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56)
- 2023(20566)
- 2022(16928)
- 2021(15647)
- 2020(12657)
- 2019(28269)
- 2018(27818)
- 2017(52492)
- 2016(28631)
- 2015(31696)
- 2014(31198)
- 2013(30167)
- 2012(27901)
- 2011(24865)
- 2010(25894)
- 2009(24350)
- 2008(23878)
- 2007(21992)
- 2006(19719)
- 2005(18397)
- 学科
- 济(115678)
- 经济(115455)
- 业(100680)
- 管理(93585)
- 企(89489)
- 企业(89489)
- 方法(39668)
- 中国(38081)
- 业经(37154)
- 农(37000)
- 财(35677)
- 数学(29049)
- 数学方法(28707)
- 地方(27081)
- 制(27075)
- 农业(25312)
- 理论(24702)
- 技术(24405)
- 务(23973)
- 财务(23918)
- 财务管理(23878)
- 企业财务(22598)
- 学(22369)
- 银(21488)
- 银行(21461)
- 融(21083)
- 金融(21079)
- 和(20791)
- 行(20716)
- 策(20147)
- 机构
- 学院(400710)
- 大学(395166)
- 济(160531)
- 经济(157007)
- 管理(150599)
- 研究(136031)
- 理学(126428)
- 理学院(125012)
- 管理学(123021)
- 管理学院(122250)
- 中国(106533)
- 京(84638)
- 财(80664)
- 科学(79972)
- 所(68523)
- 江(65451)
- 农(64124)
- 中心(61786)
- 财经(61622)
- 研究所(60976)
- 范(55707)
- 经(55642)
- 师范(55190)
- 北京(53879)
- 业大(53814)
- 州(52557)
- 农业(49401)
- 院(49047)
- 经济学(48327)
- 财经大学(45103)
- 基金
- 项目(251940)
- 科学(199333)
- 研究(192368)
- 基金(179358)
- 家(155064)
- 国家(153360)
- 科学基金(132117)
- 社会(123252)
- 社会科(116107)
- 社会科学(116072)
- 省(101619)
- 基金项目(93398)
- 教育(89093)
- 划(83495)
- 自然(81007)
- 编号(79420)
- 自然科(79123)
- 自然科学(79103)
- 自然科学基金(77761)
- 资助(70891)
- 成果(66863)
- 发(57788)
- 重点(57100)
- 创(56771)
- 课题(56521)
- 部(54656)
- 创新(52248)
- 国家社会(50542)
- 性(50291)
- 项目编号(49069)
- 期刊
- 济(197405)
- 经济(197405)
- 研究(127099)
- 中国(94347)
- 财(67645)
- 管理(64365)
- 农(62356)
- 学报(59044)
- 教育(57378)
- 科学(56120)
- 大学(46282)
- 融(43420)
- 金融(43420)
- 学学(42914)
- 农业(42269)
- 技术(38402)
- 业经(34198)
- 财经(32346)
- 经济研究(30575)
- 经(28108)
- 问题(25042)
- 业(24700)
- 图书(22249)
- 技术经济(20362)
- 贸(19965)
- 版(19745)
- 现代(19480)
- 坛(19355)
- 论坛(19355)
- 科技(19340)
共检索到641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阳镇 尹西明 陈劲
企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微观市场主体,如何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参与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应对和解决突发性社会公共问题,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模式、实践议题、实践主体、实践范式等方面阐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导向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转向。更进一步地,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对为例,深入阐述在特大型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企业如何通过社会责任实践参与重大公共危机治理的多元范式(基于传统个体型的原子式、基于供应链的价值链式、基于战略联盟的联动式,以及数字化平台经济时代基于平台企业主导的商业生态圈与基于公共治理平台主导的社会生态圈等5种范式)推动治理主体、治理过程以及治理手段与工具优化创新,从而为企业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红军
平台化履责越来越成为领先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新范式,但理论界对其却缺乏研究。本文在将企业履责方式划分为独立自履、合作自履、价值链履责推动和平台化履责四种范式基础上,分析了平台化履责对传统履责范式在社会治理方式、价值创造方式、社会责任边界和社会责任管理上的超越,提出平台化履责的四个前提条件,即道德资源和爱心资源的稀缺性假说、社会价值本位的判断标准假说、平台化资源配置的更优效率假说和社会主体多元价值偏好的更优实现需求假说。本文认为,平台化履责的基本目标是要形成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社会化解决机制,高阶目标则是要打造可持续的社会责任生态圈,其核心机制包括初创形成阶段的搜寻机制和生成机制、扩张成长阶段的触发机制和吸纳机制、稳定运行阶段的协调机制和治理机制、自我更新或死亡阶段的进化机制和退出机制。本文还构建了综合社会问题类型、企业社会回应策略与企业影响力范围的平台化履责范式的适用情境模型,基于"平台基础—实现方式"区分出企业实施平台化履责的六类战略,即新创战略、演化战略、包络战略、购买战略、嫁接战略和转化战略,提出企业应当结合应用平台化履责与传统履责范式、重视多履责平台管理与外部履责平台接入、适时承担与退出履责平台提供者角色、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机制并实施分类治理、更多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化履责范式等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红军
平台化履责越来越成为领先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新范式,但理论界对其却缺乏研究。本文在将企业履责方式划分为独立自履、合作自履、价值链履责推动和平台化履责四种范式基础上,分析了平台化履责对传统履责范式在社会治理方式、价值创造方式、社会责任边界和社会责任管理上的超越,提出平台化履责的四个前提条件,即道德资源和爱心资源的稀缺性假说、社会价值本位的判断标准假说、平台化资源配置的更优效率假说和社会主体多元价值偏好的更优实现需求假说。本文认为,平台化履责的基本目标是要形成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社会化解决机制,高阶目标则是要打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本文沿着"认知—行为—评价"的基本思路,基于平台属性与平台情境的异质性,通过推演出四个核心命题厘清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实现平台企业社会责任逻辑起点的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从"目的属性—内容嵌入"和"组织情境—主体选择"两种视角解构了传统社会责任实践范式的内容构面,并基于"情境选择—战略导向—平台基础"三维框架,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范式归结为"平台嵌入式""平台嫁接式""平台撬动式"与"平台新创式"四种类型。本文的研究为重新认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新的逻辑框架,为平台企业更好地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新的范式选择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阳镇 许英杰
