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8)
- 2023(13747)
- 2022(10935)
- 2021(10095)
- 2020(7811)
- 2019(16963)
- 2018(16750)
- 2017(31764)
- 2016(17137)
- 2015(18702)
- 2014(18255)
- 2013(17159)
- 2012(15294)
- 2011(13882)
- 2010(14102)
- 2009(13107)
- 2008(12675)
- 2007(11617)
- 2006(10716)
- 2005(9538)
- 学科
- 济(72618)
- 经济(72438)
- 业(50123)
- 农(49778)
- 管理(40052)
- 农业(33389)
- 企(30206)
- 企业(30206)
- 业经(24938)
- 中国(23142)
- 方法(20786)
- 地方(20201)
- 数学(15812)
- 数学方法(15630)
- 制(15410)
- 发(14551)
- 财(14057)
- 农业经济(12595)
- 学(12494)
- 发展(12210)
- 展(12191)
- 体(11754)
- 理论(11744)
- 和(11149)
- 策(10811)
- 贸(10798)
- 贸易(10792)
- 环境(10677)
- 易(10448)
- 银(10422)
- 机构
- 学院(234998)
- 大学(226228)
- 济(95588)
- 经济(93540)
- 管理(86765)
- 研究(81245)
- 理学(74790)
- 理学院(73928)
- 管理学(72591)
- 管理学院(72158)
- 中国(61913)
- 农(55554)
- 科学(48882)
- 京(47007)
- 农业(41923)
- 财(41685)
- 所(39885)
- 中心(38435)
- 业大(38359)
- 江(36926)
- 研究所(36091)
- 范(34481)
- 师范(34246)
- 财经(32611)
- 经(29584)
- 州(29197)
- 院(28634)
- 北京(28629)
- 经济学(28042)
- 师范大学(26954)
- 基金
- 项目(159027)
- 科学(126848)
- 研究(124487)
- 基金(113319)
- 家(98430)
- 国家(97136)
- 科学基金(83136)
- 社会(82156)
- 社会科(76473)
- 社会科学(76449)
- 省(65019)
- 基金项目(59647)
- 教育(56006)
- 编号(53684)
- 划(53065)
- 自然(48695)
- 自然科(47496)
- 自然科学(47485)
- 自然科学基金(46606)
- 成果(43485)
- 资助(42373)
- 发(37781)
- 课题(36853)
- 重点(36081)
- 部(34715)
- 国家社会(33774)
- 创(33346)
- 农(32765)
- 制(32164)
- 性(31874)
- 期刊
- 济(119171)
- 经济(119171)
- 研究(67705)
- 农(61524)
- 中国(53870)
- 农业(41683)
- 学报(35225)
- 科学(34396)
- 教育(31409)
- 财(29975)
- 管理(28692)
- 大学(28125)
- 业经(26648)
- 学学(26561)
- 融(23581)
- 金融(23581)
- 技术(19945)
- 业(19595)
- 问题(16674)
- 经济研究(16528)
- 财经(15393)
- 农业经济(15187)
- 农村(14928)
- 村(14928)
- 版(14180)
- 经(13348)
- 世界(13077)
- 社会(12040)
- 经济问题(11972)
- 资源(11821)
共检索到357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尧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在农村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具有积极且重要的国家治理功能。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入社会治理阶段。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契机,农村社会保障治理实现自身发展的创新路径需要遵循法治化原则,以共享发展治理理念为理论依据,重新定位农村社会保障治理目标,立足农村社会结构,整合农村社会保障治理管理与运行机制,与时俱进地优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国家在农村社会治理的重器。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农村社会保障 定位 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瑞仙
农村社会保障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现实"短板",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缘起与现实困境来分析,实现农村社会保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增加意识形态投资,倡导公共资源分配公平化;深化政府社保职能改革,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发挥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进行制度创新,确保参与渠道的畅通化和治理过程民主化;健全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立法,促进治理手段法治化。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治理现代化 价值理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颖鹿 宋卓展 贺佳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到2035年的总体发展目标之一,并明确“优化税制结构”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在税制结构优化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税权配置、企业税税制结构和个人税税制结构分别对政府治理、市场治理以及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税制结构优化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作用机理,找到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的税权配置和税种要素设置问题,并提出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冰开 熊萌
国家治理现代化下农村宅基地流转需要处理好法治、德治和自治的融合、乡镇政府、村两委、村民和经营者的主体利益协调,在三权分置的规范表达下实现流转收益的分配。具体规则的建构包括明确行政治理的边界、引入有偿回购和集体开发机制、完善民主分配和股份激励措施等。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宅基地流转 规则建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国根
"林长制"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制度创新。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相比,它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责任性和可问责性、创新性和本土性的优势,也存在着治理方式面临"人治"还是"法治"、治理理念面临"利益"还是"人本",治理主体面临"一元"还是"多元"的问题。"林长制"在化解传统森林资源管理面临的"九龙治水"和"小马拉大车"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现阶段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必须按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从加强"林长制"法律制度建设、夯实"林长制"思想道德基础和提高"林长制"社会参与程度三方面入手,推进"林长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林长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长制 实践困境 完善路径 治理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逸洋 曾萍
