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4)
2023(11078)
2022(9068)
2021(8357)
2020(6722)
2019(14960)
2018(14982)
2017(27288)
2016(14957)
2015(16440)
2014(16529)
2013(15389)
2012(13985)
2011(12476)
2010(12777)
2009(12131)
2008(12149)
2007(11016)
2006(9754)
2005(9116)
作者
(40748)
(34270)
(33717)
(32433)
(21646)
(16094)
(15343)
(12961)
(12934)
(12141)
(11720)
(11528)
(10985)
(10981)
(10890)
(10411)
(9977)
(9941)
(9815)
(9655)
(8654)
(8345)
(8255)
(7831)
(7640)
(7586)
(7582)
(7556)
(6759)
(6753)
学科
(49149)
经济(49046)
管理(46019)
(40757)
(35546)
企业(35546)
(20621)
(18042)
中国(17082)
(16301)
(15688)
方法(14975)
业经(14762)
(13679)
银行(13658)
(13107)
(12806)
金融(12799)
体制(12407)
数学(11694)
数学方法(11521)
(11445)
理论(10731)
(10415)
财务(10384)
财务管理(10352)
农业(10035)
企业财务(9818)
教育(9132)
地方(8770)
机构
学院(201759)
大学(201246)
(79002)
经济(77094)
管理(72117)
研究(71356)
理学(60368)
理学院(59693)
管理学(58763)
管理学院(58357)
中国(55774)
(44190)
(43151)
科学(40749)
(35408)
(33000)
财经(32873)
中心(32670)
(31812)
研究所(31550)
(29700)
(27766)
师范(27456)
北京(27383)
业大(27176)
(26673)
(25471)
经济学(24609)
农业(24496)
财经大学(24269)
基金
项目(131281)
科学(103157)
研究(102361)
基金(93164)
(81555)
国家(80400)
科学基金(67923)
社会(64932)
社会科(61200)
社会科学(61186)
(51856)
教育(48171)
基金项目(47706)
(43503)
编号(42476)
自然(40393)
自然科(39366)
自然科学(39352)
自然科学基金(38661)
成果(37213)
资助(36369)
课题(31289)
(31171)
重点(30248)
(29426)
(28401)
(28047)
(27532)
国家社会(27185)
项目编号(26309)
期刊
(96923)
经济(96923)
研究(65894)
中国(50805)
(37470)
教育(32604)
学报(31679)
(30990)
管理(29663)
科学(28149)
大学(25154)
(23456)
金融(23456)
学学(23381)
农业(20295)
技术(17794)
财经(17235)
业经(16045)
经济研究(15131)
(14864)
问题(11821)
(10868)
职业(10404)
(10166)
财会(9438)
(9418)
(9332)
论坛(9332)
会计(9232)
科技(9205)
共检索到325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建雄  刘峰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有利于整合国家监督资源,实现制度效益最大化;有利于国家权力制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深刻认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价值基础,深入分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我国权力监督的基本逻辑,准确把握国家监察制度创设的基本内涵,切实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推进这一改革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艺琼  冯均科  
建立监察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作为我国监督体系的主要支柱,在制约和监督国家公权力运用、推进腐败治理方面发挥着某些共同作用。基于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背景,明确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的法律权责,分析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的契合性及协同监督的可能性,提出新监察体制下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的协作机制框架与运行保障措施,旨在整合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资源,为有效提升我国监督体系效能提供新思路。
[期刊] 求索  [作者] 姚莉  秦文峰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党统一领导下的、独立于现行公检法组织的、专门从事国家反腐败的工作机构,即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将充分或部分吸收现有的检察部门应对职务犯罪的侦查职能、履行监察职能、并被赋予部分执法权能,成为反贪、反渎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门国家公权机构。而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来看,改革不会影响审判的独立进行,也不会突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现有格局,并有利于《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双重任务的实现。改革是我国当前严峻的反腐现状的必然要求,也是由职务犯罪侦查的专业性特点所决定。为此,我国《刑事诉讼法》需进行适当修改以应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修改集中于职务犯罪侦查权主体的变更、监察委员会的侦查手段和强制措施的适用以及监察委员会办案期间嫌疑人所享有的权利的明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奇  
土地监察是指土地管理部门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依法对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者实施行政制裁的行政执法活动。土地监察自1986年纳入土地管理范畴以来,已在保护耕地、查处违法用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随着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华育   陈庆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但是行政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行政体制内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和延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保障。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可以解决市场机制泛化、市场失灵与市场化程度不足的改革难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晓楠  
近年来,内地监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组织建制的有效性以及对组织机构的制约等关键问题。一方面,香港廉政公署的组织建制实现曾为很多国家的反贪腐机制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式;另一方面,廉政公署权力的扩张性行使也引发公众对其权力监督的关注。廉政公署的监督机制可以分为委员会监督、立法会监督、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等多种类型,各机制之间互相配合、协调,对廉政公署权力行使起到了有效的制衡。廉政公署的运行经验以及多层次、多主体的联动监督机制对内地监察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课题组  黄昆  
