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8)
- 2023(6748)
- 2022(5662)
- 2021(5070)
- 2020(4020)
- 2019(8828)
- 2018(8139)
- 2017(16313)
- 2016(8784)
- 2015(9582)
- 2014(9147)
- 2013(8879)
- 2012(8110)
- 2011(7298)
- 2010(7343)
- 2009(6899)
- 2008(7115)
- 2007(6345)
- 2006(5858)
- 2005(5358)
- 学科
- 济(35926)
- 经济(35883)
- 管理(26706)
- 业(23941)
- 税(21588)
- 企(20968)
- 企业(20968)
- 税收(20162)
- 收(19992)
- 财(14922)
- 地方(11920)
- 方法(11744)
- 数学(9855)
- 数学方法(9769)
- 中国(9758)
- 农(9102)
- 业经(7681)
- 务(7480)
- 财务(7474)
- 财务管理(7459)
- 地方经济(7366)
- 制(7231)
- 企业财务(7156)
- 财政(6779)
- 环境(6684)
- 学(6474)
- 和(6292)
- 政(5727)
- 体(5686)
- 家(5674)
- 机构
- 学院(120622)
- 大学(119918)
- 济(50003)
- 经济(49054)
- 管理(44938)
- 研究(41593)
- 理学(38897)
- 理学院(38429)
- 管理学(37975)
- 管理学院(37719)
- 财(31685)
- 中国(30781)
- 京(24610)
- 科学(23914)
- 财经(23378)
- 经(21154)
- 所(20207)
- 江(18537)
- 中心(18204)
- 研究所(17894)
- 财经大学(17299)
- 范(16225)
- 经济学(16171)
- 师范(16134)
- 北京(15521)
- 院(15129)
- 州(14666)
- 经济学院(14618)
- 农(14518)
- 业大(13813)
- 基金
- 项目(80291)
- 科学(64748)
- 研究(62091)
- 基金(59319)
- 家(52323)
- 国家(51461)
- 科学基金(44053)
- 社会(41973)
- 社会科(39748)
- 社会科学(39735)
- 基金项目(30603)
- 省(30503)
- 教育(27552)
- 划(25995)
- 自然(25844)
- 编号(25226)
- 自然科(25175)
- 自然科学(25167)
- 自然科学基金(24713)
- 资助(22969)
- 成果(21827)
- 重点(18602)
- 国家社会(18364)
- 发(18136)
- 部(18077)
- 性(17319)
- 课题(17242)
- 创(17006)
- 制(16759)
- 项目编号(16082)
共检索到185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吕铖钢
税收为政府的治理提供了物质基础,地方税通过塑造地域性的税收规则助力地方性的税收治理,由此构成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地方税收治理能力体现为地方政府在履职过程中通过税收解决地方财政问题来保障地方财政自主权,通过解决纳税人的权益保护问题来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利。以地方税的治理能力为线索,可以在不断演绎的财税历史中提炼出地方税的治理命题,结合影响地方税的各种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推导出地方税地方财政之保障、公共服务之保证和量能负担之保护的现实目标,进而求得地方税功能的现实进路,包括地方税与治理能力的匹配、与税外财政的协作以及与市场资源的互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尚希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兴经济体 经济改革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慧霞
一、统筹改革现有地方税种,渐进培育地方主体税种。1.将现行涉及房地产的税收进行"一揽子"综合改革,逐渐把保有环节征收的房地产税培育为地方政府、特别是县市级基层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第一,根据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樊慧霞
重构地方税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本文基于国家治理视角,提出了地方税二分法的划分原则。并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完善税制改革"的具体目标与任务要求,对我国地方税体系重新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地方税体系 税制重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靳继东
积极推进和完善地方税体系建设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国家治理重要制度基础,地方税体系建设应以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为指向,重点围绕在当前政府与市场关系条件下地方政府税收行为、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着眼于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积极探索地方税体系的改革方向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层级结构 地方税体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下至今并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地方税体系,省以下地方税主体税种缺失问题严重,由此阻碍了整个税制的完善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真正确立。本文基于财产税理论和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完善地方税体系应以建立统一规范的物业税为主,通过"简税种、宽税基、低税率、清税费、重评估"的物业税建设和改革,逐步将物业税建设成为省以下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
关键词:
财产税 物业税 主体税种 税制建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俊英
