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4)
2023(13933)
2022(12025)
2021(11336)
2020(9425)
2019(21586)
2018(21269)
2017(40653)
2016(21771)
2015(24550)
2014(24221)
2013(23638)
2012(21497)
2011(19025)
2010(19733)
2009(18551)
2008(16803)
2007(14516)
2006(12928)
2005(11566)
作者
(61514)
(50701)
(50057)
(47893)
(32221)
(24230)
(23040)
(19703)
(19436)
(18136)
(17560)
(16839)
(15990)
(15759)
(15735)
(15476)
(14975)
(14939)
(14438)
(14292)
(12496)
(12451)
(12136)
(11474)
(11316)
(11283)
(11273)
(11157)
(10165)
(9886)
学科
(80180)
经济(80087)
管理(65982)
(62373)
(53889)
企业(53889)
方法(37131)
数学(31064)
数学方法(30705)
中国(27804)
(27428)
金融(27427)
(25239)
银行(25203)
(24313)
(24282)
(22039)
业经(20159)
(19050)
地方(18352)
(18222)
(17243)
财务(17170)
财务管理(17098)
企业财务(16396)
环境(16178)
理论(15669)
农业(14907)
(14191)
技术(13611)
机构
大学(300614)
学院(298162)
管理(121900)
(113429)
经济(110720)
理学(105367)
理学院(104245)
管理学(102513)
管理学院(101986)
研究(96404)
中国(78479)
(64953)
科学(59699)
(54910)
(47204)
中心(46869)
(44503)
财经(44452)
业大(43529)
研究所(42805)
(42602)
北京(40943)
(40368)
(38813)
师范(38448)
(36062)
(35316)
农业(34507)
财经大学(33381)
经济学(33341)
基金
项目(207801)
科学(163072)
研究(153735)
基金(150716)
(131129)
国家(129736)
科学基金(111761)
社会(95936)
社会科(90871)
社会科学(90840)
(80830)
基金项目(80643)
自然(72782)
自然科(70950)
自然科学(70936)
自然科学基金(69658)
教育(69636)
(67735)
编号(63631)
资助(61487)
成果(51843)
重点(46033)
(45222)
(43370)
(43177)
课题(42715)
项目编号(40262)
创新(40219)
科研(39668)
教育部(39036)
期刊
(121128)
经济(121128)
研究(87030)
中国(59850)
学报(47229)
管理(42997)
(42795)
科学(42288)
(40039)
(37267)
金融(37267)
大学(35560)
学学(33150)
教育(31789)
农业(27686)
技术(24636)
财经(20915)
图书(19972)
业经(19519)
经济研究(18856)
(17642)
理论(16549)
实践(15500)
(15500)
问题(15058)
科技(14634)
情报(14335)
(13926)
(13849)
财会(13636)
共检索到440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明  乔泷楠  
建立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有利于解决金融审计信息生态失衡问题,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审计有效参与国家治理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内涵及要素,从金融审计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等方面,剖析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动因。运用免疫系统理论对国家治理导向的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机理进行分析;采用过程方法构建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以期引导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实现平衡,充分发挥金融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防范金融风险,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明  乔泷楠  
建立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有利于解决金融审计信息生态失衡问题,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审计有效参与国家治理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内涵及要素,从金融审计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等方面,剖析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动因。运用免疫系统理论对国家治理导向的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的机理进行分析;采用过程方法构建了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以期引导金融审计信息生态系统实现平衡,充分发挥金融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防范金融风险,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廷春  喻伟  
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以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金融数据为基础,通过与生物生态系统作类比,按照生物生态系统的研究范式,即类型判定-进化分析-稳定性分析,来分析金融生态系统,试图揭示出金融生态系统与生物生态系统的内相似性,并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平  范珂  
大数据时代云会计作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推动着审计、税务和内部控制领域信息化的发展,逐步形成"多位一体"的信息生态系统。在分析云会计环境下信息生态系统形成路径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云会计的信息生态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构建条件、构成要素和演化特征,并对系统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剖析,为深入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的演化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中  郭丽君  
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生态环境共同组成的微观生态系统,即课堂生态系统。课堂生态环境主要包括课堂物理环境、课堂技术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教育信息化通过改变课堂的技术环境,对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教育信息化带给课堂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变革,使课堂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容忽视的是,教育信息化带来了一些新的课堂生态问题,如班级规模过大损害课堂生态承载力、信息技术的滥用侵占教师课堂生态位等,面对这些问题,进行课堂生态重构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康蠡  曾荣  
