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1)
- 2023(16380)
- 2022(14159)
- 2021(13448)
- 2020(11142)
- 2019(25409)
- 2018(24918)
- 2017(47312)
- 2016(25455)
- 2015(28581)
- 2014(27789)
- 2013(27134)
- 2012(24853)
- 2011(22121)
- 2010(22376)
- 2009(20679)
- 2008(19405)
- 2007(16449)
- 2006(14294)
- 2005(12548)
- 学科
- 济(96266)
- 经济(96141)
- 管理(71249)
- 业(65697)
- 企(54721)
- 企业(54721)
- 方法(43750)
- 数学(37378)
- 数学方法(37002)
- 中国(29509)
- 财(26684)
- 农(26438)
- 业经(21477)
- 学(21455)
- 贸(19745)
- 贸易(19728)
- 易(19254)
- 制(18540)
- 地方(17636)
- 农业(17118)
- 和(15728)
- 环境(15625)
- 务(15490)
- 财务(15420)
- 财务管理(15350)
- 技术(15310)
- 理论(15286)
- 银(14837)
- 银行(14799)
- 企业财务(14566)
- 机构
- 大学(350019)
- 学院(346730)
- 济(141360)
- 经济(138522)
- 管理(137169)
- 研究(119659)
- 理学(119340)
- 理学院(118028)
- 管理学(116171)
- 管理学院(115546)
- 中国(90125)
- 京(74938)
- 科学(72730)
- 财(65991)
- 所(59098)
- 研究所(53822)
- 中心(53688)
- 财经(53222)
- 农(51819)
- 业大(48989)
- 经(48807)
- 江(47913)
- 北京(47314)
- 范(46502)
- 师范(46117)
- 院(43967)
- 经济学(43394)
- 农业(40488)
- 财经大学(39998)
- 经济学院(39187)
- 基金
- 项目(242617)
- 科学(191955)
- 研究(179856)
- 基金(178243)
- 家(156034)
- 国家(154541)
- 科学基金(132287)
- 社会(114889)
- 社会科(108782)
- 社会科学(108752)
- 基金项目(94275)
- 省(91138)
- 自然(84716)
- 自然科(82698)
- 自然科学(82679)
- 教育(81934)
- 自然科学基金(81192)
- 划(78105)
- 编号(72823)
- 资助(72475)
- 成果(59580)
- 部(54686)
- 重点(54616)
- 发(51379)
- 创(50593)
- 课题(49680)
- 国家社会(48004)
- 教育部(47314)
- 创新(47227)
- 科研(46561)
- 期刊
- 济(150805)
- 经济(150805)
- 研究(105406)
- 中国(67538)
- 学报(53839)
- 科学(50916)
- 财(50077)
- 管理(48753)
- 农(47199)
- 大学(41061)
- 学学(38534)
- 教育(38518)
- 农业(33494)
- 技术(26936)
- 融(26752)
- 金融(26752)
- 经济研究(25908)
- 财经(25407)
- 业经(23738)
- 经(21798)
- 问题(19285)
- 图书(17936)
- 业(17797)
- 科技(16467)
- 贸(16285)
- 理论(15895)
- 版(15851)
- 世界(15802)
- 技术经济(15239)
- 现代(15122)
共检索到504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尹平 戚振东
审计特征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审计时代特征和行为内涵。政府审计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审计特征的解读不仅来自政府审计本身,而且更多的是来自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赋予政府审计的使命与职责的分析。我国政府审计除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批判性、建设性、服务性、宏观性、主动适应性和开放性等最能反映国家治理和国家职能的六项明显特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陆凯
中国政府治理将政府改造成为理性的、积极而又有限干预经济的强政府,通过降低总交易费用、优化要素配置和提高激励等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但现阶段政府治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国家审计的角度,对完善政府治理,改善政府失灵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政府治理 国家审计 转型期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陆凯
论述转型期中国政府治理表现为公共权力配置的多元化和权力运行的双向性;由于中国的制度变迁路径与西方不同,中国政府治理理论具有特殊性,政府治理的最终目的是社会总效用最大化;国家审计有助于解决社会总效用、政府效用和政府工作人员三种效用不一致以及中国转型期出现某些阶段性政府治理问题,从而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政府治理绩效。
关键词:
转型期 政府治理 国家审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小荣 夏天辰
审计结果公告内容特征既综合反映公开主体的决策思路,又深刻影响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文章以审计署2016—2021年发布的政策跟踪审计公告为对象,从行文结构、政治属性、情感倾向和内容跨度四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审计结果公告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和舆论宣传倾向,语义客观性强,问题陈述全面多样且透明度高,但缺乏对问题的原因和后果分析;语义客观性强,情感倾向正从积极向中性转变。建议审计机关优化审计结果公告结构、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内容。文章对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特征进行研究,丰富了审计结果公告特征理论,可为审计结果公告的认知后果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盛纹
关于政府审计目标的主要观点目前有公共受托责任论、权力制约与监督论、公共资金管理与控制论以及审计信息论,而对政府审计对象的表述更是琳琅满目。将政府审计置于国家治理系统内来考虑,可以将政府审计的最高目标定位为维护国家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政府审计对象抽象化为权力、谁来使用权力和如何使用权力。这种认识从国家治理和权力视角诠释了政府审计的本质,它可以提高政府审计自身的权威性,还可以更好地让政府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工具的作用。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政府审计目标 政府审计对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小荣 尹平
审计结果公告机制包括公告质量、公告行为、公告利益和公告期望四个要素,是公告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或权力的实现和互动机制。公告对象的公告行为变化既是公告对象对公告利益的理性反应,又是公告机制效果的直接体现。公告对公告对象的利益影响程度由审计公告触发的舆论强度决定,并进一步由公告质量、公众的舆论监督倾向和权力意识强度决定。而公告质量是公告提供者综合权衡公告利益和公告风险的结果。提高审计公告机制效果的基本途径包括提高公告的信息含量、公众的舆论监督水平和公民意识;改善公告环境,降低公告风险,保证公告提供者的利益。
