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1)
2023(12108)
2022(9736)
2021(9081)
2020(7381)
2019(16552)
2018(16686)
2017(30975)
2016(16885)
2015(18534)
2014(17987)
2013(16671)
2012(14379)
2011(12568)
2010(12850)
2009(12206)
2008(12072)
2007(10564)
2006(9696)
2005(8941)
作者
(42318)
(35093)
(34991)
(33346)
(22438)
(16469)
(16062)
(13409)
(13326)
(12317)
(11880)
(11835)
(11155)
(11098)
(10936)
(10616)
(10456)
(10245)
(10242)
(9977)
(8681)
(8494)
(8342)
(8081)
(7892)
(7822)
(7812)
(7750)
(7009)
(6822)
学科
(57847)
管理(57773)
经济(57760)
(52350)
(46626)
企业(46626)
(21619)
方法(20289)
中国(20162)
(19289)
(18387)
业经(17964)
数学(15799)
数学方法(15637)
(13764)
(13353)
财务(13307)
财务管理(13268)
企业财务(12554)
农业(12272)
(12268)
银行(12257)
理论(11632)
(11544)
(11332)
(11329)
体制(11309)
地方(10870)
(10678)
金融(10677)
机构
学院(214285)
大学(212957)
(86515)
管理(85491)
经济(84607)
理学(71458)
理学院(70738)
研究(69843)
管理学(69743)
管理学院(69290)
中国(56194)
(46448)
(44882)
科学(39136)
财经(34528)
(34178)
(33097)
中心(33041)
(31416)
(29817)
研究所(29452)
(28862)
师范(28620)
北京(27972)
(27096)
业大(26782)
经济学(26229)
(25630)
财经大学(25612)
经济学院(23403)
基金
项目(138430)
科学(110613)
研究(108158)
基金(100141)
(86575)
国家(85435)
科学基金(74268)
社会(70156)
社会科(66345)
社会科学(66325)
(54194)
基金项目(52226)
教育(50699)
编号(45179)
(44820)
自然(44735)
自然科(43732)
自然科学(43723)
自然科学基金(42949)
资助(38358)
成果(37557)
重点(31295)
课题(31220)
(30714)
(30020)
(29838)
国家社会(29425)
(28749)
项目编号(28302)
创新(27905)
期刊
(106274)
经济(106274)
研究(68399)
中国(50520)
(40431)
管理(37318)
教育(31314)
(29113)
学报(28722)
科学(28208)
大学(23495)
(22946)
金融(22946)
学学(21474)
技术(19526)
农业(19223)
业经(18517)
财经(17673)
经济研究(16658)
(15444)
问题(13207)
(11803)
图书(11402)
财会(11176)
现代(11049)
会计(10919)
(10519)
(10172)
商业(9806)
(9744)
共检索到342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燕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发布,其内容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预算改革要求在战略方向、实施范围和实现路径等层面进行了细化和落实。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预算部门和单位均从工作部署、制度设计、落地实施等层面轰轰烈烈地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为什么要在现阶段大力倡导和推进这项改革?笔者认为不能仅仅理解为应对财政困难的被动之举,也不能仅仅只是在执行层面简单推进,而应有更高的站位和认识,即要放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大系统中谋篇布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预算是国家战略和政策的集中体现,是优化政府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财政部坚持改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形成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制度成果,有效发挥了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有力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月  孙光国  
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新时代背景下适应中国当前财政形势、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梳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界定国家治理视角下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进而提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路径及保障机制。以深化政府会计改革、健全政府内部控制建设和加强国家审计监督为手段,提供预算绩效信息,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和提高预算监督效果,从而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提供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雷  
预算制度是财政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也是深化财政改革的关键。作为一个现代化国家,美国在制度建设层面,最早建立了现代预算制度,以预算改革推动了国家治理结构的转型并根据国家治理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给予制度保障;在技术管理层面,从零基预算、绩效预算到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推动了预算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引领了预算改革的潮流,但是由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缺陷,它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在我国全面推进改革过程中带有顶层规划意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布之后,各方感觉这一"60条"文件新意扑面,国内外好评如潮。大家都在学习理解整个决定的精神实质。其中,改革的操作举措排列起来多达几百条,但如果说最浓缩、不可忽视的精神实质,我领会应是三个概念合在一起的一个最重要的逻辑联结:第一个概念是"现代国家治理"《决定》中表述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彪华  谢莹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本文运用生态分析方法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环境与审计管理体制改革间的内在联系: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国家审计必须适应新环境,因此需要健全完善与履行新职责新使命相适应的审计管理体制。基于对以上双向互动关系的理解,试图诠释我国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逻辑与思路:以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为目标;通过中央审计委员会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增强审计管理体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环境的适应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亦铭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制度,既是促进公司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未来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这对于释放公司法改革红利,促进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进而发挥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供给作用具有重要价值。