"互联网+"催生了以平台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平台化履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责任履责范式,而与此相应的是平台经济背景下社会责任的缺失、寻租等异化行为必然具有新的表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亟需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逻辑转换。本文比较了传统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与平台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差异,重点分析了平台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异化行为及其具体表现,并基于平台网络结构特征提出了网络结构特征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分类治理机制,同时探讨比较了三类主要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模式,并提出了明确平台企业价值生态系统中的治理要素、构建面向平台企业的社会责任分类治理机制及社会责任治理工具等治理路径,有利于规范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履责实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智年 傅正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宝贡敏 余红剑
突发性企业危机及其战略管理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突发性企业危机主要有潜伏性、突发性等共同特征。突发性企业危机形成机理可借助社会燃烧理论、挫折-攻击理论及J曲线理论等进行研究。我国突发性企业危机管理现状中存在企业领导人的危机意识和突发性企业危机管理计划的欠缺等问题,应该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融企业常规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于一体等方式进行管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浮婷 王欣
平台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与行为异化行为的频频发生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呈现出治理主体缺位、治理资源分散与治理手段滞后等碎片化局面,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亟需迈向治理共同体思维。本文系统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的理论脉络,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共同体是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理论的延续与引申,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有效性依赖于治理主体所形成的治理共同体组织运行目标与运行机制的合意性与合理性。更进一步地,本文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形成的现实缘由,即宏观社会责任制度供给不足或严重缺失、中观层面的公民社会监督乏力以及微观组织层面的社会责任意识薄弱与"社会脱嵌";同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具有治理理念的社会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目标的一致性、治理资源的开放性与治理边界的动态性等多重特征。在平台情景下,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实现过程在于基于分层分类的治理逻辑,推进异质性不同生态位成员的社会责任行为治理,形成主要生态位与扩展型生态位的协同共治的治理机制,最终实现将平台商业生态圈打造为可持续性的社会责任生态圈的共同治理目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现实中商业企业频频出现"社会脱嵌"问题和不断陷入"嵌入、脱嵌、再嵌入、再脱嵌"的反复循环怪圈,社会企业因为社会性使命和商业性嵌入的矛盾导致造血功能不足与可持续发展受挫,都促使学术界从组织范式层面重新探寻更加合意的社会责任实践载体。作为21世纪新型混合组织,共益企业实现了对商业企业和社会企业等已有组织范式的再变革,具有双重价值的高阶均衡、双重"合法性"的调适一致和双元运作的融合匹配等突出特点,成为内生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合意性组织范式。共益企业强调均衡型企业使命的建构、共益型企业家的责任领导力、多重制度逻辑的融合共生、构建可持续的价值共创共享商业生态圈以及社会治理的重要补充机制。然而,共益企业的健康成长也面临着使命漂移的本源性难题、边界模糊的内生性难题和组织形态伪共益的运作性难题,需要通过全面推进双重使命的法律化和问责制的建构、构造情境双元与领导双元相结合的双元组织、构建价值一体化的责任型治理和价值共创共享的平台网络架构、创新推行适宜共享人的价值观管理和赋权赋能等方式予以破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2010年11月1日正式发布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标准)为全球企业共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标准。ISO26000对企业需要考虑的社会责任的七个方面核心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公司治理,这有利于在ISO26000背景下进一步审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
关键词:
ISO26000 企业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简兆权 屈雪琴 简欣欣
企业社会责任使其社会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系统的社会责任实践模式成为企业适应竞争激烈环境的必然要求。本文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实践社会责任行为受利润和文化的双重影响,主要以法律、经济、关系、慈善、公益等五大目标为导向,分别在企业个体、社会群体和自然环境三个层面实践着各种社会责任行为,同时实现功能和价值的转移。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实践模式 文化 个体 群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晁罡 姜胜林 王磊
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切入点,从意识现状、实施现状和信息披露现状三个角度,对比两种发展水平国家间企业社会责任的差异。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同一发展层次的国家间也会存在差距。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披露的重点都是人力资源方面,对环境责任的披露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没有的。从法律规定、政府作用和文化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曲波
一、企业营销危机与防范原则 1、营销危机。营销危机指的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导致的对企业的整体运营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风险。一般包括两类:第一种是持续性危机。由于消费者的需求、竞争对手的力量对比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这种危机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始终面对的,称之为持续性危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目标市场选择的风险,而竞争对手力量的变化则给企业带来市场竞争地位的改变。这两种风险酝酿到一定的程度都会引发性危机。第二种危机是突发性危机。指的是某件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由于认识不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利会
金融危机引发企业员工的心理危机,影响企业在困难条件下的生存能力。本文试图探讨在危机背景下,企业以危机调适理论为支撑开展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强调通过增加企业员工的社会支持以及帮助员工认知重建的方法来提升员工的适应能力,使员工的心理危机得到化解,认知处于平衡状态。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企业人力资源策略 社会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