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9)
2023(13292)
2022(11338)
2021(10514)
2020(8724)
2019(19261)
2018(18882)
2017(35540)
2016(19334)
2015(20874)
2014(20150)
2013(19143)
2012(17608)
2011(15800)
2010(16384)
2009(15125)
2008(15311)
2007(14050)
2006(12355)
2005(11280)
作者
(52527)
(43968)
(43430)
(41489)
(28100)
(20951)
(19618)
(16649)
(16482)
(15778)
(14937)
(14604)
(14329)
(14004)
(13977)
(13391)
(12802)
(12680)
(12669)
(12345)
(10822)
(10696)
(10433)
(10052)
(9961)
(9848)
(9686)
(9614)
(8767)
(8722)
学科
管理(69330)
(67741)
经济(67631)
(63036)
(56425)
企业(56425)
方法(24993)
(24187)
(20741)
中国(20248)
数学(20131)
数学方法(19850)
(19009)
业经(18474)
技术(18179)
(14939)
(14591)
环境(14471)
(14372)
银行(14350)
(14344)
(14327)
财务(14309)
财务管理(14273)
(13746)
企业财务(13688)
(13359)
金融(13357)
地方(13037)
技术管理(12900)
机构
学院(262254)
大学(261999)
(106506)
经济(104270)
管理(102364)
研究(89796)
理学(87660)
理学院(86691)
管理学(85419)
管理学院(84893)
中国(68684)
(55693)
(54759)
科学(52600)
(44080)
财经(42757)
(40900)
中心(40568)
研究所(39552)
(39250)
(38778)
业大(35364)
北京(34385)
(33445)
(33255)
师范(32928)
经济学(32614)
(32265)
财经大学(31809)
农业(30059)
基金
项目(175714)
科学(140848)
研究(130549)
基金(129131)
(113434)
国家(112147)
科学基金(96701)
社会(85687)
社会科(81255)
社会科学(81228)
(68809)
基金项目(67736)
自然(61028)
教育(59771)
自然科(59572)
自然科学(59556)
自然科学基金(58575)
(57921)
资助(50541)
编号(50474)
成果(42157)
(41927)
重点(40295)
(39144)
(38512)
创新(38303)
(37321)
课题(36538)
国家社会(36086)
(34516)
期刊
(124160)
经济(124160)
研究(79810)
中国(59458)
(46099)
管理(43352)
学报(39549)
科学(38618)
(36398)
大学(31047)
教育(30372)
学学(29364)
(26768)
金融(26768)
农业(24143)
财经(21921)
技术(21491)
业经(19723)
经济研究(19224)
(18878)
问题(15225)
科技(14571)
(13796)
(13144)
现代(12299)
技术经济(12292)
(12269)
(11681)
论坛(11681)
财会(11650)
共检索到404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建纲  粟卫红  
生态文明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的观点以来,生态文明治理从技术治理迈向了更为根本的制度治理。内部控制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工具,理应且能够在生态文明国家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但是,传统的单位内部控制专注于组织内部的风险管理,难以适应国家治理范围的扩展。基于此,文章研究了生态文明治理下的战略性政府内部控制的理论扩展和治理机制,并提出构建战略性政府内部控制的设想,包括政府决策风险控制、财政预算风险控制、部门执行风险控制、整合监督控制,丰富国家治理视阈下政府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以及为生态文明实践提供更多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文川  余应敏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有效的政府内部控制是各项改革措施的制度保障。其职能是以服务国家治理需求为主要发展动力,通过作为国家治理建设推动者实现自身拓展。本文认为,政府内部控制应具有三重递进职能:防范业务风险、打击贪污腐败和实现监督制衡的查错防弊监控职能;建立健全制度建设、保障信息数据安全和促进合理配置资源的改进管理效率职能;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践行法治精神、助推德治文化的推进国家治理职能。鉴于此,应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政府内部控制规范落实,以更好地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唐大鹏  王璐璐  
十九大报告中"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为政府内部控制提出明确要求和建设方向。政府内部控制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抓手,不仅需要明确政府内部控制与国家治理的逻辑关系,还需从政府内部控制如何规范财政资金、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实现宏观层面的财政治理目标和微观层面的财务治理目标,从而初步构建多维治理视角下政府内部控制理论框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大鹏  常语萱  
政府内部控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命题,对于明确政府主体关系、落实财政预算治理和加强反腐廉政建设等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政府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对政府内部控制的理解相对碎片化,政府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推进仍没有明确的导向。在对原则导向或规则导向的讨论过程中,本文试图通过建立政府内部控制整合导向,使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各自发挥控制优势,并统一于政府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其中,原则导向以目标和结果作为政府内部控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则导向以标准和过程为政府内部控制提供静态抓手和动态路径。基于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各自控制效应的发挥,整合导向的实施效果与导向选择的研究意义相互吻合,在政府治理、财政治理和党政治理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凤元  尹世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政府职能的发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我国政府朝着法制、廉政和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相关人员腐败问题不断出现,反映出政府治理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而作为政府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其建设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政府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2012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已从2014年1月起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全面执行。该规范为我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丰壮丽  陈文川  陈舜仪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基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文化学这五大学科视角,对政府内部控制的职能进行分析定义,并针对其职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实现途径。总体而言,政府内部控制以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观和认识论为基本方法,通过权力监督与绩效管理等方式实现国家政治制度的有效运行;运用公共经济学基本观点,实施简政放权和宏观调控等措施维护经济运行秩序;努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实现依法治国,以建设法治型政府;大力倡导廉洁自律的价值观,充分发挥审计免疫功能,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建设廉洁高效民主政府。建立完善而全面的政府内部控制,能够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大鹏  
