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4)
2023(11255)
2022(8879)
2021(8208)
2020(6602)
2019(14383)
2018(14291)
2017(26247)
2016(14195)
2015(15926)
2014(15432)
2013(14220)
2012(13224)
2011(11409)
2010(11925)
2009(11121)
2008(11366)
2007(10788)
2006(9735)
2005(8696)
作者
(38395)
(32048)
(31745)
(30080)
(20527)
(15291)
(14393)
(12151)
(12094)
(11498)
(10851)
(10826)
(10321)
(10120)
(9912)
(9656)
(9417)
(9190)
(9173)
(9131)
(8048)
(7713)
(7676)
(7443)
(7319)
(7146)
(7068)
(7048)
(6468)
(6422)
学科
(51042)
经济(50974)
管理(45488)
(44746)
(39343)
企业(39343)
中国(20162)
(17843)
技术(16689)
业经(16631)
方法(15948)
(13063)
(12536)
地方(12454)
技术管理(11913)
理论(11860)
农业(11611)
数学(11173)
数学方法(10952)
(10600)
(9763)
教育(9757)
银行(9747)
(9474)
(9352)
(9224)
金融(9223)
产业(9197)
(9161)
(9115)
机构
学院(191479)
大学(190981)
(73255)
管理(71691)
经济(71526)
研究(65325)
理学(60239)
理学院(59529)
管理学(58404)
管理学院(58010)
中国(49569)
(41361)
科学(38345)
(35743)
(31866)
(31439)
中心(30658)
(28596)
(28222)
研究所(28013)
师范(27968)
财经(27146)
北京(26161)
(25513)
业大(25094)
(24593)
(24115)
技术(22676)
师范大学(22221)
经济学(21900)
基金
项目(123731)
科学(98458)
研究(96777)
基金(86858)
(75649)
国家(74530)
科学基金(64130)
社会(62156)
社会科(58580)
社会科学(58563)
(50514)
基金项目(45167)
教育(45126)
(41299)
编号(39955)
自然(37981)
自然科(37140)
自然科学(37132)
自然科学基金(36499)
成果(34298)
资助(32516)
(31494)
课题(29179)
重点(28309)
创新(28276)
(27462)
(26321)
国家社会(25638)
项目编号(24873)
(24561)
期刊
(92554)
经济(92554)
研究(61060)
中国(50215)
教育(34280)
管理(32158)
学报(28989)
(28977)
(28796)
科学(27687)
大学(23451)
学学(21266)
农业(19658)
技术(19441)
(18289)
金融(18289)
业经(15687)
财经(14093)
经济研究(13671)
图书(13353)
(12411)
科技(11871)
问题(11442)
(11076)
(11039)
论坛(11039)
(10494)
书馆(10235)
图书馆(10235)
职业(10019)
共检索到310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昌良  
"国家治理现代化"形成和提出是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堪称现代化的"第五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政府除了强化制度机制等硬手段外,还需依靠行政文化底蕴的支撑。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包括行政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必要性。本文正是基于十八大的要求,通过分析行政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行政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对策,以期达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栋  
政策协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机制、过程、机构三个维度出发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条块关系的政策协同是国家治理模式得以稳定运行的前提;以"目标—工具—结果"为导向的政策协同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多主体良性协同有利于形成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政策协同存在着主体架构重叠与角色缺位、政策目标与政策效能在客观上相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可能冲突、政策协同的可持续性及评估体系有待加强等不足。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策协同创新需要从优化系统设计、提高政策目标的协同度、增强政策工具耦合性、提升政策协同持续性四个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的审计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可以促进相关治理制度的建立和优化,并可从决策力、执行力、廉洁性、绩效性等方面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审计应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晓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对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行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应当适应这些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新职能。而要实现新的职能定位,国家审计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不断创新审计模式、审计方法和审计工具,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性提供保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姜德波  施平  
随着国家审计在维护经济秩序,监督制约公共权力运行,治理贪污腐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国家审计对于保障现代国家治理健康稳定运行的意义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表明我国治国理政步入了一个崭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环境复杂多变、治理风险加剧、全球化扩散和影响等,都给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促进国家善治,带来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2014年11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南京审计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坛在南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中贤  
城市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城市。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重视城市的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习型城市理念的提出与实践给城市文化建设一个新的支点。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以创新精神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元竹  
城市在国家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城市化建设,必须把包括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包括底层技术)、应用技术在内的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行稳致远。以科学技术助力民族复兴伟业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必须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推动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迎接正在到来的智能社会,为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创造良好生态,关注并把握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在逻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涛  韩清颖  
在中国,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实践,历经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诸多城市的"常用工具"。虽然各地跟风推进网格化管理实践,但却未洞察它的本质与运行逻辑。从广州市越秀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案例来看,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技术系统、管理流程、业务下网格、监督控制等环节较之于传统社区管理有着明显的优势,但目标的复制性和动力的被动性、资源配置中资源的依赖性和技术的非相宜性以及效果评估中效率的狭义性和不佳的自治性又彰显了某种程度的行政管理"回归"。这反映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手段现代化必须与治理生态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不能犯急躁冒进的"形而上学错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逸洋  曾萍  
当前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大城市产业和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在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人才引进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特色小镇治理机制创新,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明玉  饶从满  
从政治的角度而言,现代化进程就是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亦即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建构的过程。民族国家建构需要公民教育,通过培养公民的民族认同来对分散的社会加以整合。公民教育则通过与公民教育直接相关的公民科等学科的教学以及民族语言和民族历史的教学实现这种整合功能。民主国家建构,不仅意味着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而且还包含着民主观念的传播与民主意识的塑造。公民教育则通过公民科等学科的直接教学和课外实践、社区参与等途径,实现其民主化功能。各国公民教育的功能取向取决于各自现代化过程中民族国家建构与民主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演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达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审计机关在促进中央政策贯彻落实、促进权力规范运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本文以审计视角,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国家审计职能作用的历史演变、路径实现、思考启示等方面,研究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张绘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任务的实现。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增强执行力。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应转变以往一提国家任务就是财政资金支持、就是加大项目建设的传统思维方式,按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以推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建荣  
一、现代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模糊的概念,它或表现为科技经济的现代化,或表现为社会政策的现代化,有时则表现为个人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现代化因此是政治、经济、社会、个人和文化诸方面因素共振耦合的结果。为了真实反映科技、经济等因素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同时兼顾到指标的代表性、可比性和指标体系的简约性要求,本文参照同模型选择以下15个基本指标构成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知识创新经费投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为昶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经济有一体化整合的趋势。必须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和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规律,选择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经济一体化模式及其运作方式,构建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战略,推动文化-经济一体化运作实践,加强文化-经济一体化建设,从体制、环境等方面实现全面管理创新,建立适应文化-经济生态整合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造就高素质的现代管理者,确定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管理目标,营造适合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管理环境,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强  
在完善国家治理的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应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就国家治理视角下如何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国家审计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展开讨论:首先从认识的层面,提出深化文化发展认识、增强文化战略意识;继而从行为的层面,提出发挥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双重职能,促进文化健康发展;最后从实践的层面,提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添砖加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