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86)
2023(17365)
2022(14885)
2021(13864)
2020(11396)
2019(25884)
2018(25480)
2017(48257)
2016(26038)
2015(28989)
2014(28552)
2013(27963)
2012(25788)
2011(23085)
2010(23788)
2009(22231)
2008(20589)
2007(18038)
2006(16124)
2005(14655)
作者
(73256)
(60380)
(59848)
(56647)
(38488)
(28760)
(27336)
(23460)
(23001)
(21594)
(20616)
(20285)
(18987)
(18838)
(18637)
(18597)
(17735)
(17689)
(17252)
(17130)
(15008)
(14883)
(14470)
(13780)
(13619)
(13456)
(13406)
(13392)
(12185)
(11890)
学科
(101850)
经济(101734)
管理(72582)
(71703)
(59474)
企业(59474)
方法(40276)
中国(35910)
数学(33519)
数学方法(33143)
(29168)
(28697)
金融(28695)
地方(27539)
(27266)
银行(27225)
(26958)
(26319)
业经(25137)
(22302)
(21188)
农业(19729)
(18363)
贸易(18340)
(17736)
理论(17715)
(17640)
财务(17562)
财务管理(17487)
企业财务(16684)
机构
学院(355025)
大学(353877)
(139705)
管理(138338)
经济(136430)
研究(121590)
理学(118443)
理学院(117122)
管理学(115171)
管理学院(114545)
中国(97145)
(77053)
科学(73810)
(67173)
(60854)
中心(56858)
(55805)
研究所(54728)
(53235)
财经(52906)
业大(50266)
北京(48944)
(48431)
师范(47989)
(47976)
(44350)
(44134)
农业(43131)
经济学(41293)
财经大学(39364)
基金
项目(238534)
科学(187150)
研究(179079)
基金(170678)
(148127)
国家(146543)
科学基金(125567)
社会(111889)
社会科(105954)
社会科学(105923)
(94170)
基金项目(90275)
教育(81947)
自然(79711)
(78664)
自然科(77747)
自然科学(77731)
自然科学基金(76309)
编号(74884)
资助(69606)
成果(61605)
(54050)
重点(53466)
(51934)
课题(51860)
(50030)
创新(46587)
项目编号(46532)
国家社会(45350)
科研(45112)
期刊
(160095)
经济(160095)
研究(110515)
中国(77943)
学报(53434)
(52293)
(51539)
管理(51454)
科学(49954)
(44586)
金融(44586)
教育(44460)
大学(40786)
学学(38121)
农业(36004)
技术(30210)
业经(27484)
经济研究(25683)
财经(25218)
(21501)
问题(20084)
图书(19898)
(18138)
理论(17617)
科技(16965)
现代(16208)
实践(16178)
(16178)
技术经济(16034)
(16009)
共检索到546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素梅  郭道扬  
本文认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完善金融治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金融审计的发展创新方面,应积极转变审计理念,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金融审计预警体系,加大金融审计的资源投入,实现金融审计从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的战略转型,促进金融机构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增进审计机关与金融监管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从根本上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会金  黄溶冰  戚振东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国家审计理论是通过对国家审计实践中客观的、合乎逻辑的规律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用以指导国家审计实践,并在审计实践中加以修正和完善。文章在回顾与评述现有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治理为框架,系统分析构筑了包括国家审计基础理论、国家审计应用理论和国家审计发展理论为内容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以在理论上归纳中国国家审计实践发展经验,并提供未来国家审计理论的研究方向,以期更好地为指导国家审计实践开展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大金融"突出强调了必须将金融和实体经济视为统一的整体,必须将整个金融体系视为统一的整体,必须将中国和全球的金融发展视为统一的整体大国崛起需要大国金融。从长期的视角来看待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大国的金融崛起几乎总是与其经济崛起同步实现的。对于未来中国而言,在新中国65年的发展基业之上,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发展应该充分体现其战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威  
碳金融起源于国际法促进有效减排的经济手段的应用。碳金融属于环境金融中独树一帜的发展模式。随着碳市场和碳信用的建立发展,国际法框架内外形成的碳交易都需要碳金融的支持和保障,而碳金融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在国际法框架内获得公平和效率。因此,对碳金融概念的辨析及其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面临问题的评析,将能推动碳金融在国际法规制下的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英杰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正式生效实施一周年。一年来,我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日渐深入,与日本、韩国、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作为中国面向RCEP成员国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壮族自治区按照国家赋予的使命,立足独特区位优势,积极抢抓RCEP生效实施机遇,以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为主线,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与东盟的金融合作,着力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试验场、面向东盟金融“走出去”的重要出发地、东盟国家金融“引进来”的重要衔接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先行区,促进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民  
现代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社会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国家治理理念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中承担着重要的监督和服务功能,已为社会所广泛认识。新时期如何认识政府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薛伟贤  冯宗宪  郭根龙  
本文从谨慎性规制、宏观经济管理和其他经济干预政策三方面讨论了服务贸易总协定 (GATS)框架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一国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并以市场准入承诺为代表研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各国的实际开放进程。本文认为 GATS框架下的自由化承诺并不会影响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政策独立性。尽管许多国家都愿意实施自由化的市场准入承诺 ,但成员国承诺的开放度有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为我国“入世”后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汪国银  林钟高  
本文首先就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二者的关系加以论述,在此基础上指出公司治理框架下的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如何构建我国新型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袁培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中亚地区各国经济、贸易、文化、政治社会的全面合作注入了新的力量,是丝路文明在今天的现实应用,尤其对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领域的合作意义重大,在此框架下,将形成新的区域共识、新的合作政策制度以及产生新的合作机制,也将为提升能源领域合作的水平、建立稳固可信的合作关系提供解决的思路和平台,这些内容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化、安全化和多手段融合渗透是未来促进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有效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尚婕  
我国和泰国的国家审计组织同属行政型领导体系,但审计独立性导致审计效果存在差异。文章从中泰两国现有的国家审计制度出发,对影响审计独立性的6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两国审计效果的比较,对我国审计制度的完善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承萍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实现职业教育多中心治理的重要举措,其运行应遵循求同、存异和协商原则。现阶段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集团多元主体未能就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达成共识,牵头单位及行政力量未能适时转身,协商共治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对多数职教集团而言,明确公益属性、合理定位发展目标,采取项目导向的运行机制,保持独立追求善治,将是解决当下问题、实现长效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秋生  任晓姝  
国家金融的顶层设计是促进经济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根基,其中绿色金融政策对于经济低碳转型和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有重要意义。以《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环保信贷政策约束时,企业会减少避重就轻、流于形式的环保信息披露,绿色信贷能有效抑制企业“漂绿”行为,而企业所在地区更高的商业银行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会强化该治理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企业数字化水平不足、融资约束小等情景中,治理效果更显著。研究结论为政府借助银行业发展和市场化建设,有效发挥绿色信贷政策治理企业“漂绿”的作用,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皓  
目前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改革的一致主张。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原有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战略转型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面临的主要课题。经过多轮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已经发展成为县域及乡镇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涉农信贷投放最多、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和均等化建设贡献最大的一类机构群体。如何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加快适应宏观审慎管理要求,对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促进农村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了深入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