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1)
- 2023(14199)
- 2022(12242)
- 2021(11357)
- 2020(9580)
- 2019(21828)
- 2018(21620)
- 2017(41043)
- 2016(22341)
- 2015(25417)
- 2014(25154)
- 2013(24698)
- 2012(22258)
- 2011(19760)
- 2010(19491)
- 2009(17597)
- 2008(17132)
- 2007(15051)
- 2006(13097)
- 2005(10770)
- 学科
- 济(84839)
- 经济(84740)
- 管理(63428)
- 业(59444)
- 企(49316)
- 企业(49316)
- 方法(40137)
- 数学(34940)
- 数学方法(34590)
- 农(24447)
- 中国(24422)
- 财(21297)
- 业经(20035)
- 学(19343)
- 地方(18321)
- 贸(16269)
- 贸易(16262)
- 农业(16036)
- 易(15805)
- 环境(14229)
- 技术(14191)
- 理论(14127)
- 和(13958)
- 制(13807)
- 务(13363)
- 财务(13275)
- 财务管理(13256)
- 企业财务(12298)
- 划(12082)
- 银(11930)
- 机构
- 大学(311534)
- 学院(310420)
- 管理(124810)
- 济(118354)
- 经济(115776)
- 理学(108831)
- 理学院(107619)
- 管理学(105687)
- 管理学院(105168)
- 研究(103498)
- 中国(74268)
- 科学(67750)
- 京(66749)
- 农(57076)
- 业大(52678)
- 所(52010)
- 财(51499)
- 研究所(48126)
- 中心(46872)
- 农业(45153)
- 江(43910)
- 财经(42049)
- 北京(41849)
- 范(40387)
- 师范(39876)
- 经(38418)
- 院(37869)
- 州(35887)
- 经济学(34442)
- 技术(34377)
- 基金
- 项目(223234)
- 科学(173264)
- 基金(160175)
- 研究(158408)
- 家(142430)
- 国家(140975)
- 科学基金(119706)
- 社会(98294)
- 社会科(93052)
- 社会科学(93021)
- 省(88493)
- 基金项目(86513)
- 自然(80354)
- 自然科(78433)
- 自然科学(78409)
- 自然科学基金(76989)
- 划(74676)
- 教育(72541)
- 资助(65003)
- 编号(63945)
- 成果(50216)
- 重点(49941)
- 部(47919)
- 发(47192)
- 创(46727)
- 课题(44257)
- 创新(43575)
- 科研(43286)
- 计划(42177)
- 大学(40921)
- 期刊
- 济(125979)
- 经济(125979)
- 研究(85987)
- 中国(57463)
- 学报(56810)
- 农(51310)
- 科学(49145)
- 管理(43512)
- 大学(41988)
- 学学(39443)
- 财(37231)
- 农业(35819)
- 教育(34866)
- 技术(28399)
- 业经(21884)
- 融(21601)
- 金融(21601)
- 经济研究(20081)
- 财经(19468)
- 业(18632)
- 图书(18130)
- 科技(17104)
- 经(16559)
- 问题(16133)
- 版(15764)
- 业大(15449)
- 技术经济(14346)
- 理论(14294)
- 商业(14036)
- 资源(13677)
共检索到439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俊玲
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是有效集聚分散的物流资源、畅通干线物流通道、强化区域枢纽互联、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我国地级市层面的纵向面板数据,探究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能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区域间流通联系促进物流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在市场分割度低、物流资源更丰裕的地区更加显著。据此,提出加大政府投资、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差异化举措的建议,以期增强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瑛莹
本文以我国2015-2022年29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将“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城市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且经过平行趋势、安慰剂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可以通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这条路径有效提升商贸流通效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甘卫华 姚文珮 刘郑
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背景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从区域物流业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区域经济活力的显性水平、潜在水平四个维度选取16个物流业对区域经济活力的影响因子,分析物流相关指标与经济活力之间的关联度。针对23个省份,运用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建立区域经济活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先进、良好、中等、落后四个等级的划分,广东、江苏、山东位于区域经济活力前列,并针对不同等级分析影响其经济活力的成因。研究表明: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非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力存在着较大差异。最后为提高区域经济活力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彦博 王遥飞 丁凌云
通过梳理武汉市的交通区位、经济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现状,分析武汉市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的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从完善物流设施网络布局、构建内联外通的双循环大通道、优化提升物流要素供给水平、做大做强枢纽产业、推动枢纽功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协同发展格局等方面,提出武汉市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的路径。
关键词:
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 武汉 物流枢纽城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左雷 徐柏安 孙思宇 石君 王遥飞
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要求,通过比较武汉与重庆、南京在物流基础条件、物流规模、运输结构、市场主体、物流成本、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技术装备、政策环境、竞争态势等方面的情况,对武汉建设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枢纽进行了SWOT分析,从技术装备应用、运营模式创新、物流业务协同、枢纽经济打造四个方面提出了武汉"五型"枢纽建设、运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五型”国家物流枢纽 SWOT分析 武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和英 陈希 左雷 张泽建 张刚
