学(61888)
自然科学基金(60793)
资助(55565)
成果(53904)
(47980)
(46928)
课题(46856)
重点(45919)
(43385)
创新(43007)
(42341)
国家社会(40227)
(39761)
期刊
(152814)
经济(152814)
研究(100075)
中国(81503)
(51614)
(48285)
管理(47916)
教育(45405)
学报(45232)
科学(42738)
(35640)
金融(35640)
大学(35428)
学学(32958)
农业(32529)
技术(28924)
业经(27221)
经济研究(24112)
财经(23735)
(20562)
问题(18603)
(17080)
科技(16678)
(15397)
论坛(15397)
(14947)
图书(14585)
(14548)
职业(14345)
技术经济(14343)
共检索到504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海兵  王慧秋  
国家监察委体制对于促进反腐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国家监察委体制改革的特征和意义,分析了监察委体制与内部审计的联系与区别,并从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审监结合、资源整合、成果运用、自我监督六个方面提出内部审计在监察委体制下的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陈云  叶陈刚  
基于国家审计视角,在概述中央政府推动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度变革现实背景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推行监察委员会制度创新的多元动因,剖析影响制度施行的潜在障碍因素,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环境与国家治理目标要求,提出推动充分融入国家审计职能的监察委员会制度改革目标落实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在国家监察委制度创新进程中充分认识并发挥国家审计机构的独特专业监督功能与特长,优化配置国家审计监督资源,担当起反腐败利剑的重任,充分吸收与运用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效能,集中各层面社会监督力量的优势,分阶段、分步骤,平稳推进实施战略,保障建立高效反腐长效机制预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艺琼  冯均科  
建立监察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作为我国监督体系的主要支柱,在制约和监督国家公权力运用、推进腐败治理方面发挥着某些共同作用。基于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背景,明确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的法律权责,分析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的契合性及协同监督的可能性,提出新监察体制下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的协作机制框架与运行保障措施,旨在整合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资源,为有效提升我国监督体系效能提供新思路。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建雄  刘峰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有利于整合国家监督资源,实现制度效益最大化;有利于国家权力制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深刻认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价值基础,深入分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我国权力监督的基本逻辑,准确把握国家监察制度创设的基本内涵,切实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推进这一改革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闵志慧  邱浪  王海兵  
近两年我国着力推行反腐倡廉建设,监察体制改革风头正盛,在这样的大环境和背景下,内部审计必将跟上改革步伐,在监察委员会的指导下创新自身发展策略。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监察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区别和联系,分析新设立的监察委员会给内部审计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工作合规性的提升这两方面影响,并从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内部审计任职门槛、内部审计自我监督三个方面探讨了新监察制度下内部审计发展的新思路,以期为我国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予以启迪。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昌平  刘昆雄  
文章着重于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服务行业体系建设和基于行业体制的机构运行研究。国家创新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了构建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的要求,需求导向下的服务变革决定了部门、系统服务体制的变革,这种变革确立了知识信息服务行业体系构建与协同运行关系,不仅需要进行信息服务体系重构,更重要的是需要在不断深化的体制改革中依据其价值取向确立行业化服务体制,在服务组织上实现事业型与产业型服务的双轨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金升  王春杰  赵爱栋  
以地方政府产业用地供给为切入口,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国家高新区设立如何影响地方政府供地行为进行了检验,并分析了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地区经济增长、创新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加剧了地方政府无差别供地的行为倾向,出现明显的"体制回归"现象,且其会因国家高新区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行政等级等存在异质性特征而呈现差异化表现。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目前国家高新区仍主要是通过吸引要素简单集聚的途径带动所在城市的经济增长,未能有效实现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转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邬国荣  
(一)创新审计包括内部审计自身的创新和企业创新投入审计。内部审计的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秉持优良的审计传统,开拓新型审计理念,用新理念、新思维解决当下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第二,完善奖惩机制。既要对因失误而导致的错误或是漏洞进行严惩和弥补,更需要对开拓创新的行为进行鼓励。第三,建立健全顶层设计,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为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实现共治共享。在全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胜利  张李义  李巍  
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信息保障制度建设,是国家制度与信息保障制度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创新的客观信息需求所决定的。从国家制度与信息保障制度的关系出发,分析创新发展导向下的国家信息保障制度变革,研究我国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制度建设原则与内容,探讨国家创新需求导向的信息保障制度建设的改革措施。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红敏  赵聪明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省域范围促进教育治理的视角,指出制约山西教育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声策  杜梅  陈强  
在新发展格局中如何优化我国科技创新体系问题越发重要。以新发展格局内涵和实现路径分析为基础,通过经济双循环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逻辑,刻画其理论模型,总结新发展格局下经济体系在供给和需求端的变化以及科技创新体系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面临的关键变化,进而在经济双循环与科技创新体系之间建立适配模型,将经济双循环中的关键变化与科技创新体系联动整合,探究经济双循环中供给和需求端的变化对科技创新体系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明确新发展格局中科技创新体系潜在风险和机会,提出以创新模式加强国际合作、拓宽获取提出创新问题渠道、提升前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调整科技创新体系结构等若干优化建议和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永达  韩振国  张洋  王晓雪  
作为公有制重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创新发展是国有企业在新时期发展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以北京汽车集团为案例分析国企的创新发展路径,北汽创新发展主要涉及管理、销售和生产三个领域,并建立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融入创新系统以及改善人才体系三方面要素之上。总体来看,北汽创新发展体现为与外企合作基础上的学创型组织建设,并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学创型组织系统。最后,本研究探讨了创新型国家背景下政府支持与国企创新发展的关系,并对比了分合式和融合式学创型组织建设的特点。
[期刊] 求索  [作者] 姚莉  秦文峰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党统一领导下的、独立于现行公检法组织的、专门从事国家反腐败的工作机构,即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将充分或部分吸收现有的检察部门应对职务犯罪的侦查职能、履行监察职能、并被赋予部分执法权能,成为反贪、反渎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门国家公权机构。而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来看,改革不会影响审判的独立进行,也不会突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现有格局,并有利于《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双重任务的实现。改革是我国当前严峻的反腐现状的必然要求,也是由职务犯罪侦查的专业性特点所决定。为此,我国《刑事诉讼法》需进行适当修改以应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修改集中于职务犯罪侦查权主体的变更、监察委员会的侦查手段和强制措施的适用以及监察委员会办案期间嫌疑人所享有的权利的明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耘通  
在国家监察体制向纵深改革时期,作为党和国家监督重要力量的国家审计,应当与监察协同推动腐败治理,以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当前,审计与监察从部门设置、监督关系和工作流程等领域,均具备开展协同监督的前提条件。结合深圳市坪山新区开展协同监督实际情况,审计与监察的协同监督仍存在制度和实践层面的障碍。基于此,亟需在细化审计与监察的协同监督制度、探索审计与监察的组织机构协调、加深审计与监察的双向结果利用和注重审计与监察的人员素养提升等层面予以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韩洪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现实情况中,有些新任领导干部为了在任期内快速做出政绩从而变更所在单位的战略规划,轻易“换赛道”导致前任政策“烂尾”,严重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为此,本文根据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审计的新使命,围绕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安排中开展战略规划审计的现实需求、制度要求和理论依据,剖释在领导干部换届的情况下对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党政工作部门及国有企业等单位战略规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行审计的必要性,透视国家审计现有实践的不足与战略规划审计的先进性,提出推动国家审计向战略规划审计转型的相关建议,以保障贯彻“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