劳动保障监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需要加强基层执法力量的重点行政执法领域之一,因此,对于劳动保障监察来说,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家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体制的现状、改革进展情况以及进行改革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以建立权威高效、责权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为目标,利用执法体制改革机遇,完善和创新执法体制,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涛  杨胜兰  刘丹丹  
设立监察机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与组织权威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监察体制的重大改革,其权力制约和监督功能在反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将监察体制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建立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改革对国企高管腐败和资本配置效率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监察体制改革抑制了国企高管腐败,优化了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国企高管腐败负向影响了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从个体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分析,高管学历越高、年龄越大、任期越长等高管特征对监察体制改革的腐败治理效应更显著;内部控制水平高以及央企对监察体制改革的腐败治理效应更显著。该结论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反腐和监察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子华  
当前,国家正加强顶层设计,发力推进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向综合审批和综合执法转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如何改革?2015年人社部、中央编办、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的意见》已有明确回答,但基层从实际出发,各地做法不一。2015年底,江苏省如皋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综合执法的实施意见》,明确"相对集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全龙  李新春  
煤矿安全监察对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的,还需要进一步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加以改进。文章在对比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改革前后国家煤矿安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并不断进行修正,对这一新的监察体制改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监察体制的改革对于全国的煤矿安全记录的改善有负面作用,但是从长远看来对于全国煤矿安全记录的改善是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即监察体制改革有效。最后从1998年末关闭非法乡镇小煤矿政策和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不足两个方面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监察体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课题组  黄昆  
劳动保障监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需要加强基层执法力量的重点行政执法领域之一,因此,对于劳动保障监察来说,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家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体制的现状、改革进展情况以及进行改革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以建立权威高效、责权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为目标,利用执法体制改革机遇,完善和创新执法体制,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单克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广大群众实现“宜居”目标,那么就要坚持将商品住房作为住房供应的主渠道,因而必须着力于化解高房价与购买力不足的矛盾,住房体制改革的方向要立足于房价去泡沫,让广大劳动者随着经济增长提高住房购买力,与此同时对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以“安居”。改革的逻辑要立足新居民、让劳动者受益以及资本自担风险,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要多渠道供给住房,实现各种收入阶层群体无缝隙全覆盖,坚持去泡沫化和控制改革风险的紧密结合,对商品住房要逐渐剥离资本属性实现去资本化,促进商品住房由资本定价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卫斌  李妙华  陈昌明  
如果说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破除了厂网不分的问题,那么,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以及由此而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建设?本文第一部分在分析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和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所遗留的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二部分提炼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所确立的体制性框架的基本要素,或者说为实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目标所需要进行的系统性的制度建设。第三部分根据第二部分所提炼出的逻辑框架,对各地区电力体制改革的进展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第四部分结合各地区电力体制改革实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刚  
法治是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法律正义与社会正义的结合,其最佳状态是法律指引与行为模式相一致。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是由正当性理念推动的环境司法改革,对传统法治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改革的前提仍然是对法治基本原则的固守,不宜超越法治的底线。推动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乃至环境司法改革,必须坚持法治逻辑,须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以形式法治为原则,以实质法治为补充;以合法性为原则,以正当性为补充;以专业化为原则,以灵活性为补充;以法律正义为原则,以社会正义为补充;以被动司法为原则,以能动司法为补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