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3)
- 2023(7269)
- 2022(6224)
- 2021(5818)
- 2020(4609)
- 2019(10236)
- 2018(10088)
- 2017(19042)
- 2016(9959)
- 2015(10932)
- 2014(10545)
- 2013(10079)
- 2012(9047)
- 2011(8257)
- 2010(8775)
- 2009(8566)
- 2008(8265)
- 2007(7731)
- 2006(7120)
- 2005(6133)
- 学科
- 济(40727)
- 经济(40664)
- 业(29713)
- 管理(27207)
- 农(25774)
- 企(20262)
- 企业(20262)
- 农业(16937)
- 业经(12476)
- 中国(12120)
- 制(10680)
- 方法(10100)
- 财(10092)
- 土地(9081)
- 学(8684)
- 数学(8254)
- 数学方法(8058)
- 发(7913)
- 地方(7865)
- 银(7258)
- 银行(7255)
- 农业经济(7208)
- 贸(7109)
- 贸易(7103)
- 易(6937)
- 行(6937)
- 体(6755)
- 策(6646)
- 融(6611)
- 金融(6610)
- 机构
- 学院(138617)
- 大学(134091)
- 济(54666)
- 经济(53299)
- 管理(52286)
- 研究(45720)
- 理学(43742)
- 理学院(43280)
- 管理学(42461)
- 管理学院(42221)
- 中国(37561)
- 京(28179)
- 财(27210)
- 科学(26462)
- 农(26425)
- 中心(22778)
- 所(22499)
- 江(22345)
- 财经(20770)
- 业大(19932)
- 范(19818)
- 研究所(19802)
- 师范(19700)
- 农业(19173)
- 经(18546)
- 州(18031)
- 北京(17590)
- 经济学(16226)
- 院(16035)
- 省(15458)
- 基金
- 项目(87074)
- 科学(68762)
- 研究(68653)
- 基金(62053)
- 家(53666)
- 国家(52683)
- 科学基金(44862)
- 社会(44456)
- 社会科(41728)
- 社会科学(41716)
- 省(35316)
- 基金项目(32346)
- 教育(30882)
- 编号(30028)
- 划(28618)
- 自然(26374)
- 自然科(25692)
- 自然科学(25685)
- 成果(25170)
- 自然科学基金(25160)
- 资助(24379)
- 课题(20524)
- 发(19559)
- 重点(19286)
- 部(18824)
- 性(18288)
- 国家社会(18121)
- 创(18097)
- 制(18019)
- 年(17770)
共检索到220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万举
城中村问题是我国转型经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其实质在于:国家权力介入集体土地产权利益分配,形成国家和集体(代表城中村村民)之间的产权博弈。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国家行政命令式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逐渐转化为产权主体之间平等经济权利的交易方式,权力(或权利)与利益需要对等。在城中村集体土地产权博弈过程中,权力与利益的不平衡转换产生了利益冲突。城中村改造需要平衡这种权力与利益的转换,化解冲突。
关键词:
城中村 国家权力 集体土地产权 产权博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友德 陈长瑶 李君
"城中村"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城市形象的提升,关系到城乡关系的协调。然而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对土地产权的争论一直是城中村改造中困扰政府、居民以及开发商的焦点所在。本文试图就城中村的土地产权问题与"城中村"改造进行思考,以期提出较为系统的协调城乡关系的城中村综合改造思路。
关键词:
城中村 土地产权 协调城乡关系 昆明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新海
“城中村”土地很值钱,“城中村”改造苦于没钱,打通两者间的鸿沟,关键在于注入经营理念,积极显化“城中村”土地资产,以规划引导这些土地得以高效合理利用,并使农民得以分享城市化的成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关键词:
城中村 城乡二元化制度 利益博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津逵
空间上的“脏乱差”,不过是城中村冰山之一角。中国可能有一夜之城,却不可能有一天内完成的城市化。在城市化中还农民以发展的权力,他们自己就会因应市场,成为城市化中积极行动的主体。
关键词:
城中村 农民安置区 廉租屋区 土地发展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冠军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导致城乡土地二元制结构下的"城中村"问题日益突出。"城中村"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特有现象,因为其事关广大农民群体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政府和学者的共同关注。城中村现象日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症结,如何破解"城中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难题,如何规范"城中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要素得到最大化的利益,如何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最大的合法利益,成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考察郑州市"城中村"土地改造的基础上,拟对相关难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中村” 土地改造 土地流转 征收补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史新伟
