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5)
- 2023(9622)
- 2022(7948)
- 2021(7213)
- 2020(5673)
- 2019(12736)
- 2018(12381)
- 2017(22912)
- 2016(12411)
- 2015(13773)
- 2014(13555)
- 2013(12909)
- 2012(11670)
- 2011(10360)
- 2010(11148)
- 2009(10666)
- 2008(10288)
- 2007(9537)
- 2006(8593)
- 2005(8088)
- 学科
- 济(44286)
- 经济(44203)
- 管理(43637)
- 业(39328)
- 企(34373)
- 企业(34373)
- 制(15256)
- 财(14969)
- 农(14872)
- 中国(14522)
- 方法(13760)
- 业经(13304)
- 环境(12343)
- 审计(12194)
- 划(10572)
- 体(10273)
- 数学(10121)
- 数学方法(9972)
- 农业(9624)
- 地方(9545)
- 银(9117)
- 银行(9107)
- 学(9030)
- 技术(8871)
- 务(8859)
- 财务(8829)
- 财务管理(8758)
- 融(8752)
- 金融(8749)
- 行(8716)
- 机构
- 学院(174678)
- 大学(171710)
- 济(70042)
- 经济(68411)
- 管理(65854)
- 研究(58775)
- 理学(55829)
- 理学院(55215)
- 管理学(54480)
- 管理学院(54133)
- 中国(45506)
- 财(37454)
- 京(37055)
- 科学(33295)
- 所(28704)
- 财经(28694)
- 江(28567)
- 中心(26757)
- 经(25778)
- 研究所(25160)
- 农(23895)
- 北京(22951)
- 范(22809)
- 师范(22642)
- 州(22179)
- 院(21984)
- 业大(21856)
- 财经大学(21078)
- 经济学(20900)
- 省(18831)
- 基金
- 项目(113523)
- 科学(90402)
- 研究(88331)
- 基金(81890)
- 家(70992)
- 国家(69959)
- 科学基金(60043)
- 社会(57223)
- 社会科(54202)
- 社会科学(54183)
- 省(44913)
- 基金项目(42740)
- 教育(40316)
- 划(37277)
- 编号(36255)
- 自然(36233)
- 自然科(35194)
- 自然科学(35187)
- 自然科学基金(34548)
- 资助(31757)
- 成果(30627)
- 制(27894)
- 重点(26160)
- 课题(26097)
- 部(25244)
- 发(25054)
- 创(24449)
- 国家社会(23627)
- 性(23519)
- 创新(22781)
共检索到277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薇 伍中信
实施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需建立审计机制,以政府审计为统驽者,内部审计为"免疫"系统,独立审计为鉴证者,包括对生态资金、生态合规性、生态绩效的审计,并从制度、技术与人才上提供实施保障。
关键词:
生态文明战略 审计机制 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尚震宇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道路上。转轨经济所付出的成本,是由战略思路的风险控制和法治信用建设缺失导致,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国家经济战略的实现。为此通过详细的经济学论证,提出国家经济战略的实现路径,使得隐性成本显性化,从根本上保障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最后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
经济战略 隐性成本 信用体系 法律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国洪 朱芳芳
生态安全是一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之一,它属于国家治理核心问题的一部分,而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监督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生态文明审计应该服务于国家治理。文章在论述生态文明审计与国家治理关系的基础上,从生态文明审计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护人民切身利益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个方面分析生态文明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作用,从完善生态审计制度、构建生态文明审计大格局、创新生态审计技术方法以及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四个方面探讨生态文明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审计 国家治理 职能定位 路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郝玉贵 郝铮 赵晨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国家级战略,是中国国家良治的重大举措,也是沿线各国协同发展的跨国性平台。作为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沿线各国国家审计协同治理,对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落地和沿线国家良治至关重要。文章依据战略管理和国家审计治理理论,构建了基于"三大共同体"理念下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审计协同治理的"战略—风险—审计"(SRA)分析模型。以战略过程和战略"五通"为主线,分析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制定、执行和评价存在风险,需要得到国家审计协同治理做保障,沿线国家通过审计协同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国家审计署应在"一带一路"战略审计协同中发挥主导角色,协调整合国内、国际审计资源,对"一带一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郝玉贵1 郝 铮2 赵 晨1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国家级战略,是中国国家良治的重大举措,也是沿线各国协同发展的跨国性平台。作为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沿线各国国家审计协同治理,对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落地和沿线国家良治至关重要。文章依据战略管理和国家审计治理理论,构建了基于“三大共同体”理念下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审计协同治理的“战略—风险—审计”(SRA)分析模型。以战略过程和战略“五通”为主线,分析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制定、执行和评价存在风险,需要得到国家审计协同治理做保障,沿线国家通过审计协同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国家审计署应在“一带一路”战略审计协同中发挥主导角色,协调整合国内、国际审计资源,对“一带一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薇
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需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内部审计组织的广泛性、系统性、全面性,评价结果的行动导向性决定了其可成为生态文明战略的内部"免疫"系统。可将内部审计的每一项内容向生态审计拓展,财务审计应兼顾生态资金安全,合规性审计应以生态合规为决策基线,绩效审计应建立融入生态绩效的终端指标体系。提升内部审计的生态文明战略实现功能,应同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对生态文明的引导、监督与强化功能,开发内部审计技术对生态安全的评估与风险应对功能,增强内部审计人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功能,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功能。
关键词:
生态文明战略 内部审计 “免疫” 重塑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健 侯兴国 曹广明
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发挥政府审计的保护性、预警性、建设性功能出发,探讨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构建了发挥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作用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再监督评价机制、调控协调机制、监测预警机制、救济援助机制和信息传导机制。
