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97)
- 2023(3474)
- 2022(2950)
- 2021(2747)
- 2020(2044)
- 2019(4480)
- 2018(4316)
- 2017(7710)
- 2016(4049)
- 2015(4485)
- 2014(4099)
- 2013(3756)
- 2012(3580)
- 2011(3211)
- 2010(3331)
- 2009(2824)
- 2008(2790)
- 2007(2397)
- 2006(2200)
- 2005(1953)
- 学科
- 济(13953)
- 经济(13929)
- 业(8685)
- 管理(6971)
- 企(6187)
- 企业(6187)
- 学(5973)
- 农(5249)
- 中国(4416)
- 土地(4416)
- 方法(4162)
- 农业(3535)
- 数学(3416)
- 数学方法(3372)
- 地方(3139)
- 税(2972)
- 问题(2950)
- 业经(2914)
- 财(2813)
- 资源(2781)
- 税收(2754)
- 收(2718)
- 环境(2693)
- 发(2594)
- 贸(2578)
- 贸易(2576)
- 易(2494)
- 融(2420)
- 金融(2420)
- 家(2294)
- 机构
- 大学(56675)
- 学院(55583)
- 研究(24834)
- 济(20532)
- 经济(20078)
- 管理(19283)
- 中国(18083)
- 科学(17508)
- 理学(16490)
- 理学院(16143)
- 管理学(15774)
- 管理学院(15678)
- 所(13160)
- 京(12937)
- 农(12929)
- 研究所(12420)
- 中心(11212)
- 业大(10339)
- 农业(10185)
- 范(9703)
- 师范(9620)
- 院(9494)
- 财(9423)
- 江(8658)
- 师范大学(8301)
- 北京(8092)
- 科学院(7839)
- 研究院(7672)
- 财经(7518)
- 室(7389)
- 基金
- 项目(43300)
- 科学(34786)
- 基金(33084)
- 家(32261)
- 国家(31559)
- 研究(28605)
- 科学基金(25757)
- 社会(18453)
- 基金项目(18175)
- 自然(18105)
- 自然科(17641)
- 自然科学(17637)
- 社会科(17445)
- 社会科学(17436)
- 自然科学基金(17325)
- 省(15658)
- 划(14568)
- 教育(12159)
- 资助(12009)
- 重点(10705)
- 编号(10380)
- 发(9625)
- 部(9290)
- 计划(9081)
- 科研(8726)
- 创(8652)
- 国家社会(8270)
- 创新(8175)
- 成果(8056)
- 中国(8002)
共检索到83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婷 牛安逸 马姣娇 徐颂军
采用标准差椭圆、点模式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运用ArcGIS可视化技术,从时间和空间视角分析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格局特征,并探究其与城市的区位关系。研究表明:(1)国家湿地公园在时间序列上分为试点起步阶段、发展与成长阶段和规范发展阶段,各地发展不均衡,"质"的发展不同步于"量",正式国家湿地公园处于规范发展的起步时期;(2)多尺度空间研究表明正式国家湿地公园空间以聚集分布形态为主,随机分布为辅,整体呈东北—西南分布格局,形成2个高密度热点区和3个中密度次热点区;(3)从城市尺度看,正式国家湿地公园呈现较大空间异质性,具有偏向城市规划区内或靠近城市规划区分布的特征;(4)正式国家湿地公园呈现为人口格局主导特征,响应了胡焕庸线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后建 但新球 王隆富 舒勇 吴照柏 刘世好 张铁平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地理统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不平衡,总体上呈现凝聚型分布,集中分布在中部、山东半岛和长三角。2从省市区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湖北、山东、黑龙江、湖南等省份,并在鲁西南-苏西北、苏南-浙北、湘北、鄂东形成4个高密度热点区域。3从自然地理空间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亚热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年平均降水量800~1 600 mm和400~800 mm区域,以及高程1 500 m以下的区域。4从生态区划空间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一级流域中的长江区、松花江区、淮河区和黄河区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利 石彩霞 谢炳庚
以长江流域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11、2017年3个时间截面,利用重心标准差椭圆、核密度、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空间分布重心、分布密度以及时空关联性等方面探析长江流域国家湿地公园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①长江流域国家湿地公园时空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流域内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的重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②长江流域国家湿地公园空间集聚形态显著,不同时间截点均展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演变特征;③流域内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呈正相关关系,时空格局冷热点区域以阶梯状排列,由长江中下游地区向西北地区推移;④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对长江流域国家湿地公园时空分布的影响具有一致性,经济、交通、人口等社会经济因素对格局演化有重要驱动作用,政府政策的影响程度有待加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詹慧莹 王德良 孙笑川 赵思远 向军华 贺平华
