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9)
- 2023(15072)
- 2022(12806)
- 2021(11575)
- 2020(9477)
- 2019(20997)
- 2018(20681)
- 2017(38472)
- 2016(20566)
- 2015(23178)
- 2014(22958)
- 2013(22021)
- 2012(20465)
- 2011(18727)
- 2010(19213)
- 2009(18406)
- 2008(17506)
- 2007(16328)
- 2006(14794)
- 2005(13749)
- 学科
- 济(99662)
- 经济(99475)
- 管理(63480)
- 业(53547)
- 企(45711)
- 企业(45711)
- 方法(33567)
- 数学(27468)
- 数学方法(27249)
- 中国(25773)
- 农(24601)
- 财(24327)
- 业经(22457)
- 地方(22060)
- 制(21436)
- 贸(19612)
- 学(19608)
- 贸易(19600)
- 易(19110)
- 环境(17214)
- 融(16415)
- 金融(16407)
- 体(16012)
- 银(15472)
- 银行(15443)
- 农业(15363)
- 理论(15291)
- 行(14919)
- 和(14729)
- 地方经济(13951)
- 机构
- 学院(298747)
- 大学(298374)
- 济(132757)
- 经济(130049)
- 管理(108667)
- 研究(105533)
- 理学(91801)
- 理学院(90823)
- 管理学(89349)
- 管理学院(88813)
- 中国(82010)
- 财(65146)
- 京(62501)
- 科学(59093)
- 所(52627)
- 财经(50324)
- 中心(47777)
- 江(46949)
- 研究所(46703)
- 经(45442)
- 农(44830)
- 经济学(42856)
- 北京(39376)
- 业大(38803)
- 范(38460)
- 经济学院(38202)
- 师范(38079)
- 院(38068)
- 财经大学(36997)
- 州(36427)
- 基金
- 项目(190323)
- 科学(150468)
- 研究(143448)
- 基金(138751)
- 家(120249)
- 国家(118935)
- 科学基金(101690)
- 社会(95837)
- 社会科(90041)
- 社会科学(90015)
- 省(73656)
- 基金项目(71605)
- 教育(65714)
- 自然(61339)
- 划(61064)
- 自然科(59883)
- 自然科学(59862)
- 自然科学基金(58808)
- 编号(57438)
- 资助(56520)
- 成果(48290)
- 重点(43102)
- 部(42858)
- 发(41358)
- 课题(40927)
- 制(40325)
- 国家社会(40188)
- 创(39341)
- 教育部(37603)
- 性(37187)
- 期刊
- 济(161060)
- 经济(161060)
- 研究(96889)
- 中国(66441)
- 财(52373)
- 学报(44618)
- 管理(43985)
- 农(43036)
- 科学(41057)
- 大学(35098)
- 教育(33257)
- 学学(33161)
- 融(32442)
- 金融(32442)
- 农业(28575)
- 财经(26978)
- 经济研究(26938)
- 技术(25425)
- 业经(24367)
- 经(23439)
- 问题(20379)
- 贸(18620)
- 国际(16521)
- 世界(15617)
- 技术经济(14789)
- 业(14347)
- 版(14241)
- 统计(13559)
- 理论(13360)
- 商业(13300)
共检索到477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冬青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给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探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法律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法律环境,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俞梅荪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14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与突破,也为今后的法制建设确定了指导思想。改革开放14年来,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萎缩,市场机制逐渐进入了国民经济生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同时,不断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和干扰了经济的顺利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善的经济立法、司法、执法,特别是缺乏保障和规范市场正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逄锦聚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新篇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意义,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继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任重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各类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它们所生产的产品,能在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上,自由流通,自由买卖,也就是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买卖或流通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及时购买到,能很快把它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也能很快销售出去,以便把出售商品所得的货币资金,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 生产要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管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乐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分配体系总体框架胡乐亭财政作为国家政府的经济行为,涉及到整个国家的政策和政府活动范围。财政分配体系的界定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界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俞梅荪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国务院办公厅俞梅荪一、市场经济对传统法律理论、观念的挑战建立市场体制就是要使人们的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经济立法就是人们对经济规律的不断认识,以及对按照经济规律来规范、引导、调整人们行为的实践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因此...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维城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各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份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对外贸易做为国民经济一个组成部门,在所有制结构上也经历了一场变迁。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了国民党政府的外贸机构及官僚资本外贸企业。对其实行改造和重建,此后,又陆续组建了若干个国营外贸专业进出口公司,它们在国家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50年代在我国境内尚有一部分洋商,在我
[期刊] 改革
[作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法理和架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研究》课题组一、引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即使是最简单的市场关系,商品买卖关系,也是以一系列法律规则(成文的或不成文的)为基础的。换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受法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兴益
市场经济是一种高效率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基本特征,认识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对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起初主要是作为一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锦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开始较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做一个历史过程,目前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中期。在这样的起点上,应当正确把握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长期目标,明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特别是近期的改革重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的进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