当前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大城市产业和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在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人才引进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特色小镇治理机制创新,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岳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任务,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作为国家职能的重要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优化,既是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适应新的目标,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斌
现代税收制度具有"合作性""科学性""适应性"的内在特质。西方国家的税收现代化进程与其经济社会及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却面临着国家治理与税收现代化相互制约的"两难困境"。我国的税收现代化进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未来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寻求加快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李振覃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实施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国家审计监督为何能够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审计体系的匹配程度,进而针对环境政策制度、资源管理利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责任履行等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关键环节,通过国家审计业务协同,构建审计监督实施路径,并提出发展研究型审计、统筹审计力量、共享基础数据、强化审计问责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李振覃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实施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国家审计监督为何能够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审计体系的匹配程度,进而针对环境政策制度、资源管理利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责任履行等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关键环节,通过国家审计业务协同,构建审计监督实施路径,并提出发展研究型审计、统筹审计力量、共享基础数据、强化审计问责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鹏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同时,在社会领域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具体要求。因此,在我国政府推进管理转型的形势之下,能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成为衡量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社会组织在价值理念、目标宗旨等方面与社会保障有着高度的契合性,理应在社会保障建设中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旨在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顺利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 参与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添实 王丹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为指导,本文在制度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层面提出三种路径,通过完善农村制度建设、优化农村科教模式、推进农村产业更新来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真正实现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永亮 张宾
以中国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农村为研究对象,对社会质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阐述和扩展,利用CSS2017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质量、社会质量的内部(城乡之间)差异以及中国农村社会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做量化分析。通过对农村社会质量现状和城乡社会质量比较分析发现,农村社会质量在整体上弱于城市社会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质量这一概念的现代化属性有关;农村地区居民在社会底线保障对社会质量评价的影响效应上要高于城市地区。社会质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除在于讨论个体与社会关系及社会整体运行状况外,同时也是一种城乡社会现代化的综合评估方式,在这一分析过程中既可以看到城乡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也可看到传统乡村社会中所具有的现代性基础。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质量 空间分布 城乡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巍
文章认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是紧密关联的。当前,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难以满足农民工的现实诉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在探索试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举步维艰等,导致土地流转不畅。文章指出,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合现代农村特点和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新模式,对顺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意义重大。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农村土地流转 逻辑关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光旭 蒙慧 牛海
“国家功能作用”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持续建设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成效显著。然而,伴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加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资源不足、法制建设滞后、多层次体系构建缓慢,监督及农民诉求机制不健全等难题愈发突出,制约着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建设。为此,要科学认知国家能动性作用,通过发挥相关功能职能推进农村社会保障资源调整优化,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治化建设,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管理监督机制改革,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以为新时代破解农村社会保障现实难题,建设体系化、现代化农村社会保障提供路径选择。
关键词:
国家功能作用 农村社会保障 破解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