关键词:
公告机制 公告利益 公告期望 公告行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红军
文章探讨了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政府治理模式,分析了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与传统模式之间的关联,讨论了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可能取向与基本特征,进而展望了中国创造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可能性以及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四大挑战,最后归纳了中国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举措等。
关键词:
政府治理 服务型政府 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胡胜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回顾审计工作走过不平凡的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形势下审计机关建立26年以来,审计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限于篇幅,本文重点评述新中国审计机关建立后的发展历程。审计制度的建立 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燕继荣
文章总结了中国学界对于中国政府治理及其变化的不同评价,分析了全能主义政府治理的遗产及其特点,依据公共治理的精神,论证了中国政府创新的努力方向在于: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建立有效且有限的政府,本着"公共事务公共治理"的原则,重塑社会管理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盛峰 李晓淳 卢洪友
地方政府财政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界依然缺乏针对其特征的定量识别分析。本研究基于1997—2017年国务院-省-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借助计算机文本分析技术,定量识别了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治理特征及其动态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治理目标上,地方政府强调发展目标,在公平目标上的关注有提升空间;治理方式上,地方政府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治理方向上,"五位一体"词频的变化反映了地方政府财政治理顺应时代需求。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仍然是关注重点,第二产业词频略有下降而第三产业词频有上升趋势。(3)市政府与国务院、省政府工作报告均有较高的文本相似度,表明地方政府积极贯彻上级政府的政策安排。这一研究对于廓清地方政府财政治理状况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并对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小荣
本文从目标受众立场出发,采用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证实了公告质量特征对审计公告质量的影响、公告质量特征水平与其重要性水平的关系,以及审计机关策略性公告行为的存在性。实证结果表明,审计结果公告质量特征对于公告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审计结果公告质量特征水平与其重要性负相关;审计机关公告行为具有明显的策略性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小荣 张露
信息公开是我国行政机关保障公民知情权以及接受公众监督的重要途径。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审计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以审计署2008~2018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为出发点,将其与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相比较,发现审计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审计署 政府信息公开 年度报告 新媒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小荣 张露
信息公开是我国行政机关保障公民知情权以及接受公众监督的重要途径。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审计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以审计署2008~2018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为出发点,将其与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相比较,发现审计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审计署 政府信息公开 年度报告 新媒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陶燕贞
民国北京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三个时期是近代中国政府审计构建实施的关键历史阶段,研究上述历史时期的政府审计,对于当代政府审计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不无借鉴启迪作用。本文通过回顾近代政府审计发展历程,依次梳理上述三个时期政府审计机构及人员、审计立法、审计方式运用等方面的演进过程,分析归纳中国政府审计近代发展特点及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政府审计实施离不开政治体制的有力支撑、离不开相关财政制度的密切配合以及必须赋予政府审计足够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当代启示。
关键词:
审计史 政府审计 历程回顾 当代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世林
本文研究了近年来中国政府经济治理主要模式——"项目体制"的基本内涵、理论与运作机制,并试图论证项目体制与经济发展及其各种经济问题的内在关联。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在经济治理上依靠专项项目形式自上而下来动员下级政府和市场企业,并促成了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项目化,最终演化为政府经济治理的项目体制。这种体制引发了部委、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项目竞争运动,激发了地方政府"跑项目"、"大办项目"和"拉项目"的热情,从而推动了项目经济大繁荣。虽然项目体制是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解释之一,但它仍然是一种"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也是以政府项目垄断权为主导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它从市场决定领域退出势在必行。
关键词:
项目制 经济发展 政府 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