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5)
2023(13458)
2022(11576)
2021(10717)
2020(9103)
2019(20045)
2018(19832)
2017(37999)
2016(20948)
2015(23226)
2014(22768)
2013(22121)
2012(20223)
2011(18079)
2010(18643)
2009(18004)
2008(18139)
2007(16516)
2006(14863)
2005(13845)
作者
(56585)
(46499)
(46469)
(44328)
(29676)
(21961)
(21329)
(17870)
(17392)
(16664)
(15740)
(15738)
(14792)
(14620)
(14616)
(14214)
(13795)
(13740)
(13597)
(13183)
(11606)
(11344)
(11161)
(10634)
(10617)
(10501)
(10423)
(10302)
(9301)
(9024)
学科
(76320)
管理(76296)
经济(76189)
(64752)
(56694)
企业(56694)
(33040)
方法(29409)
数学(24494)
数学方法(24262)
中国(24042)
(23565)
(21316)
(20750)
财务(20709)
财务管理(20648)
企业财务(19630)
业经(18761)
(16769)
银行(16752)
地方(16336)
(15788)
(15491)
(14837)
金融(14834)
(14280)
贸易(14270)
(13944)
(13734)
(13367)
机构
学院(287332)
大学(286669)
(118231)
经济(115521)
管理(112035)
研究(93835)
理学(93604)
理学院(92575)
管理学(91349)
管理学院(90762)
中国(77212)
(66715)
(60659)
科学(52327)
财经(49679)
(46296)
(45148)
(44764)
中心(43768)
研究所(40694)
北京(38556)
(37729)
(37019)
财经大学(36724)
师范(36722)
经济学(36413)
(36155)
业大(34576)
(34259)
经济学院(32688)
基金
项目(178314)
科学(141317)
研究(137382)
基金(129183)
(110948)
国家(109672)
科学基金(94183)
社会(88670)
社会科(84013)
社会科学(83989)
(68781)
基金项目(67411)
教育(63425)
(57693)
编号(57259)
自然(57007)
自然科(55579)
自然科学(55565)
自然科学基金(54561)
资助(51830)
成果(48927)
(40530)
重点(40274)
课题(39651)
(39138)
(38463)
(37553)
国家社会(36749)
(36501)
项目编号(35910)
期刊
(141680)
经济(141680)
研究(91640)
中国(61911)
(57285)
管理(46311)
学报(36929)
科学(36310)
(35246)
(33119)
金融(33119)
教育(32716)
大学(29404)
学学(27381)
财经(25326)
技术(23900)
农业(23531)
业经(22702)
经济研究(22152)
(21742)
问题(18130)
会计(15973)
财会(15648)
(15324)
理论(13951)
现代(13854)
国际(13689)
(13598)
图书(13543)
商业(13285)
共检索到456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启华  陈志斌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结构的异质性特征。通过分析类似"补丁式"制度与规则的演进历程,可以得到五个方面的政策启示:一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服务于国家治理"善治"目标;二是强化地方政府领导干部问责机制,确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导向;三是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探索有效的平台转型改制配套措施;四是理顺财权与事权分配关系,构建协调的财税制度框架;五是加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促进地方政府举债公开透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雅琴  
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已存在巨额债务、而且地方政府债务仍有不断增长趋势的情况下,构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较阻断地方政府债务发行更加迫切。可行方法是在对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的经验借鉴下,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以制度约束为主、辅之以行政控制的债务管理模式,并以此构建相应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任文  邓鸿志  
一、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地方建设性融资需求快速增长,客观上刺激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增加,地方财政运行风险也进一步增加。为此,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宏青  王硕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定,这些规定出自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在内容上、形式上都存在诸多差异。文章搜集了28个样本的地方政府管理制度进行分析,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根据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管理的现实要求,提出在省级政府制定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省以下政府制定债务资金使用和监督的执行细则的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并构建了省级政府的债务管理制度的内容框架,旨在为地方政府有效地管理债务行为和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果提供制度指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航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反映了分税制下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的窘困局面,为解决这一难题,债务融资成了地方政府最可行的手段。因预算管理制度制约债务融资模式,因此在一个制度均衡的框架下,两者共同形成制度均衡,并存在联动变化的机制。随着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获得债务资金的模式将会由以间接融资为主转向以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存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是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世君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重整制度,又称地方政府破产制度,其本质是在保留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进行债务清偿和财政再建的破产重整法律程序,目的在于保护地方政府及其债权人,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重整的法律制度,构筑我国处理地方债务危机的法治化途径。应当从理念、规则、体制三个层面入手研究解决相应的制度设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大鹏  
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主要存在债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完善、债务规模控制难度较大、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信息管理模式滞后等问题,亟待优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加制度创新供给,改进债务管理内部控制,将全口径债务资金使用纳入预算,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一)债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一是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内控一体化制度还未正式出台。虽然新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娜  
基于世界银行地方政府DeMPA模型,予以修正后的测评代表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设计和执行绩效。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管理制度和能力达到或超过国际合格标准;制度性指标(法律框架、管理结构等)评分各省基本趋同;实践性指标(债务报告、数据记录等)东部和中部省份略优于西部省份,国际接轨多的省份略优于其他省份;普遍表现薄弱的指标集中在债务管理中期战略、债务数据管理、国库现金管理和政府隐性债务方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田亮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依靠举债出政绩、大肆借钱融资做法比较普遍,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36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85万亿元,相比2010年增加了4409.81亿元,增长了12.94%。其中,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达188.95%,如果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达219.57%。地方政府偿债压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涛  
从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开始,地方政府在事权扩大时财力却不断收紧,地方政府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为地方政府履行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等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地方经济增长和完成地方事务。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不规范的渠道广泛举债,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剧增,成为焦点问题。在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期国家地方政府管理债务的有益经验之后,提出了改善政府间财政关系,实现制度化管理,建立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以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金华  赵一凡  
民国时期的地方债发行始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泛滥失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制约和监督,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最终取缔。本文通过对民国各个时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脉络、特征分析和管理机制的研究,为当今地方债的偿债机制、风险管理、用途规范、立法完善、融资渠道等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丽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拉动不无关系。但从1994年开始的财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在事权扩大的同时,财力不断收紧,为了保证地方经济增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举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剧增,债务风险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日渐成为焦点问题。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债务规模庞大,特别是体制外的隐性、或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立伟  
举借债务是国外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普遍做法。从世界范围看,按照分权和集权程度不同,目前国际上存在四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分别是四种管理体制的代表。本文从赋予地方政府举债主体地位、严格限定举债用途、控制债务规模、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重视债务风险防范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四个国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的共性做法,提出改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恩涛  杨璇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主线上,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政府债务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帆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近年不断增长,风险上升。在短期,经济周期是美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在长期,美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雇员的高工资、医疗保险和福利支出。解决美国的财政和债务问题,必须进行较大的制度改革。美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为我国解决地方债问题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美国地方政府的现有监管制度(包括信用评级、监管、破产和救助机制)可以为我国地方债提供借鉴,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注意吸取这些制度在金融危机中显示的经验和教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