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7)
- 2023(8613)
- 2022(6461)
- 2021(5883)
- 2020(4576)
- 2019(9821)
- 2018(9365)
- 2017(17638)
- 2016(9909)
- 2015(11036)
- 2014(11220)
- 2013(10400)
- 2012(9277)
- 2011(7895)
- 2010(8087)
- 2009(7389)
- 2008(7684)
- 2007(6771)
- 2006(6079)
- 2005(5719)
- 学科
- 济(42164)
- 经济(42116)
- 管理(31286)
- 业(29141)
- 企(23550)
- 企业(23550)
- 财(23214)
- 中国(15787)
- 地方(14723)
- 农(14338)
- 财政(12322)
- 方法(12239)
- 业经(11058)
- 制(10582)
- 数学(10137)
- 数学方法(10072)
- 务(10071)
- 财务(10055)
- 财务管理(10015)
- 政(9951)
- 企业财务(9605)
- 农业(9180)
- 体(8662)
- 地方经济(7633)
- 学(7541)
- 发(7415)
- 体制(6915)
- 策(6894)
- 银(6740)
- 银行(6733)
- 机构
- 学院(133702)
- 大学(132420)
- 济(54891)
- 经济(53790)
- 管理(48054)
- 研究(47844)
- 理学(40988)
- 理学院(40484)
- 管理学(39860)
- 管理学院(39602)
- 中国(35929)
- 财(34482)
- 科学(28277)
- 京(28000)
- 所(23764)
- 财经(23350)
- 中心(21295)
- 江(21262)
- 研究所(21136)
- 经(21111)
- 农(19420)
- 范(19354)
- 师范(19224)
- 经济学(17681)
- 院(17592)
- 北京(17493)
- 财经大学(16987)
- 业大(16492)
- 州(16461)
- 经济学院(15955)
- 基金
- 项目(89110)
- 科学(71273)
- 研究(68846)
- 基金(64338)
- 家(56476)
- 国家(55563)
- 科学基金(47386)
- 社会(45860)
- 社会科(43375)
- 社会科学(43361)
- 省(35109)
- 基金项目(33469)
- 教育(31078)
- 划(29044)
- 编号(28138)
- 自然(27367)
- 自然科(26698)
- 自然科学(26690)
- 自然科学基金(26174)
- 资助(24074)
- 成果(23811)
- 重点(20846)
- 发(20536)
- 课题(19990)
- 国家社会(19843)
- 部(19457)
- 创(18343)
- 性(18135)
- 制(17810)
- 创新(17252)
共检索到211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将“治理”与“现代化”两个重要概念紧密结合,并依“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认识,合乎逻辑地延伸至“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命题。本文从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取向切入,考察了其所要求的现代市场体系和应与之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意义,进而展开论述了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性质的以财政全域国家治理框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相关基本问题和重点要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文汉
现代国家治理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运行方式多向度、作用边界清晰、注重契约精神等鲜明特征,财政是有效实施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发挥财政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需要针对制度建设、财政运行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一步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契约精神、法治意识、适度保障理念和国际视野等现代财政治理理念,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夯实财政经济发展基础,健全财政保障及约束机制,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财政制度,以有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海涛 秦韶聪 任强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财政始终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首先梳理了财政与国家治理及现代化的关系,总结了以财政实力为基础,以财政体制为关键,以法治财政、民主财政、机制协调为保障的相互影响机制。之后,结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分析了财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路径。经过长期实践,我国财政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财政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在稳定财政实力的前提下,提高财政运行的效率,稳步前进。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现代化 财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龙
市场型政府、公平竞争型市场和合作型社会三者互为基础、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三维"目标体系。财政配置公共资源体现了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公共资源取得的数量和方式,以及配置的方向和结构,都会对市场和社会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深化财政改革,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此,本文研究了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财政改革方向。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现代化 目标 财政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史卫
如果与西方财政现代化演进模式对比,中国走出了完全不同历史路径。作为西方财政现代化演进道路中的国家财政形成、预算制度形成、税收体系形成、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数据化管理等关节点,在中国历史早期都已经大体形成。而中国财政从原始社会末期就表现出鲜明的"国计"特征,在国家的形成与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古代国家治理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支柱。但是受古代专制体系的局限,始终无法真正进入现代化,出现一种"类现代化现象"。高度集权的"类现代财政"体制,在财政分配方面表现出的"现代性"一面,使中国古代多次出现"盛世"局面,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长期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而其具有的集权性、阶级性、等级性的一面,又在很大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双红
财政制度作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性制度之一,应充分发挥财政在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优势,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转向,达到更好地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文章从府际关系视角出发,分析当前财政制度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对府际关系的优化,完善财政制度,实现财政能力建设的转向,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制度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支撑作用,并给出相应的保障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卓瑾 乔宝云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目前,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可以预见,随着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靳继东
40年的改革进程中,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不仅有效发挥了以"政"领"财",为实现国家改革战略提供根本保障的基础作用,而且积极履行因"财"施"政",根据改革需求优化财政结构,提升财政效率,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在总结40年财政改革实践的经验、逻辑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本质、功能和规律进行深化认识和理论归纳,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规律的基本认识,明确新时代我国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设的基本方向,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40年中国财政改革实践和理论建设的思考,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财政建设 财政理论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财税体制改革,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提出明确要求,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于服务党和人民事业,立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于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龙小燕
本文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背景下,提出以"财政全域国家治理"理论框架支持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是新历史时期、新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和财政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命题。基于财政基础理论层面"国家分配论"、"社会集中分配论"的本质认识和"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的型态认识,论述了财政是现代化"五位一体"国家治理的基础、重要支柱及全面改革的支撑,进而提出创新构建"财政全域国家治理"理论框架以服务于建立全面渗透和优化经济社会生活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认识,强调这一框架是新历史时期客观现实需要与时俱进财政理论创新所引发的逻辑性延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志刚 李小梦 胡宁宁
作为财政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助力,数字财政建设成为学术界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数字财政建设的深入、应用与融合,需要厘清其发展的内在逻辑,阐明其理论基础。本文旨在辨析数字财政的核心概念并反思其实践应用,区分了广义与狭义数字财政的内涵、特征及数字财政的发展逻辑。立足实践介绍了狭义数字财政应用场景,展示其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增强政策精准性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理论研究滞后、系统框架缺失、基础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未来需要以加快数字财政建设为突破,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促进实现财政治理现代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荣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工夫。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法治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地位重要,作用显著。全面推进财政法治建设是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必须抓紧谋划、加快推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扎实做好财政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财政工作千头万绪,综合性强,一端是财政,另一端是相应的具体业务。财政管理与专业管理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财政工作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财政工作又是财税改革和财政政策的基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扎实做好财政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财政工作千头万绪,综合性强,一端是财政,另一端是相应的具体业务。财政管理与专业管理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财政工作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财政工作又是财税改革和财政政策的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秦思明 姜薇 秦家顺
财政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财政治理的核心是完善财政体制。财政体制完善的关键在于确立科学的财政收支的划分原则,但目前的理论研究存在偏离,需要纠正,回归对财政体制关键问题的研究;同时,基于我国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现实要求,在国家体制结构不能做较大调整的情况下,确立符合我国实际的财政体制模式,并对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财政 国家治理 财政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