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2)
- 2023(8297)
- 2022(6378)
- 2021(5755)
- 2020(4661)
- 2019(10125)
- 2018(10095)
- 2017(18796)
- 2016(10617)
- 2015(11883)
- 2014(12094)
- 2013(10871)
- 2012(9923)
- 2011(8794)
- 2010(9068)
- 2009(8218)
- 2008(8190)
- 2007(7715)
- 2006(6903)
- 2005(6470)
- 学科
- 济(37020)
- 经济(36953)
- 管理(30464)
- 业(27360)
- 企(21869)
- 企业(21869)
- 中国(15052)
- 农(14390)
- 财(12595)
- 制(11627)
- 业经(11034)
- 体(10457)
- 方法(10177)
- 学(9383)
- 农业(9137)
- 家(8772)
- 地方(8449)
- 国家(7880)
- 数学(7711)
- 数学方法(7625)
- 理论(7616)
- 银(7592)
- 银行(7566)
- 融(7407)
- 金融(7400)
- 行(7298)
- 体制(7202)
- 发(7193)
- 工作(6557)
- 教育(6507)
- 机构
- 大学(144254)
- 学院(143959)
- 济(55531)
- 经济(54216)
- 研究(53745)
- 管理(50929)
- 理学(42722)
- 理学院(42229)
- 管理学(41485)
- 管理学院(41211)
- 中国(39671)
- 科学(32225)
- 京(31662)
- 财(29896)
- 所(27291)
- 农(26940)
- 研究所(24630)
- 中心(24043)
- 江(23555)
- 财经(22321)
- 业大(21200)
- 农业(20849)
- 范(20549)
- 师范(20295)
- 经(20285)
- 北京(19848)
- 院(19795)
- 州(18323)
- 经济学(17248)
- 技术(16958)
- 基金
- 项目(95353)
- 科学(74485)
- 研究(72408)
- 基金(67659)
- 家(60593)
- 国家(59639)
- 科学基金(49451)
- 社会(46005)
- 社会科(43291)
- 社会科学(43276)
- 省(37693)
- 基金项目(34674)
- 教育(33110)
- 划(31575)
- 编号(29820)
- 自然(29448)
- 自然科(28735)
- 自然科学(28721)
- 自然科学基金(28197)
- 成果(26303)
- 资助(26110)
- 重点(21975)
- 课题(21839)
- 发(21022)
- 部(20674)
- 国家社会(19617)
- 创(19473)
- 性(18948)
- 制(18781)
- 创新(18254)
共检索到230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竺乾威
政府职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能的设置、职能的重心以及职能的行使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的治理绩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数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采取了许多创新举措。未来需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在其基本职能基础上扮演不同角色,以适应国家治理之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刚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关键,而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则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在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优化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运作机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的新要求,梳理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遭遇的瓶颈与制约因素,探讨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运作机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中,进一步提出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运作机制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作出展望。
关键词:
职能转变 市场失灵 管理缺位 新常态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甄志宏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目标,对厘清国家与市场关系的内涵提出了紧迫要求。本文在系统梳理经济学、比较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关于国家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学经济制度的社会建构属性出发,对经济社会学组织制度学派和历史制度学派关于国家经济治理的理论演化脉络进行梳理,揭示了后发国家中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同步进行、互相建构的本质特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井万 曾海鹰
本文认为,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关键。作者就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一般方向,转轨经济国家财政体制转变的教训和启示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公共财政职能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政府职能 转轨经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婧
新时代来临之际,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化改革全然进入攻坚阶段,全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更是大力推动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键途径。因此,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深析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时发展进度,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对此,笔者将结合刘须宽编著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并客观探索益于加快该实际进程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文川 余应敏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有效的政府内部控制是各项改革措施的制度保障。其职能是以服务国家治理需求为主要发展动力,通过作为国家治理建设推动者实现自身拓展。本文认为,政府内部控制应具有三重递进职能:防范业务风险、打击贪污腐败和实现监督制衡的查错防弊监控职能;建立健全制度建设、保障信息数据安全和促进合理配置资源的改进管理效率职能;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践行法治精神、助推德治文化的推进国家治理职能。鉴于此,应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政府内部控制规范落实,以更好地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政府内部控制 职能拓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洪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对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治理理论及实践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经合组织等),它是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基本关系的反思中产生、并随着对这些基本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在一般意义上,国家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静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由此,学术界开始增强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的热情和兴趣。文章针对理论提出与发展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张绘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任务的实现。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增强执行力。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应转变以往一提国家任务就是财政资金支持、就是加大项目建设的传统思维方式,按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以推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靳继东
积极推进和完善地方税体系建设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国家治理重要制度基础,地方税体系建设应以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为指向,重点围绕在当前政府与市场关系条件下地方政府税收行为、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着眼于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积极探索地方税体系的改革方向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层级结构 地方税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应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理念"或"发展目标"。从"国家统治"向"国家治理"的转变,涉及的是"阶级"、"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需要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公共服务"将成为基本职能。而只有当"国家"向"社会"转变或交出部分"公共权力"时,社会组织才具有参与"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的条件,而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
国家 社会 公共服务 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白智立 杨沛龙
文章围绕现代国家的国家治理这一主题,结合当前改革政策的特点,分析中国国家治理具有的特殊表征和情态。中国的改革虽然显示出了强烈的市场化、社会化的色彩,但在过去十年来公共政策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考察,当前出现的国家治理方式的变动则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决定这一改革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在于现代国家治理的造就。就行政体制改革而言,就是如何实现将政治过程、政府过程、政策过程有效整合到现代公共行政体制的发展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既有的政治制度安排如何体现出法律化、民主化等现代国家的特征。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现代国家 公共行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郁建兴 朱心怡 高翔
"放管服"改革要求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事中事后监管,但危机事件可能会减缓政府职能的转变进程。基于2004年后13起疫苗危机的案例研究表明,尽管推动市场化、建立疫苗监管治理体系是政府改革的重要议程,市场化也不是引发疫苗危机的主要因素,政府依旧采取了行政化、集权化的回应策略。其中,行政化是指在疫苗供应中以行政审批代替市场监管,集权化是指在疫苗监管中加强垂直管理。疫苗治理从监管向审批的回撤可能源自于政府监管能力与职能转变的不匹配。由于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不足,回归行政审批成为了监管部门应对压力的保守策略。研究表明,政府职能转变与市场监管治理体系构建是相互依赖的共同演进关系。职能转变是构建市场监管治理体系的前提,市场监管治理能力的提升又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支撑。政府应坚持推进市场化,通过完善治理体系、提高监管能力,为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保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双红
财政制度作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性制度之一,应充分发挥财政在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优势,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转向,达到更好地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文章从府际关系视角出发,分析当前财政制度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对府际关系的优化,完善财政制度,实现财政能力建设的转向,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制度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支撑作用,并给出相应的保障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