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3)
- 2023(7915)
- 2022(6568)
- 2021(6234)
- 2020(4891)
- 2019(10609)
- 2018(10091)
- 2017(18915)
- 2016(9920)
- 2015(10713)
- 2014(9836)
- 2013(9128)
- 2012(7971)
- 2011(6661)
- 2010(6759)
- 2009(6357)
- 2008(6127)
- 2007(4952)
- 2006(4178)
- 2005(3480)
- 学科
- 管理(33863)
- 业(30621)
- 济(29481)
- 经济(29433)
- 企(27023)
- 企业(27023)
- 财(24684)
- 财政(12397)
- 务(11537)
- 财务(11527)
- 财务管理(11486)
- 农(11238)
- 中国(11166)
- 方法(10986)
- 企业财务(10936)
- 政(10025)
- 制(9769)
- 数学(8841)
- 数学方法(8746)
- 业经(8527)
- 体(7464)
- 农业(6567)
- 策(6329)
- 地方(6323)
- 体制(6308)
- 贸(6281)
- 贸易(6278)
- 易(6147)
- 银(6081)
- 银行(6078)
- 机构
- 学院(121305)
- 大学(118217)
- 济(48313)
- 经济(47432)
- 管理(46684)
- 理学(40567)
- 理学院(40198)
- 管理学(39621)
- 管理学院(39393)
- 研究(36887)
- 财(33185)
- 中国(28533)
- 京(22781)
- 财经(22533)
- 经(20480)
- 科学(20175)
- 中心(17552)
- 江(17341)
- 财经大学(16680)
- 所(16623)
- 经济学(15478)
- 范(15388)
- 师范(15288)
- 研究所(14509)
- 农(14274)
- 经济学院(14054)
- 业大(13965)
- 北京(13746)
- 院(13678)
- 州(13580)
- 基金
- 项目(82688)
- 科学(66214)
- 研究(65941)
- 基金(60333)
- 家(52060)
- 国家(51160)
- 科学基金(44566)
- 社会(43627)
- 社会科(41261)
- 社会科学(41247)
- 省(32288)
- 基金项目(31316)
- 教育(30496)
- 编号(27596)
- 划(26526)
- 自然(26081)
- 自然科(25478)
- 自然科学(25471)
- 自然科学基金(24977)
- 资助(22823)
- 成果(22803)
- 重点(18622)
- 课题(18507)
- 国家社会(18503)
- 部(18413)
- 创(18356)
- 制(18166)
- 性(18082)
- 项目编号(17791)
- 发(17481)
共检索到181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骁男
财政和法治是国家治理的"一体两翼"。"财政法治"与"法治财政"的内涵和侧重点有所相同,前者意指财政的法治化,后者是财政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良好运行状态。财政和法治在起源、成型、演进的源流上具有密切关联。我国财政法治化过程面临着法治政府建设滞后、对纳税人重视不足、财税改革方式自身问题等障碍,出路在于以法治财政为目标,发挥好财政和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
关键词:
财政 法治 国家治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荣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工夫。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法治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地位重要,作用显著。全面推进财政法治建设是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必须抓紧谋划、加快推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一全新命题,意味着在传承和巩固既有法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引领全面依法治国开创新局面。第一,进一步推进宪法实施与监督,维护宪法权威。十九大报告明确"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这一重要部署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就是要让法治统一于宪法,一切权力行使都以宪法为依据,一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俞光远
加强财政法治建设,必须强化财政分配调控功能,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现阶段加强财政法治建设,强化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的重点应当是: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加快财政法治建设,加强财政宏观调控职能,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快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四川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四川省委"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号召,以开展全国财政法治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为契机,大力加强财政法治工作,坚持用法治思维统揽财税体制改革,用法治方式推进财政事业发展,财政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坚持立法先行,完善财税法规制度体系
关键词:
财政法治 行政处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昆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财政法治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一方面,财政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13部财政法律、7部行政法规、28部财政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全面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清理。另一方面,财政"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精简了80%的部本级行政审批事项,财政检查事项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减税降费、服务便民取得实效。总的来看,财政部的各单位齐心协力在立法、执法、普法、守法等方面做了大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推进财政法治建设是在财政领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财政工作在保障革命战争供给和革命政权运转、恢复新中国国民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法治工作紧扣财政改革发展要求,从无到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根据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建设财政法治的新形势、新要求,财政部2017年决定将此前的全国依法理财依法行政示范点建设工作,升级更名为全国财政系统财政法治示范点建设工作,并将示范点数目由第一批的9个增加到68个,拟于2020年前完成试点工作。本期专题刊登了河北、四川、福建、重庆市九龙坡区、广东省广州市、江苏省句容市六个示范点建设经验和做法,意在以点带面,发挥示范点样板间和示范田的作用,为各级财政部门提供可供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示范点 财政法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作为国家根本法,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敏 许湘琳 何菲
近年来,河北省财政厅遵循法治工作融入财政、保障财政、服务财政的整体思路,不断创新专家顾问机制、狠抓制度建设、有效应对涉法涉诉事件,精准推进财政法治建设新发展,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新要求,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成效突出,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借智借力,法律顾问助力依法行政2018年7月,某高校汽车生产教学设备公开招标项目中,未中标供应商天津A公司在中标结果公布后提出投诉,认为评标委员会未按照招标文件规定进行评标,缺少原定的现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全面纳入宪法轨道,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宁宁 仲晓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本质上就是要适应新时代变化,改革不适应发展要求的财政体制机制,使财政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满足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在这一改革进程中,既需要对原有的财经法律法规做出新的调整,也需要对新的业务模式完善制度建设或上升为法律规范,让社会各界达成广泛共识进而推进改革发展。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岳良 邱步道
财政法治文化是财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财政文化的鲜明特质和精神内核,又承载着法治财政的价值理念和教化功能,是一个既涵盖财政文化共同属性又作用法治财政建设具体实践的特殊意识形态。近几年,随着法治财政建设在各地的加快推进,各级财政部门对培育财政法治文化的自觉意识,较之过去有了明显增强,有些工作已经在初步探索实践中形成声势。但仍有部分市、县财政部门对新时期财政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