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对湖南思蒙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进行了调查。通过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记录表明:该湿地公园鸟类共15目40科99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I物种10种。从区系特征上看,东洋界种类49种,古北界种类28种,广布种22种。从居留类型上看,思蒙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以留鸟居多,共58种;夏候鸟23种;冬候鸟11种;旅鸟7种。鸟类物种多样性测度的G-F指数为0.74。此外,通过对5种不同生境的相似性指数分析,其灌丛与村落的鸟类群落结构最相似(0.5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丽娟 张曼胤 李伟 王义飞 商晓静
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国家湿地保护体系中的重要方式,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使我国湿地公园管理有序、健康地发展,针对目前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管理和附加分等6类项目23个因子组成的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每个因子的权重、赋值范围以及具体的定量化评估方法,为国家湿地公园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最后,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银川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进行了试评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兰荣 龚小玲 朱敏 汪德海 孙瑛
九段沙湿地是典型的长江口沙洲,对长江和东海鱼类资源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九段沙湿地鱼类多样性及变化趋势,于2009至2012年对其进行了16次调查,结果显示:(1)4年在九段沙湿地捕获鱼类12 477尾,共96种,新记录鱼类15种;(2)结合历史资料,至2012年底九段沙湿地共记录鱼类158种,以鲈形目种类居多,有54种;鲤形目次之,共27种;(3)优势种有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hasta)、(Liza haematocheila)、棱(Liza carinatus)、刀鲚(Coilia ectenes)、凤鲚(Coilia mystus)和中国花鲈(Lateolabra...
关键词:
九段沙湿地 潮沟 鱼类组成 时空格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泽胜 李胜 陶一舟 朱志欣 汪婧 王华珍
【目的】研究分析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三叶虫萤Emeia pseudosauteri生境特征以及相关生境因子对其种群密度的影响,了解三叶虫萤的生境需求,为开展物种资源保护利用、种群繁育、栖息地保护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22年4月上旬,以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周边三叶虫萤栖息地为研究区,设置34个调查点,实地调研获取每个调查点的三叶虫萤种群密度和12个生境因子数据,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生境因子对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郁闭度[X_(CC),标准化系数(β)=0.505,P<5,P<0.05,说明纳入分析模型的3个生境因子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共线性,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高的郁闭度、较低的风速和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是三叶虫萤根据自身生物特性和生活习性对环境作出的选择,反映了三叶虫萤在通信交流、求偶交配、繁殖产卵等方面的生境需求。在开展三叶虫萤种群繁育保护和栖息地管理中应注意增加郁闭度、降低环境风影响、维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表4参3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明 邵学新 蒋科毅
By research on wetland water quality and nutrient distribution in sediments of Xixi Wetland,which is the first national wetland park in Chin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had been improved especially in Wuchang Creek and Deep Pond after sediment dredging.The other inspecting points w...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利 刘勇
【目的】研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变化,把握景观变化发展趋势,有利于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方法】以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0、2015、2019年四期LandsatTM/OLI遥感影像,借助景观格局指数、移动窗口法和人为干扰度指数等方法,【结果】1)2005—2019年,草地与水体面积增加,耕地与林地面积波动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先增后减。2)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破碎度与分离度增加,结合度降低;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异质性增强。空间上东南部破碎度最高,呈带状往西北部蔓延;内部斑块形状复杂,东南—西北沿线景观多样性最高;外围地带形状简单,景观多样性低。3)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干扰程度先减后增再减。空间上东南部和西北部干扰较严重,2015年后干扰程度减弱。【结论】人为干扰对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是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旅游活动和经济发展造成湿地公园景观破碎度和分离度增加,连通性下降,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需关注居民生产生活和旅游活动发展对湿地公园景观格局的影响,继续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合理调控游客流量;利用多种技术手段修复破碎景观,增强景观连通性;加强湿地公园管理法制化建设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辉 张艳 沈天驰