科学审视域外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可以清晰推演出其对自由、公平市场环境的依附,灵活自治、效率增进、权责均衡更是功能主义治理结构的应有之义。针对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公司治理的症结,本文认为应在两权分离的基本前提下予以解决,借助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构建来实现突破。配合控股股东义务的强化和各机关权责的均衡配置,在因应公司实际自治需求中实现改革目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安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不仅是财政的,而且是行政的、法律的和治理的。它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行政改革再出发的标志,也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我国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志。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性改革意义行政改革贯穿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但是具有全面制度改革意义的有两次,第一次是建立基于市场的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钟玮  
近年来,预算绩效评价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政府责任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为推动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了重要工具。但同时,预算绩效评价研究仍相对滞后,对其价值取向、概念范畴、功能定位等基本认识尚未上升至理论层面,对于“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等基本问题的认识相对模糊,对实践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也缺少方法论指导。基于此,文章提出预算绩效评价理论研究应把握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实践研以致用、以质量求生存三大基本原则,预算绩效评价应处理好顶层制度设计与具体实践、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评价与监督三组关系,并构建了“内核+支撑+工具”的理论框架。聚焦预算绩效评价现实难题,未来应构建预算绩效评价准则规范体系,增强同类项目或资金间的可比性;针对评价对象的特点和绩效信息需求选取适当成本计量方法,进一步提升成本计量的科学性;促进部门协调联动,拓展预算绩效评价范围,形成参与式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中长期绩效跟踪评估机制,缓解当期评价与长期绩效的矛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玉银  何世文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现行预算绩效管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本文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导向,以预算绩效刚性选择为出发点,分析研究目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理念为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付敏杰  
本文以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发展蓝图和制度框架为基础,结合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逻辑去理解作为改革和制度发展目标的现代财政制度。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两大支柱"。中国的现代财政制度以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为发展目标,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汲取之源,支撑新时代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构,成为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第三支柱"。以现代财政制度来支撑和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治理模式和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正义,推进财政收入侧的法治化和支出侧的民主化。以税制和预算制度现代化来推进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科学化,建立以国家信用为核心的现代宏观调控体系等关键制度,通过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私人产品需要,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公共需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琳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财力方面的差距逐渐呈现,一些地方政府因为财力有限,在治理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对此,我国提出将省级与省级一下国地税合并的税收征管改革,对地税和国税进行机构合并重组,并对职责进行梳理,从而疏通我国税收征管中的堵塞部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静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财政充分发挥作为全国政府绩效试点省份先试先行的探索精神,按照"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的原则,着重围绕提升理念、完善制度、突出特色、健全标准和夯实基础等方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从无到有,建立和逐步完善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成威  詹卉  
预算对于国家治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治理改革背景下的预算现代化定位,以此为基础对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文件的预算现代化意蕴明显,其实施必将有利于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本文还对我国预算现代化未来方向进行了前瞻分析,提出了树立风险预算思维、构建大国预算体系、打造数字预算和以零基预算理念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等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龙  
市场型政府、公平竞争型市场和合作型社会三者互为基础、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三维"目标体系。财政配置公共资源体现了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公共资源取得的数量和方式,以及配置的方向和结构,都会对市场和社会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深化财政改革,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此,本文研究了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财政改革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