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2)
- 2023(15719)
- 2022(12838)
- 2021(11891)
- 2020(9759)
- 2019(21802)
- 2018(22042)
- 2017(41144)
- 2016(22467)
- 2015(25093)
- 2014(24694)
- 2013(23270)
- 2012(21047)
- 2011(18535)
- 2010(18730)
- 2009(17523)
- 2008(16934)
- 2007(14993)
- 2006(13333)
- 2005(12343)
- 学科
- 济(75900)
- 经济(75767)
- 管理(63774)
- 业(57815)
- 企(48044)
- 企业(48044)
- 财(29497)
- 中国(27708)
- 农(26401)
- 制(25926)
- 方法(23995)
- 业经(21591)
- 体(19501)
- 数学(19258)
- 数学方法(19012)
- 地方(18195)
- 银(17807)
- 银行(17780)
- 行(17052)
- 融(16919)
- 金融(16911)
- 农业(16695)
- 学(16294)
- 体制(15308)
- 理论(15053)
- 财政(14167)
- 务(13762)
- 财务(13718)
- 财务管理(13675)
- 贸(13441)
- 机构
- 学院(293641)
- 大学(292930)
- 济(115213)
- 经济(112500)
- 管理(105976)
- 研究(101962)
- 理学(89224)
- 理学院(88160)
- 管理学(86629)
- 管理学院(86044)
- 中国(80139)
- 财(64164)
- 京(62602)
- 科学(59972)
- 所(50359)
- 中心(47839)
- 农(47507)
- 江(47410)
- 财经(47029)
- 研究所(44850)
- 经(42504)
- 范(41126)
- 师范(40712)
- 业大(40475)
- 北京(38957)
- 院(37601)
- 州(37405)
- 农业(36783)
- 经济学(35976)
- 财经大学(34673)
- 基金
- 项目(193424)
- 科学(152010)
- 研究(148343)
- 基金(137605)
- 家(119632)
- 国家(118238)
- 科学基金(100970)
- 社会(93898)
- 社会科(88646)
- 社会科学(88627)
- 省(76770)
- 基金项目(72033)
- 教育(68881)
- 划(64055)
- 编号(61991)
- 自然(61752)
- 自然科(60297)
- 自然科学(60277)
- 自然科学基金(59156)
- 资助(53777)
- 成果(52631)
- 课题(44138)
- 重点(43851)
- 部(42283)
- 发(42054)
- 制(41270)
- 创(40852)
- 国家社会(38955)
- 性(38683)
- 创新(38136)
共检索到467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晓楠
近年来,内地监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组织建制的有效性以及对组织机构的制约等关键问题。一方面,香港廉政公署的组织建制实现曾为很多国家的反贪腐机制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式;另一方面,廉政公署权力的扩张性行使也引发公众对其权力监督的关注。廉政公署的监督机制可以分为委员会监督、立法会监督、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等多种类型,各机制之间互相配合、协调,对廉政公署权力行使起到了有效的制衡。廉政公署的运行经验以及多层次、多主体的联动监督机制对内地监察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廉政公署 国家机构现代化 监察委 监督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世理
香港廉政公署的设立及其采取的"三管齐下"的反贪治理模式有力地扭转了香港腐败的社会风气。香港设立了专门的反贪机构,并赋予其广泛的侦查职权,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制衡机制,使香港肃贪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并为内地监察体制改革提供了参考范例。内地在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明确和提高反腐司法机构的职权范围和独立性,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内外部的监督制衡机制,转变重打击轻教育与预防的反腐治理模式。廉政公署的反腐治理经验值得内地监察体制改革借鉴。
关键词:
廉政公署 监察委员会 监督制衡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阎洪琴
腐败现象极其普遍,以致于人们认为腐败就是权力的副产品。拥有权力的人很容易滥用权力,为自己或他人谋私利。治疗权力这种“惯性病”的最根本方法在于对权力加以制约,使其不能滥用。“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西方启蒙思想家早在几百年前就提出了权力制约理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正是在权力制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三权中的行政权行使的是管理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一般认为是最容易被滥用的权力。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下,立法对行政的监督、司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曹景钧
香港廉政公署的组织与权力曹景钧在成立廉政公署前,香港的贪污十分严重。贩毒、赌博、色情猖獗,都同官员贪污有关。反贪污工作,由警务处下边的一个办公室负责。由于权力有限,收效甚微。促使七十年代初港府决心打击贪污,主要是基于以下各种因素:(一)葛柏事件。葛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梓新
在渣华道将尽的拐角处,有一座25层的蓝色玻璃幕墙大厦,这就是在华人世界中耳熟能详的香港廉政公署。这个由英国人创立的机构,自1996年起由华人接管运作,如今使得香港的廉洁程度超过英国,在透明国际的国际清廉指数2011年排名中,香港高居全球183个国家、地区中的第12位。这个1300人的独立组织运作有何奥秘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莉
世界上治理腐败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家中心主义治理;二是社会中心主义治理。香港模式既有国家中心主义所强调的坚定的政治决心,也有社会中心主义所强调的积极的社会参与。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法,对香港廉政公署的年度报告进行深入的分析,借助社会中心主义的分析框架来重新审视和挖掘香港腐败治理的成功经验,将长期被忽视的社会参与要素拉回学术视野中。香港个案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路径,依靠有序、合法、制度化的公众参与来培养零容忍的廉洁文化,从而建立起有效的体外监督模式。