以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洲滩湿地——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通过生态适宜性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并综合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定量的描述基地景观特性。在尊重场地特性和现状的基础上,将湿地公园划分为六个功能区:洲滩湿地保护区、湿地恢复示范区、湿地森林探险区、湿地科教博览区、田园观光体验区和湿地休闲活动区,并阐述了相应功能区具体的景观营造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邵君学 胡昕欣 李欣 周婷婷 冯育青 刘宁 周敏军 谢冬
[目的 ]研究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规律,探讨其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的影响机制,为鸟类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07—2020/07期间,在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利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分别获取植物群落特征数据和鸻鹬类水鸟群落数据,通过转换变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鸻鹬类水鸟进行鸟类集团划分。[结果 ]统计分析发现:(1)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到草本植物30科72属77种,鸻鹬类水鸟18种230只;(2)植物群落高度和植被覆盖度的比值与鸻鹬类水鸟个体总数和鸟类个体总数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3)不同性状的鸻鹬类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响应程度有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鸻鹬类水鸟划分成4个鸟类集团,其中集团4即中翼长、中嘴裂长、中跗跖长的鸻鹬类水鸟受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影响大于其他鸻鹬类鸟类集团。(4)目前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中心未进行区分不同植物群落而采取有差别的管理措施,属于无区别化干扰。[结论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特征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鸻鹬类鸟类集团的影响机制具有差异性;研究区无区别化的栖息地管理措施须结合植被群落演替规律及不同性状鸻鹬类水鸟的生境需求而精准改进,建议针对不同鸻鹬类鸟类集团的差异性生境需求,精准管理不同的植物群落特征,同时增加不同类别的栖息地管理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后建 但新球 黄琰 舒勇 陈红长
选取湖南省32家国家湿地公园样本,利用地理统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发展迅速,其获批试点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达32家,位居全国第3位;(2)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不平衡,总体上集中分布在环洞庭湖区域,呈现"东北多,西北少,西部和南部较多,中部较少"的格局;从地市分布看,处于前4位的常德、邵阳、益阳和岳阳数量占到全省的50.0%,而娄底和湘潭仅占全省的1.55%,张家界没有国家湿地公园;从三级流域看,主要分布在洞庭湖环湖区、湘江衡阳以上、湘江衡阳以下;(3)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分布的热点区域为环洞庭湖区域...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利 李会敏
利用RS与GIS技术,结合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4.2,采用1993年、1998年、2002年、2005年、2009年、2013年6年的遥感数据从斑块、景观层次和景观空间格局上研究西洞庭湖青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前后20年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湿地公园建设之后湿地面积快速减少,非湿地面积快速增加.2)湿地景观类型中水体与泥滩地变化最大,水体在湿地公园建设之后破碎度增加,形态变化复杂,而泥滩地与之相反,非湿地各景观类型变化不大,整体发展态势较好.3)湿地公园建设之后景观破碎度增加,景观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念 陈其兵 姜涛
以我国84个国家湿地公园为样本,通过对游客评论的网络数据分析,从游客使用的角度评价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现状。结果表明: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文化资源,尤其是风景、空气和水质是湿地公园的符号。拍照、散步是游客偏好的活动方式。门票及其他开销是游客的主要关注要素,也是引起游客负面体验的主要因素。缺乏特色、配套设施不完善、项目开发单调、人工痕迹重、服务和管理质量有待提高是目前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游客对湿地公园关注的要素来看,影响游客体验的因素包括:门票价格与湿地公园整体水平不符,时间成本与湿地公园整体水平造成的心理落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惠 恭映璧 钟淳
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通过退田还湖工程恢复重建的人工湿地。利用1955年、1972年、1990年地形图资料和2011年卫星影像资料,对比分析松雅湖湿地公园范围内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从湿地生态功能等视角分析松雅湖湿地公园对长沙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今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环境背景下,城市及近郊湿地面积快速下降、功能逐渐退化的趋势难以避免,但通过科学规划并组织实施,局部区域城市湿地退化趋势可以放缓并在一定范围内可逆。
关键词:
生态功能 国家湿地公园 松雅湖 长沙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