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5)
- 2023(12654)
- 2022(10272)
- 2021(9486)
- 2020(7629)
- 2019(16757)
- 2018(16527)
- 2017(31239)
- 2016(16937)
- 2015(18615)
- 2014(18148)
- 2013(16907)
- 2012(15660)
- 2011(13856)
- 2010(14517)
- 2009(13637)
- 2008(13768)
- 2007(12788)
- 2006(11638)
- 2005(10668)
- 学科
- 济(62759)
- 经济(62678)
- 业(55839)
- 管理(55417)
- 企(47505)
- 企业(47505)
- 中国(22288)
- 农(21678)
- 方法(20166)
- 业经(17943)
- 技术(17795)
- 财(17535)
- 数学(15956)
- 数学方法(15631)
- 制(15564)
- 地方(14446)
- 农业(13901)
- 策(13766)
- 技术管理(12412)
- 银(12384)
- 银行(12368)
- 贸(12184)
- 贸易(12172)
- 理论(12074)
- 学(11965)
- 行(11883)
- 易(11818)
- 融(11405)
- 金融(11405)
- 体(11170)
- 机构
- 学院(231575)
- 大学(229529)
- 济(95437)
- 经济(93341)
- 管理(89838)
- 研究(79141)
- 理学(76039)
- 理学院(75248)
- 管理学(73985)
- 管理学院(73515)
- 中国(61257)
- 京(48310)
- 财(46658)
- 科学(45161)
- 所(38422)
- 江(37701)
- 中心(36671)
- 财经(35460)
- 研究所(34188)
- 农(34051)
- 经(32088)
- 范(31812)
- 师范(31550)
- 北京(30661)
- 州(29869)
- 业大(29625)
- 院(29017)
- 经济学(28403)
- 农业(26012)
- 财经大学(25919)
- 基金
- 项目(148073)
- 科学(118843)
- 研究(114658)
- 基金(106381)
- 家(91831)
- 国家(90628)
- 科学基金(78742)
- 社会(74273)
- 社会科(70259)
- 社会科学(70241)
- 省(59217)
- 基金项目(54619)
- 教育(53096)
- 划(48947)
- 自然(47789)
- 编号(46933)
- 自然科(46760)
- 自然科学(46750)
- 自然科学基金(45939)
- 资助(41741)
- 成果(39959)
- 创(36031)
- 课题(33914)
- 重点(33410)
- 发(32960)
- 创新(32646)
- 部(32219)
- 国家社会(30630)
- 制(29663)
- 性(29154)
- 期刊
- 济(115618)
- 经济(115618)
- 研究(74620)
- 中国(55061)
- 管理(38961)
- 财(36067)
- 教育(34592)
- 农(33811)
- 学报(31541)
- 科学(31434)
- 融(25507)
- 金融(25507)
- 大学(25473)
- 学学(23480)
- 农业(22909)
- 技术(22330)
- 业经(19557)
- 经济研究(18153)
- 财经(17788)
- 经(15525)
- 问题(14394)
- 科技(12944)
- 贸(12517)
- 业(12490)
- 图书(12118)
- 技术经济(12116)
- 坛(12045)
- 论坛(12045)
- 现代(11538)
- 国际(11441)
共检索到370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栋
政策协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机制、过程、机构三个维度出发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条块关系的政策协同是国家治理模式得以稳定运行的前提;以"目标—工具—结果"为导向的政策协同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多主体良性协同有利于形成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政策协同存在着主体架构重叠与角色缺位、政策目标与政策效能在客观上相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可能冲突、政策协同的可持续性及评估体系有待加强等不足。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策协同创新需要从优化系统设计、提高政策目标的协同度、增强政策工具耦合性、提升政策协同持续性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政策协同 协同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昌良
"国家治理现代化"形成和提出是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堪称现代化的"第五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政府除了强化制度机制等硬手段外,还需依靠行政文化底蕴的支撑。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包括行政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必要性。本文正是基于十八大的要求,通过分析行政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行政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对策,以期达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行政文化 建设 创新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晓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对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行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应当适应这些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新职能。而要实现新的职能定位,国家审计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不断创新审计模式、审计方法和审计工具,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性提供保证。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朝良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才能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建立了存在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的产业链模型,分析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的四种情况,并通过Matlab分析四种情况下上下游企业和产业链利润与企业创新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创新风险范围内,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会给产业链带来更高利润,且上游企业的创新效应高于下游企业,政府应积极支持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技术创新,进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链现代化。
关键词:
产业链 产业链现代化 联动创新 协同创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辉 董美红 王素贞 黄梦娇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知识协同、资源协同、战略协同和创新绩效角度分析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的内外部动力转化关系。利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市场环境、强制性政策以及建筑设计标准化等方面提出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金涛 周纯 许晓静
本文基于双元创新理论,构建了“数字技术-供应链协同创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534家农产品流通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水平与数字网络技术水平对供应链协同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产生正向影响,且结果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数字组件水平对供应链协同创新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供应链协同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都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数字技术能通过供应链协同创新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产生间接影响,其中渐进式创新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本次研究从理论层面丰富了供应链协同创新在数字技术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也提供了新的实践方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晓静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当前全球各国竞相占据的制高点。协同创新则是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新时期高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基本立足点。"2011计划"的启动实施,标志着"协同创新"成为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慧生
2016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教育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理论成果,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做出突出贡献,在引领社会舆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型教育智库建设取得新进展,科研基础能力和保障条件显著改善。教育科研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加快教育智库建设;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需求,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志成
特色名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王牌,国内外诸多城市发展的成功先例证明,"多元名城"的协同创新,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元名城"的协同创新具有前景广阔、源动力持续和绩效显著等战略意义,同时我国目前大多城市尚存着措施不当、规划不周、步调不一等诸多缺憾。现代城市的多元协同创新,需坚持"统筹安排"、"共享惠民"、"一体辐射"等基本原则。
关键词:
现代城市 多元名城 协同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逸洋 曾萍
当前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大城市产业和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在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人才引进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特色小镇治理机制创新,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姜德波 施平
随着国家审计在维护经济秩序,监督制约公共权力运行,治理贪污腐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国家审计对于保障现代国家治理健康稳定运行的意义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表明我国治国理政步入了一个崭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环境复杂多变、治理风险加剧、全球化扩散和影响等,都给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促进国家善治,带来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2014年11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南京审计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坛在南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忠云 邓秀新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意义十分重大。政府要根据《科技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共同部署,加快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评估等多种政策手段,多种方式推进协同创新。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设置"支持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计划"。推进协同创新特别是促成战略联盟,既是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也是多方联合行动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深入整合产学研各方及社会其他方面资源,在引导外部需求和刺激内生动力之间实现平衡,不断营造有利于协同创...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战略意义 政策走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洁 韩梦杰 胡宝贵
协同创新作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正逐渐成为新时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PCA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强调农业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企业 技术 协同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文涛 杜博涵 王雅云
借助2013-2019年我国2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并探究了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区域数字化的中介作用以及区域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显著的提升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其中,区域数字化水平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而区域吸收能力的高低则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还发现,地方政府的数字经济政策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无论是采用安慰剂检验还是进行替换自变量回归,上述结果依然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