从多维度视角,通过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基于信息熵理论,评价比较襄阳与其相近的已获批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差异,以此剖析襄阳市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问题所在,并为推进其建设步伐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希 肖和英 左雷 黎忠诚 张刚
在分析襄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概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的路径与对策,以期为襄阳早日获批枢纽建设实施城市,助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襄阳 生产服务型 国家物流枢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沈丹阳 刘姣 刘茜萌
利用2009-2020年我国6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数据,从航空物流产业与高技术产业、跨境电商产业协同的角度,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测算航空物流匹配能力。研究表明,这6个空港型物流枢纽城市的航空物流匹配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均值依次为郑州0.452 0、重庆0.360 7、西安0.310 2、深圳0.287 5、北京0.142 3、天津-0.096 7。航空物流匹配能力提升主要依托航空物流上下游产业的同步协调发展。鉴于此,建议加大机场基础设施投资,增强航空物流产业服务水平,科学集聚航空物流高依赖型产业,利用匹配能力视角的顶层设计有效衔接航空物流产业、高技术产业与跨境电商产业,综合提高航空物流匹配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珩 张存禄 黄培清
本文首先界定了现代物流的基本内涵 ,归纳了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特征 ,讨论了传统运输枢纽向物流中心城市过渡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针对物流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共同性问题系统总结了规划建设中的原则、主要任务与实施问题。
关键词:
现代物流 物流中心 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旗 金凤君 刘思婧
物流枢纽是城市群及更大空间尺度的物流设施网络运行与组织的核心。在回顾国内外物流枢纽概念形成基础上,从概念演变、构成要素角度,界定了物流枢纽作为具有密切业务联系的设施群的内涵与特征。将物流枢纽的形成归结于区域空间组织形式与产业组织形态的变迁、交通与物流组织方式的革新。从节点的集聚与扩散效应、通道的时空压缩效应两方面,分析了物流设施群的形成过程。运用"轴—辐"空间组织模式,揭示了区域性、全国性和全球性物流枢纽的演变过程。最后,指出物流枢纽作为一类新型复合型物流节点,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自然、交通、物流区位条件,经济辐射与影响力,物流业发展水平与质量,进行科学布局,突出场所概念,注重与产业、交通、资源开发的协同融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余启龙 蒋惠园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的发展对湖北的经济水平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规划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经济、交通互通对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发展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以航空货运为主的物流枢纽典型案例,得出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的发展启示,再分析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发展的经济环境、区位交通环境、政策环境,进一步进行SWOT分析,最后提出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旭 王振锋 邓蕾 卓翔芝
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重庆具备西部地区物流枢纽的基础条件,与西部地区的成都和西安具有比较优势,但是物流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重庆需要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加强物流用地规划,推动保税港区建立,完善保障措施,尽快建成西部地区物流枢纽。
关键词:
物流枢纽 物流通道 对策研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尹莉 徐菱
从运输费用最低出发,考虑多式联运型物流网络中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成本与时间、枢纽点间货物运输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服务时间的约束,建立了多式联运型物流网络的货运枢纽选址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将问题转化为UFL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该方法能有效地求解带时间约束的多运输方式组合问题,对物流承运商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组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庆
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是襄阳市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首先对襄阳市构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现状展开分析,指出襄阳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偏弱,物流产业转型步伐较慢。进而提出襄阳市构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深化数智赋能,集聚资源要素,强化政策支持。
关键词:
生产服务型 国家物流枢纽 承载城市 襄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文斌 庞燕
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在物流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归纳法等多种方法,对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家最新的政策法规,提出长沙市物流枢纽建设的基本思路。从新起点、新挑战、新任务与新举措四个层面,对长沙市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思考与建议。提出长沙建设国家物流枢纽要大力培育枢纽产业体系,要以长沙都市圈融合发展为契机,推动物流基础设施融合发展,产业布局协同发展,促进物流要素自由流动,努力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推动综合枢纽优势向产业竞争优势转变。
关键词:
物流枢纽 战略 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