[目的/意义]探讨我国信息生态系统研究的现状,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该领域后续研究的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国内信息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国内信息生态系统研究文献进行剖析,重点归纳、总结其研究内容和特点。[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我国信息生态系统研究迄今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目前已在信息生态系统基础问题、信息生态系统评价、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失衡)及信息生态系统构建与优化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但在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以及研究内容的广度、深度方面尚存不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柏青  
从产业生态的视角对邮轮产业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借鉴产业生态能值领域有突破性研究成果,以海南省三亚市为例,对邮轮游艇产业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性、开放性、本土性和经济性进行了评价,为科学发展邮轮产业提供了生态学理论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琚春华  邹江波  傅小康  
诸多行业、企业对信用变现产生价值的极大需求预示着征信2.0时代即将到来,营造良好健康的互联网信用产业发展环境急需打造有机的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为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自然生态学、种群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的剖析,归纳出互联网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角色划分与种群类别,以及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职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良性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应具备开放、协同、创新、动态平衡四个关键特征,指出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只有相互配合、协同共治,才能使生态体系不断朝着开放性、协同性、创新性和动态
[期刊] 征信  [作者] 琚春华  邹江波  傅小康  
诸多行业、企业对信用变现产生价值的极大需求预示着征信2.0时代即将到来,营造良好健康的互联网信用产业发展环境急需打造有机的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为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自然生态学、种群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的剖析,归纳出互联网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角色划分与种群类别,以及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职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良性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应具备开放、协同、创新、动态平衡四个关键特征,指出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只有相互配合、协同共治,才能使生态体系不断朝着开放性、协同性、创新性和动态平衡性的方向演化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付广华  毕新华  张健  
在综合商业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组织治理理论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商业生态系统的信息生态的结构、治理内涵、治理构成和风险。针对信息活动中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知识的治理及其风险,分析、论证核心组织决策机制、信息整合机制、知识获取机制;针对超组织生态发展中竞争范式转变的问题,分析、论证共生约束机制和共同演化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亦超  
将自然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智库生态系统建设,并就中美智库生态系统建设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促进中国智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提出智库生态系统的概念;借助与自然生态系统类比,构建智库生态系统模型;通过网络调研,比较中美智库生态系统建设现状的差异。中国智库生态系统建设目前存在非政府组织智库发展不健全、各种类型智库公开渠道不完善和不同类型智库合作不顺畅的问题,未来需要在鼓励非政府组织智库发展、拓展不同类型智库公开渠道和加强不同类型智库间交流合作方面下功夫,以实现智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功能性,最终实现智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鸿烈  
为推动中国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2006年5月10日~1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和傅伯杰、刘纪远、欧阳志云、谢高地、赵学勇、曹敏、张仁华、岳天祥、邵全琴等十余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于秀波、姜鲁光、侯西勇、潘明麒、王斌、王进欣等同志根据专家讲稿协助整理了部分文稿,现将经孙鸿烈、李文华等专家亲自修订过的文稿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向上  
信息生态系统与知识生态系统在产生的背景、内涵、研究内容和功能等方面有所不同。它们的联系在于二者具有相同作用,重视人和相关环境,二者有共同的发展起源,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对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跃  
为明确中国国家自创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现状,以系统环境、创新群落、创新资源为一级指标建立国家自创区创新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将2011—2019年中国27个国家自创区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运用组合赋权TOPSIS模型及二次加权算法,对国家自创区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地区差异。结果表明:自创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整体趋好,东部地区自创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放缓,中西部地区普遍抬升;国家自创区创新生态系统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地区间非均衡现象,但中西部地区国家自创区生态系统提升速度明显大于东部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跃  
为明确中国国家自创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现状,以系统环境、创新群落、创新资源为一级指标建立国家自创区创新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将2011—2019年中国27个国家自创区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运用组合赋权TOPSIS模型及二次加权算法,对国家自创区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地区差异。结果表明:自创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整体趋好,东部地区自创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放缓,中西部地区普遍抬升;国家自创区创新生态系统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地区间非均衡现象,但中西部地区国家自创区生态系统提升速度明显大于东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