关键词:
金融安全 政府审计 作用路径 实现机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曲天任 马悦 陶菁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研究重点关注的内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任务和建设目标,为省域经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对国家审计赋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讨,梳理归纳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国家审计在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立足省域经济特点,从预防、揭示和抵御三个角度分析国家审计赋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探索提出国家审计助力后疫情阶段政策落实、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打造高质量审计队伍等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洋 陈语斯 黄曦 谢木杉 阳冰 李慧
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面对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和审计力量不足的制约,国家审计购买社会服务成为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然选择。文章主要对国家审计购买社会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制约因素、实现路径进行探讨,并为破解现阶段购买社会服务过程中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整合的困境提出从顶层设计方面政府完善审计购买服务制度设计,从审计机关建设方面建立健全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全过程管理办法、引进信息化手段设计使用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监督管理,从资源有效整合角度加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交流和合作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购买社会服务 审计全覆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惠志斌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人类快速迈入网络社会,与之相伴的是各类网络安全威胁层出不穷并超越技术范畴,成为关乎国家利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本文从现实价值、思想源流、体系构成等方面对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进行理论建构,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实现路径,以支持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规划和实施。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信息安全 国家战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一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接受了教育国际化的观点、提出了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明确要求,并指出其目的。关于什么是大学国际化,本文认为大学国际化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当代大趋势,也是大学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大挑战,是当今大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办学理念,是大学自身改革和革新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中外文化相互理解、碰撞和磨合的过程,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备战略。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开放大学国际化办学的五个战略。
关键词:
开放大学 大学国际化 实现路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薇 陈鑫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生态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环境审计服务于国家环境治理,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中被赋予新的职能和定位,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审视当前政府环境审计的现实状况,在审计理念、审计技术、审计规范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针对现实问题,依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指引,在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政府审计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之下,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路径应聚焦于强化环境责任审计理念、创新环境审计技术方法、完善环境审计法规体系和加强环境审计国际合作等方面,以推动政府环境审计的革新,切实发挥政府环境审计职能,监督并推进政府受托公共环境责任的履行,有效提升国家环境治理能力。
关键词:
政府环境审计 生态文明 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铮 郭孝平
从现阶段来看,政府金融审计目标分为风险、安全和发展三个层次。通过关注机构风险、区域风险和系统风险,构建金融审计风险目标的实现路径;通过关注外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战略、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金融监管职责履行、金融信息安全,构建安全目标的实现路径;通过关注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金融改革、金融创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发展目标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审计 金融 目标 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李振覃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实施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国家审计监督为何能够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审计体系的匹配程度,进而针对环境政策制度、资源管理利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责任履行等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关键环节,通过国家审计业务协同,构建审计监督实施路径,并提出发展研究型审计、统筹审计力量、共享基础数据、强化审计问责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李振覃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实施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国家审计监督为何能够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审计体系的匹配程度,进而针对环境政策制度、资源管理利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责任履行等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关键环节,通过国家审计业务协同,构建审计监督实施路径,并提出发展研究型审计、统筹审计力量、共享基础数据、强化审计问责等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