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2)
- 2023(8694)
- 2022(7303)
- 2021(6827)
- 2020(5622)
- 2019(12216)
- 2018(12109)
- 2017(21996)
- 2016(11905)
- 2015(13167)
- 2014(12804)
- 2013(11680)
- 2012(10334)
- 2011(9051)
- 2010(9427)
- 2009(8868)
- 2008(8817)
- 2007(7675)
- 2006(6662)
- 2005(6008)
- 学科
- 管理(34928)
- 济(32726)
- 经济(32612)
- 业(31141)
- 企(27081)
- 企业(27081)
- 财(14666)
- 制(12848)
- 农(12159)
- 中国(11842)
- 方法(10755)
- 体(10486)
- 务(10142)
- 财务(10115)
- 财务管理(10086)
- 银(10049)
- 银行(10027)
- 学(9845)
- 行(9356)
- 企业财务(9355)
- 业经(9347)
- 融(9052)
- 金融(9044)
- 理论(8232)
- 数学(8058)
- 数学方法(7922)
- 体制(7635)
- 农业(7266)
- 贸(6700)
- 贸易(6694)
- 机构
- 学院(152748)
- 大学(148531)
- 管理(54609)
- 济(53052)
- 经济(51621)
- 研究(51191)
- 理学(45940)
- 理学院(45439)
- 管理学(44547)
- 管理学院(44272)
- 中国(40842)
- 财(32357)
- 京(31654)
- 科学(31107)
- 所(25990)
- 农(25578)
- 江(24775)
- 中心(24499)
- 财经(23840)
- 研究所(22867)
- 业大(21504)
- 经(21438)
- 范(20198)
- 师范(19933)
- 农业(19915)
- 州(19541)
- 北京(19419)
- 院(19355)
- 技术(19235)
- 财经大学(17477)
- 基金
- 项目(100814)
- 科学(77919)
- 研究(77144)
- 基金(70335)
- 家(62654)
- 国家(61645)
- 科学基金(51623)
- 社会(47018)
- 社会科(44244)
- 社会科学(44232)
- 省(40728)
- 基金项目(36301)
- 教育(36025)
- 划(33935)
- 编号(33222)
- 自然(32078)
- 自然科(31318)
- 自然科学(31303)
- 自然科学基金(30718)
- 成果(28515)
- 资助(27693)
- 课题(23774)
- 重点(23200)
- 部(21539)
- 创(21227)
- 发(21196)
- 项目编号(20955)
- 性(20860)
- 年(20322)
- 创新(19747)
共检索到240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武辉 王竹泉
会计监督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会计监督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局限进行分析,从会计监督的目标转变、体系优化和机制创新三个方面论证了国家治理框架下会计监督体系重构。提出会计监督应以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实现会计善治为目标,构筑以政府会计监督为灵魂、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股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人、债权人、社会公众等)为支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为基础的新"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通过创建以善治为导向的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并定期发布的执行机制,强化会计监督的力度、广度和效度,最终实现多元监督主体的协同共治,提升会计监督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
关键词:
会计监督 国家治理 多元共治 会计善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广东省2021年度专项会计科研课题组 雷宇 杨志强 邢风
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涵,才能准确理解财会监督的新定位。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回答和解决的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不被权力腐蚀的问题,监督对象是公权力。财会监督是监督主体(财政机关及其人员、财会部门和人员、其他单位和人员)直接或者通过财会途径,对行使公权力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就其公权力运用情况(侧重资金方面)、财会制度执行情况及财会活动开展情况实施的监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财会监督的主要监督对象是公权力,最终目的是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广东省2021年度专项会计科研课题组 雷宇 杨志强 邢风云
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涵,才能准确理解财会监督的新定位。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回答和解决的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不被权力腐蚀的问题,监督对象是公权力。财会监督是监督主体(财政机关及其人员、财会部门和人员、其他单位和人员)直接或者通过财会途径,对行使公权力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就其公权力运用情况(侧重资金方面)、财会制度执行情况及财会活动开展情况实施的监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财会监督的主要监督对象是公权力,最终目的是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会金 黄溶冰 戚振东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国家审计理论是通过对国家审计实践中客观的、合乎逻辑的规律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用以指导国家审计实践,并在审计实践中加以修正和完善。文章在回顾与评述现有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治理为框架,系统分析构筑了包括国家审计基础理论、国家审计应用理论和国家审计发展理论为内容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以在理论上归纳中国国家审计实践发展经验,并提供未来国家审计理论的研究方向,以期更好地为指导国家审计实践开展服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锴 李学岚 汪国钧
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机制开启从行政型向治理型转型的进程。本文紧扣这一背景,研究审计监督体系的涵义与特征,立足审计委员会框架,以全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为指引,提出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的路径。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审计委员会 审计 监督体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春根 王雯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日益发展,西方财政理论在转型期的中国已经逐步丧失其现实解释力。本文在分析西方财政理论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立足于新中国主要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变化以及现代财政制度与我国传统财政理论一脉相承、不断演进的关系,明确了新时期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维治理主体中的主要职责,并在政府-市场-社会三维立体分析框架内进一步明确了基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定位与重构,即以"平等共治、法治包容、持续共赢"为基本理念与核心要义的"多中心、多层次、多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关键词:
审计体系 国家审计制度 治理框架 整合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轶群
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党的统一领导是审计监督的根本,全面覆盖是审计监督的目标,权威高效是审计监督的导向;二是增强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对象都要认识到审计监督的严肃性,要推动审计监督自身协同和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协同,要通过科技强审、制度强审和人才强审提高审计监督的有效性;三是审计监督要确保权力为人民谋幸福,审计监督通过推动权力运行的决策科学以及关注扶贫、支农等民生项目,进一步推动科学决策的坚决执行,以确保权力为人民谋幸福。
关键词:
十九届四中全会 审计监督 监督体系 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五星 施怡雪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加强政府绩效管理,而开展政府绩效评价是政府绩效管理的关键步骤。本文基于我国全面实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背景,对当前政府绩效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展开具体分析,并结合《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明确政府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逻辑链条包括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大环节,据此探索性地构建出一个涵括经济性指标、程序性指标、效率性指标、公众性指标和综合性指标五个维度的复合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政府绩效评价应重视对于“全过程”理念、成本效益原则及业财融合思想的匹配与运用,从而为复合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夯实思想基础。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婧 于亚敏
新环境对会计监督体系提出的新要求。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重新构建会计监督体系。新的会计 监督体系下民间审计职能的定位。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纠偏措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晏维龙
随着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监督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益重要。国家治理的权力运行,决定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组成。高质量发展更加突显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要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下,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升党和国家监督能力,同时要更加重视审计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的建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易平良
现代经济的发展日益倚重于资本市场,作为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连接体的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具有股权分散、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显著特点,会计信息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会计信息失真和造假现象①,导致了严重的市场诚信危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史晓江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我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其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给证券市场造成的危害更是难以估量。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入手,研究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督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而剖析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革的设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昌振
新时代赋予财会监督全新定位,将财会监督与审计、统计等监督一起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阐述引起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深入探讨新时代财会监督体系构建的逻辑、财会监督体系可能包含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制度设计等层面明确了财会监督体系构建的路径。基于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适合国家治理需要的财会监督体系,对构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监督效能、提升监督效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财会监督 国家监督 监督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