补充性原则作为划分中央与地方权限的宪法原则,成为现代税收国家赋予地方税权的理论渊源。地方税权是地方治理的制度基础和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不断推进"健全地方税体系"的改革进程,以顺应现代财政制度发展的时代要求。分税制改革以来,从纵横两个维度考量,我国地方财力格局中地方税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地方税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比悬殊、地方税收入规模地区差异大等现状与事实,均表明地方税收入不足引致治理效能缺失,主体税种缺失与税制改革滞后是其直接原因,中央与地方分税规则不稳定则是治理效能缺失的体制根源。"十四五"时期,我国应该以合理划分和调整事权与支出责任为改革牵引,逐步推进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增强地方税与共享税、转移支付协同效应,构建差异化地方税体系,从税权划分、税种配置、征管改革等方面不断健全地方税体系。
关键词:
补充性原则 地方税 税收治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龙 吴波
地方税体系是地方治理的制度基础,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关系,关系国家治理效能。当前,地方税体系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国家治理效能。为此,健全地方税体系需要处理好中央控制能力和地方自主能力、公共服务的受益性与供给效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等诸多关系,以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为重心,中短期以共享税分成比例和模式的优化为主,并辅之以差异性地方专属税种;长期则是着眼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等经济形态的变化,加快调整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以增值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提升直接税的比重,并与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加大中央事权结合起来,提升地方专属税种的地位,形成新的地方税体系格局。
关键词:
地方税体系 国家治理效能 地方专属税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杰刚 李志勇 朱云飞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地方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自然有赖于地方税收入的必要保障。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完善的地方税体系是科学、灵活、针对性实施地方治理的重要工具,事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宋尚彬 郭健
地方税源建设是发挥财政治理职能、维持财政运行可持续、健全地方税体系的重要举措。新形势下地方税源规模、结构、地区分布等都发生了变化,地方税源建设面临新困境。本文认为,健全地方税体系重在培育地方税源,具体应从确立地方主体税种、合理赋予地方税权,改革实体税收制度、适应数字经济税源等方面探索地方税源建设的路径,以充实地方税收收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上海 汪柱旺
按照"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原则进行的地方税制改革,必须解决好中央与地方的集权分权程度、地方税制构成这两个核心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文章通过对美、日、英等国地方税制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现实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应选择分权模式,以解决地域广阔所带来的问题。但短期内,在面临人口流动壁垒、城乡二元结构、民众对地方政府缺乏监督等情况下,分权模式弊大于利。因此,要加强中央政府在收入方面的权力,而在支出方面应予分权。
关键词:
地方税制 国际经验 目标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暴平菊
我国政府以《合同法》为基础,颁布新的《税收征管法》,进而规定了现有的税收代位权制度。税收代位权制度的法理依据则是来自债权代位权,而正确行使税收代位权对于完善税收征管手段、保障国家税收债权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本文将税收代位权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治理视域研究我国税收代位权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税收代位权存在的问题,设计推进国家治理视域下税收代位权推进路径,期望保障国家税收利益,进而提升国家治理的能力。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税收代位权 治理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周佳音
随着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形成了制约。在上述语境下,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论断为下一阶段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在国家治理视域下探讨公共服务供给在国家治理创新中的现实定位以及创新路径。通过重新梳理国家治理、财政以及公共服务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发现公共服务作为调整三者关系的突破口,其供给机制在很大意义上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微观保障与转型效果。基于此,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成为未来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龚汝富
近代国家税与地方税划分,是清末光宣年间在清理国家财政、试图举办现代国家预算中提出来的。受不同的西方财税理论影响和地方割据势力左右,参与清理财政官员和地方督抚等围绕着国家税与地方税划分原则和标准、地方税可否再行划分层级诸问题展开了广泛热烈的讨论,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为民国初年划分国地两税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准备。激烈的争议反映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走向现代化这一转型期的诸多矛盾问题。许多内容对我国当前进一步理顺体制环节、完善分税制仍不失其重要的史鉴作用
关键词:
近代,国家税,地方税,划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