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主要存在债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完善、债务规模控制难度较大、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信息管理模式滞后等问题,亟待优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加制度创新供给,改进债务管理内部控制,将全口径债务资金使用纳入预算,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一)债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一是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内控一体化制度还未正式出台。虽然新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唐大鹏  常语萱  
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提高政府公信力,避免掉入"塔西佗陷阱"。政府财务信息是政府治理状况的直接反映,高质量财务信息是解除公共受托责任、增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面对政府财务信息造假导致的社会公众政治认同感降低,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满足政府公信力对政府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机制设计以及制度安排中,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是政府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通过"三分一轮一流程"完善政府财务信息管理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内在要求。在"三分一轮一流程"对政府财务信息管理应用思路下,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为政府财务信息提高政府公信力提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烽  陈文川  黄淑怡  林倩  
2014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实施意味着我国政府内部控制制度初步建设已经开始,然而内部控制制度变迁演化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受各种因素制约或推进。本文以政府内部控制制度变迁内在动力来源为研究对象,发现引起政府内部控制变迁的原因和出现该主导动因的原因,提出政府内部控制变迁演化在短期方面以外力驱动为主,内生动力为辅;在中期方面则是内生动力与外力驱动共同推进;在长期方面则是以内生动力为主、外力驱动为辅的发展状态,使政府内部控制建设能更加顺利并达到理想的效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飞  武鑫  宋波  
文章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变迁和制度环境的交互作用,结合案例剖析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中技术、资本和人才等关键创新要素的驱动机理,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基于新熊彼特理论视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及保障措施,最终,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共同演化机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提供一定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永军  李毅凡  
采用2000—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板数据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制度环境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在政府研发补贴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产业规模、出口规模和资本投入对创新绩效具有正效应,产权性质具有负效应,技术引进的作用则并不显著;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的制度环境更为良好,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制度环境主要通过政府同市场关系等四个维度发挥调节作用。因此,充分认识到区域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政府研发补贴政策与制度环境建设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效融合,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永泽  况玉书  
政府内部控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崭新课题。随着政府内部控制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的滞后终归会影响到实践的发展与完善。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政府内部控制的几个基本问题,具体包括政府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边界和内容,试图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平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正阳  
(一)中美两国政府内部控制的差异分析从立法角度看,美国自1789年开始关注政府内部控制发展,到美国审计总署(GAO)组建会计系统,再到1978年《督长会法案》的出台,美国政府构建出了较为完善的联邦政府内部控制体系。我国在2014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颁布前,相关政府内部控制的规定分散在《会计法》、《审计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之中,可以看出相比于美国,我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正阳  
(一)中美两国政府内部控制的差异分析从立法角度看,美国自1789年开始关注政府内部控制发展,到美国审计总署(GAO)组建会计系统,再到1978年《督长会法案》的出台,美国政府构建出了较为完善的联邦政府内部控制体系。我国在2014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颁布前,相关政府内部控制的规定分散在《会计法》、《审计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之中,可以看出相比于美国,我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泽  况玉书  
政府内部控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科学界定其内涵与本质是学术研究与实践发展的逻辑起点。政府内部控制的内涵应着眼于行政管理活动,体现管理控制的基本特性,因此对其边界范围、目标定位、设计视角和实施效果的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它的本质特征。目前中国政府内控应以经济活动为边界;目标应包含资产目标和战略目标;设计视角应该多元化。政府内控是对传统行政监督模式的制度创新。采用政府内控导向的预算模式、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预算内控报告制度、合理界定内控的职能、培育良好的控制环境、完善预算内控的评价体系可作为中国预算管理推行政府内部控制的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