关键词:
社会中心主义 腐败治理 香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艺琼 冯均科
建立监察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作为我国监督体系的主要支柱,在制约和监督国家公权力运用、推进腐败治理方面发挥着某些共同作用。基于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背景,明确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的法律权责,分析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的契合性及协同监督的可能性,提出新监察体制下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的协作机制框架与运行保障措施,旨在整合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资源,为有效提升我国监督体系效能提供新思路。
[期刊] 求索
[作者]
姚莉 秦文峰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党统一领导下的、独立于现行公检法组织的、专门从事国家反腐败的工作机构,即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将充分或部分吸收现有的检察部门应对职务犯罪的侦查职能、履行监察职能、并被赋予部分执法权能,成为反贪、反渎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门国家公权机构。而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来看,改革不会影响审判的独立进行,也不会突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现有格局,并有利于《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双重任务的实现。改革是我国当前严峻的反腐现状的必然要求,也是由职务犯罪侦查的专业性特点所决定。为此,我国《刑事诉讼法》需进行适当修改以应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修改集中于职务犯罪侦查权主体的变更、监察委员会的侦查手段和强制措施的适用以及监察委员会办案期间嫌疑人所享有的权利的明确。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建雄 刘峰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有利于整合国家监督资源,实现制度效益最大化;有利于国家权力制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深刻认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价值基础,深入分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我国权力监督的基本逻辑,准确把握国家监察制度创设的基本内涵,切实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推进这一改革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监察体制 监督委员会 改革试点 制度创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彪华 谢莹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本文运用生态分析方法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环境与审计管理体制改革间的内在联系: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国家审计必须适应新环境,因此需要健全完善与履行新职责新使命相适应的审计管理体制。基于对以上双向互动关系的理解,试图诠释我国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逻辑与思路:以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为目标;通过中央审计委员会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增强审计管理体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环境的适应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琳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财力方面的差距逐渐呈现,一些地方政府因为财力有限,在治理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对此,我国提出将省级与省级一下国地税合并的税收征管改革,对地税和国税进行机构合并重组,并对职责进行梳理,从而疏通我国税收征管中的堵塞部分。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治理能力现代化 税收征管体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磊
主持人语: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家机构层面的重大改革不断呈现。"国家机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议题和组织保障,也是"良性违宪论"的良性辩解迈向"重大改革于宪有据"之铿锵承诺的试金石。国家机构改革的依据与内涵,是"国家机构现代化"的直观体现。在国家机构改革依据上,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频繁"试点授权"提供了率先垂范,"于法有据"不仅局限于形式上有了一个改革的授权依据,还包括着授权依据本身在法原理上于法有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试点授
关键词:
国家机构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奇
土地监察是指土地管理部门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依法对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者实施行政制裁的行政执法活动。土地监察自1986年纳入土地管理范畴以来,已在保护耕地、查处违法用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随着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