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6)
- 2023(17660)
- 2022(14504)
- 2021(13132)
- 2020(10701)
- 2019(24057)
- 2018(23756)
- 2017(43209)
- 2016(23952)
- 2015(26785)
- 2014(26705)
- 2013(25740)
- 2012(24376)
- 2011(22048)
- 2010(22873)
- 2009(21139)
- 2008(20938)
- 2007(19553)
- 2006(17762)
- 2005(16445)
- 学科
- 济(93227)
- 经济(93106)
- 管理(69548)
- 业(67541)
- 企(56520)
- 企业(56520)
- 中国(34715)
- 农(29263)
- 方法(28828)
- 地方(26164)
- 业经(25980)
- 财(23166)
- 学(22675)
- 制(22259)
- 技术(21977)
- 数学(21720)
- 数学方法(21326)
- 农业(19484)
- 银(18930)
- 银行(18870)
- 理论(18698)
- 融(18641)
- 金融(18634)
- 行(18260)
- 体(16334)
- 发(16084)
- 和(15507)
- 贸(15259)
- 贸易(15235)
- 教育(14877)
- 机构
- 学院(335298)
- 大学(334718)
- 济(128567)
- 经济(125356)
- 研究(124482)
- 管理(119754)
- 理学(99934)
- 理学院(98675)
- 管理学(96682)
- 管理学院(96067)
- 中国(95490)
- 科学(77144)
- 京(75552)
- 所(65053)
- 财(63566)
- 农(61806)
- 研究所(58105)
- 江(56900)
- 中心(56666)
- 业大(49488)
- 北京(48304)
- 范(48266)
- 农业(48031)
- 财经(47858)
- 师范(47644)
- 院(45620)
- 州(45292)
- 经(43216)
- 省(42229)
- 技术(40914)
- 基金
- 项目(214356)
- 科学(167003)
- 研究(159536)
- 基金(149329)
- 家(132653)
- 国家(131105)
- 科学基金(110094)
- 社会(98494)
- 社会科(92873)
- 社会科学(92844)
- 省(87616)
- 基金项目(77456)
- 教育(74104)
- 划(73216)
- 自然(69313)
- 自然科(67649)
- 自然科学(67626)
- 自然科学基金(66412)
- 编号(65422)
- 资助(59675)
- 成果(56282)
- 发(51078)
- 重点(49654)
- 课题(48889)
- 创(48718)
- 部(45464)
- 创新(44741)
- 发展(40534)
- 性(40093)
- 国家社会(40057)
- 期刊
- 济(162553)
- 经济(162553)
- 研究(108167)
- 中国(91610)
- 农(59183)
- 学报(58172)
- 教育(53840)
- 科学(52018)
- 管理(51418)
- 财(50825)
- 大学(44007)
- 学学(40589)
- 农业(40016)
- 融(35343)
- 金融(35343)
- 技术(32388)
- 业经(27182)
- 经济研究(25148)
- 财经(23882)
- 业(21867)
- 经(20857)
- 图书(20844)
- 问题(20080)
- 科技(18246)
- 版(17968)
- 坛(17326)
- 论坛(17326)
- 技术经济(16253)
- 贸(15543)
- 书馆(15510)
共检索到554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姜德波 施平
随着国家审计在维护经济秩序,监督制约公共权力运行,治理贪污腐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国家审计对于保障现代国家治理健康稳定运行的意义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表明我国治国理政步入了一个崭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环境复杂多变、治理风险加剧、全球化扩散和影响等,都给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促进国家善治,带来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2014年11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南京审计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坛在南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汤吉军 张智远
2017年9月16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协办的2017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国家所有权与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召开。来自加拿大、英国、美国、韩国、日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等近20家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会议围绕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国有企业跨国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
关键词:
企业治理体系 经济发展论坛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晓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对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行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应当适应这些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新职能。而要实现新的职能定位,国家审计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不断创新审计模式、审计方法和审计工具,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性提供保证。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军 马燕 滕祎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总目标,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国家审计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大的舞台。我国国家审计已经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回顾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完善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审计进一步参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体系 现代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婧
新时代来临之际,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化改革全然进入攻坚阶段,全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更是大力推动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键途径。因此,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深析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时发展进度,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对此,笔者将结合刘须宽编著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并客观探索益于加快该实际进程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关键词:
审计体系 国家审计制度 治理框架 整合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达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审计机关在促进中央政策贯彻落实、促进权力规范运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本文以审计视角,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国家审计职能作用的历史演变、路径实现、思考启示等方面,研究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监督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的审计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可以促进相关治理制度的建立和优化,并可从决策力、执行力、廉洁性、绩效性等方面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审计应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审计 国家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正凯 高绍福
选取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国家审计防护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关系,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领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提出并分析国家审计本质是国家治理系统内"元治理"工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国家审计目标与功能定位:全面促进和维护民主法治,提升政府透明度;维护人民基本权益和改进民生,确保问责制实施;评价政府部门资源利用和管理效率,提升政府执政效能;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洞察力,发挥前瞻性功能;关注国家面临的各种风险考验,维护国家安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国家审计防护体系主要包括经济财政可持续发展审计防护体系、有效管控金融风险审计防护体系、国家资源与环境安全审计防护体系、顺利推进高压反腐审计防护体系和有效推进民主法治审计防护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张绘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任务的实现。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增强执行力。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应转变以往一提国家任务就是财政资金支持、就是加大项目建设的传统思维方式,按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以推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洪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对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治理理论及实践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经合组织等),它是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基本关系的反思中产生、并随着对这些基本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在一般意义上,国家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静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由此,学术界开始增强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的热情和兴趣。文章针对理论提出与发展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指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应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理念"或"发展目标"。从"国家统治"向"国家治理"的转变,涉及的是"阶级"、"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需要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公共服务"将成为基本职能。而只有当"国家"向"社会"转变或交出部分"公共权力"时,社会组织才具有参与"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的条件,而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
国家 社会 公共服务 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利剑
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会计发展变革的内在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前社会实践中最显著的特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改革的情况更加复杂多变,更需要从宏观上全面把控,系统性地推进改革。要想实现会计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为基础,助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以深刻影响各个方面的进程。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政治构想和政治理念,已被社会广泛关注,但其核心理念并没有改变,即在一套紧密相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政府监管体系创新与监管能力现代化——“第五届政府管制论坛”观点综述
关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分析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强化国家科技创新研究
迈向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综述
流通创新与流通现代化——2001年国际流通现代化北京论坛综述
坚定不移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健全审计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学习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行政文化建设与创新
新时代经济学期刊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与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第二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综述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