当前,"城中村"土地难以管理有较为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从土地的自然属性看,关键一点是其空间位置的特殊性——处在城市市区或者城乡结合部。这种特殊性使得其管理有别于城市中的国有土地和城市区外的纯农村地区,这也是国土部门在现有法律法规政策框架下很难独立、得心应手地解决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四保
文章认为深圳的城中村问题是带有全国意义的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性问题, 但是在深圳,问题表现得特别严重,解决起来也特别困难。文章分析了问题背景、描述了深圳的情况,重点研究问题的成因——庞大的外来人口、对居住条件的需求与城市土地供给的关系。认为,只要存在外来人口的巨大需求,城中村会以各种形式存在和发展,它一方面带来了城市空间的低效率发展,一方面高效率解决了外来人口的居住乃至城市经济发展成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分歧很大,解决问题的压力也很大。但是依然有必要按照城市建设的一般要求综合治理城中村。
关键词:
城中村 外来人口 土地供给 综合治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方俊才
城中村现状及改造的必要性城中村,简单地说就是"城市中的农村",是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仍保留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村管理方式,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行政村落。城中村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庄,且已经被城市包围;第二类是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村庄;第三类是处在城市中但有较多农用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再兴 史闻东
城中村改造在中国语境下的讨论既是一个老生常谈,又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文章基于我国土地制度的现状,对集体土地性质下的城中村改造进行了分析,论证了PPP模式下土地集合信托在项目改造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文章分为上下两部分,本部分为第二部分,通过对法律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探讨土地集合信托的退出机制和集体土地的抵押融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PPP模式下土地信托的推广使用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再兴
城中村改造在中国语境下的讨论既是一个老生常谈,又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为了解决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衍生的各类问题,在西方国家大受欢迎的PPP模式逐渐成长为中国城中村改造进程中的选择手段,而土地信托方式在PPP模式下的应用,则是为PPP模式的推广,尤其是城中村改造方面提供了崭新的融资路径。可是,一个崭新的模式究竟会在运作过程中遇到怎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为这些问题从法律方面找到解决的可能?怎样能够让信托制度为PPP模式进行城中村改造提供更大动力?这些都是本文讨论的焦点所在。文章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个部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永忠 王庆日 冯敬俊 陈佳 冯红燕
研究目的:以"土地租金剩余"为切入点,从促成城中村形成的三个行为主体的角度,探究城中村问题产生的微观动因。研究方法:城市经济学与土地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城中村问题是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三方力量共同追逐"土地租金剩余"的结果,是相关利益主体的理性选择;城中村"土地租金剩余"的产生,源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研究结论:城中村问题的解决,需要逐步改善城乡土地管理中的二元结构状况,实行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同价",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限定公益性用地的征收范围,强化对农民土地权利的物权保护,让农民以土地财产权利参与城市化进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交易 定价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林
城中村的形成既源于城乡差距导致的穷人进城,也植根于我国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传统城中村改造由政府主导,容易过于追求速度,见物不见人,耗资巨大,成为"绅士化运动"。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政府对庞大新移民住房保障仍有困难的情况下,应探讨城中村存续下的再生策略,通过借鉴"城市针灸法"来改善城中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实现原地再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润国 赵青 王伟伟
如何将城中村改造与我国城镇化的转型发展结合起来,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中村改造策略,已成为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框架出发,本文在明晰新型城镇化与城中村改造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当前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中村改造对策,即依法治理,将法治思维贯穿于城中村改造的全过程;统筹兼顾,打造"五位一体"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以人为本,推进城中村居民市民化进程;集约发展,强化城中村内涵建设与功能提升;环境友好,培养城中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中村改造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