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2)
- 2023(9886)
- 2022(8253)
- 2021(7645)
- 2020(5900)
- 2019(13146)
- 2018(12897)
- 2017(23373)
- 2016(12417)
- 2015(13526)
- 2014(13044)
- 2013(12188)
- 2012(10950)
- 2011(9736)
- 2010(10371)
- 2009(9783)
- 2008(9038)
- 2007(8230)
- 2006(7304)
- 2005(6127)
- 学科
- 济(40373)
- 经济(40310)
- 业(36248)
- 管理(33476)
- 企(27064)
- 企业(27064)
- 农(25859)
- 农业(17121)
- 业经(14628)
- 中国(14427)
- 财(13535)
- 方法(12719)
- 审计(12140)
- 制(11944)
- 数学(9292)
- 数学方法(9154)
- 地方(8792)
- 务(8470)
- 财务(8448)
- 财务管理(8374)
- 理论(8169)
- 银(8003)
- 银行(7997)
- 贸(7956)
- 贸易(7942)
- 企业财务(7890)
- 发(7842)
- 体(7759)
- 易(7757)
- 融(7666)
- 机构
- 学院(164039)
- 大学(156656)
- 济(60933)
- 管理(60283)
- 经济(59353)
- 理学(51410)
- 理学院(50878)
- 管理学(49999)
- 管理学院(49682)
- 研究(49162)
- 中国(39711)
- 财(32285)
- 京(32195)
- 科学(27831)
- 农(26661)
- 江(26446)
- 财经(25164)
- 中心(24964)
- 范(23033)
- 所(22898)
- 师范(22857)
- 经(22741)
- 州(21587)
- 业大(21216)
- 研究所(19794)
- 农业(19326)
- 北京(19199)
- 财经大学(18481)
- 经济学(18415)
- 技术(18048)
- 基金
- 项目(105690)
- 研究(85909)
- 科学(83354)
- 基金(74242)
- 家(63609)
- 国家(62521)
- 社会(54775)
- 科学基金(53930)
- 社会科(51426)
- 社会科学(51409)
- 省(43381)
- 教育(40031)
- 基金项目(38814)
- 编号(38187)
- 划(34669)
- 成果(31892)
- 自然(31306)
- 自然科(30467)
- 自然科学(30461)
- 自然科学基金(29874)
- 资助(28170)
- 课题(26142)
- 重点(23740)
- 发(23461)
- 性(23383)
- 项目编号(22869)
- 部(22831)
- 年(22828)
- 创(22826)
- 制(22583)
共检索到253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之泰
村居组织是国家治理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村居审计,能有效促进国家政策落实、维护农村稳定、避免集体资产流失、推进廉政建设和促进基层负责人干事创业。现实中,村居审计独立性不足、覆盖面不高、依据不充分、审计决定难落实等因素制约了其国家治理作用的发挥。为此,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从审计组织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建立村级内部审计制度、发挥审计机关主导作用及优化整体配合等方面,对加强村居审计促进国家治理的方向和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村居审计 存在问题 方向途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齐辉
国家治理主要关注制度建设过程及制度机制的实际运行效果。缺少对制度及其结果的评价,就不能保证制度一定会被正确地执行,也不能保证制度的缺陷会被及时发现并得到修正与完善,就会降低相应领域国家治理的效果甚至招致治理失败。国家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综合性经济监督、评价与鉴证职能的活动。审计合乎逻辑地构成了国家治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制度和政策评估子系统。在我国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建立后,国家经济政策的统一性与地方政府执行的灵活性之间建立起了常规型动态治理机制。在开展审计时,对制度中的纪律性规定侧重执行力度的评价;管理性规范侧重执行效果的评价;指导性条款侧重创新性的评价。审计应当对因政策适应性而在执行中引发的...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审计 制度机制 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亨微 林松池
我国农村养老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根据老人的经济状况、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等的不同将我国农村老年群体分为底、中和高三个层级。分析不同层级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提出满足不同层次农村老年群体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对策。
关键词:
居家养老 农村 社会分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蔡春 朱荣 蔡利
国家治理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和运用适当的治理机制以保证和促进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已成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理应充分发挥审计功能,服务国家治理。本文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在深入分析受托经济责任与国家审计以及受托经济责任与国家治理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构建全新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报告体系,创新国家/政府审计对象载体;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政府绩效审计;推进责任政府建立,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构建并实施治理导向审计模式以及权力导向审计模式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受托经济责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维安 程新生
三、监事会主导的治理审计 以德国、日本、奥地利、中国等为代表的公司体系要求建立双层治理结构,这些国家对于监事会职责的法律规定不完全相同,其中德国股份公司监事会最具特色。德国股份公司有监事会、执行董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陆凯
中国政府治理将政府改造成为理性的、积极而又有限干预经济的强政府,通过降低总交易费用、优化要素配置和提高激励等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但现阶段政府治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国家审计的角度,对完善政府治理,改善政府失灵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政府治理 国家审计 转型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立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提出国家审计是为了落实公共责任,检查、评价与报告公共资源(包括国家财政)的获取、占有、配置和使用过程的信息及其所反映的行为和事项是否符合特定标准、规范,是信息质量的独立保障机制。文章通过国家赋予国家审计的权力结构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监督论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阐述了国家审计在信息质量保障方面具有的权力与优势,提出了以信息质量保障为着眼点,国家审计在经济治理、政治治理和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作用的实现方式。结合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安排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强化和完善国家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方面发挥作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庄尚文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衰退阶段,国际资本竞争异常激烈,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是应对复杂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基本途径。应着眼于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形成国内投资主体的稳定预期,通过持续地投资活动形成产业价值创造与分享的能力基础,为国内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吸收借鉴世界范围技术进步的机会,从而逐步提升以国家汲取财政能力和再分配能力为核心的国家治理效能,促进"政府—市场—社会"的协调互动。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在于政策的有效供给,即政策内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且能够得到切实执行。本文在分析政策有效供给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潘博
本文在深刻理解"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反思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讨论金融审计理念的创新,即金融审计是审计机关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要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为最高战略目标;金融审计的重要目标是揭示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评估金融政策,支持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本文论述了金融审计揭示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内容,是揭示产品风险、监管风险、公司治理风险等;论述了金融审计评估金融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意义及其主要内容,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具体途径等。
关键词:
国家治理 金融审计 审计理念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铮
金融领域公共权力具有行政权力和经济权力双重属性,国家金融审计定位于对双重属性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既属于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也属于金融治理的组成部分。金融治理决定了金融审计的直接目标,国家治理决定了金融审计的最终目标。金融审计的职责界定应当遵循金融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功能路径,以对金融领域的审计为中心,辐射到对经济社会运行全局的监督。协同治理是金融审计的发展方向,应加强金融审计内部协同,金融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的协同,金融审计与其他部门的协同。
关键词:
金融审计 治理 公共权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俊生
审计问责作为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其边界反映着审计机关与国家治理需要之间的功能适配程度,具有动态性、模糊性和相对确定性等特点。现有的人民利益边界观和财政资金边界观,属一维界定,对审计问责的重点和参与治理的范围不能给予必要回应,制约着审计问责的功能输出。高效的国家治理,需要审计问责构建一个由财政性资金维度、公共利益维度所组成的"弥散型"的二维边界区域,以实现问责范围视觉化、问责力度精细化、问责治理协同化。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问责 边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岚
金融审计要发挥完善金融体系治理的作用,应适应金融业发展趋势和金融监管体系变革潮流,围绕大国金融崛起战略、推动重大金融改革;围绕防范和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围绕转变金融发展方式、推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围绕金融热点问题、加大查处新型金融犯罪问题力度。因此,金融审计要整合各种审计力量和监管资源,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提高数据精准分析能力,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多种审计方式有机结合,加强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和专项调查,提升审计效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雷俊生 马志娟
审计问责是国家治理的工具之一,它有利于加强政府责任、实现国家良治。任何实现良治的国家均有一套良好的问责制度作为保障。许多国家的审计法规对审计问责作出了具体规定。国家治理的功能需求与审计问责的供应不足是一对矛盾。为了缓解甚至消除这对矛盾,不仅需要扩大问责范围、完善参与机制、拓展问责方式以拓宽审计问责参与国家治理的广度,而且需要强化机制问责、完善绩效问责、构建风险问责以拓展审计问责的深度,同时还需要整合问责资源、创新问责方式、完善问责立法以加大审计问责的力度。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审计问责 国家审计 国家良治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俞金华 高梦霞 陈洁
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实质上是依法运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通过发现问题并指出改正方向,促使被审计单位整改,进而推动国家治理。本文从目前国家审计整改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对制约审计整改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探寻审计"整改难"的主、客观因素,研究推进国家审计整改工作的策略,以实现利用审计成果促进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审计整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盛纹
关于政府审计目标的主要观点目前有公共受托责任论、权力制约与监督论、公共资金管理与控制论以及审计信息论,而对政府审计对象的表述更是琳琅满目。将政府审计置于国家治理系统内来考虑,可以将政府审计的最高目标定位为维护国家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政府审计对象抽象化为权力、谁来使用权力和如何使用权力。这种认识从国家治理和权力视角诠释了政府审计的本质,它可以提高政府审计自身的权威性,还可以更好地让政府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工具的作用。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政府审计目标 政府审计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