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4)
2023(8432)
2022(7347)
2021(6626)
2020(5982)
2019(13712)
2018(13425)
2017(25412)
2016(13888)
2015(15998)
2014(16212)
2013(16137)
2012(15268)
2011(13802)
2010(14137)
2009(13025)
2008(13075)
2007(12128)
2006(10452)
2005(9442)
作者
(43229)
(36531)
(36412)
(34660)
(23012)
(17515)
(16660)
(14259)
(13419)
(12989)
(12317)
(12282)
(11641)
(11619)
(11431)
(11292)
(11241)
(10819)
(10545)
(10399)
(9163)
(9030)
(8925)
(8254)
(8246)
(8217)
(8087)
(7996)
(7379)
(7372)
学科
(60187)
经济(60120)
(43729)
管理(41372)
(35617)
企业(35617)
方法(30740)
数学(27139)
数学方法(26911)
(16966)
中国(15225)
技术(14787)
(14603)
(13148)
(12024)
贸易(12021)
业经(11966)
(11688)
农业(11413)
地方(10289)
(9783)
(9358)
理论(9252)
(9007)
财务(8985)
财务管理(8957)
企业财务(8497)
环境(8463)
(8306)
(8269)
机构
大学(212893)
学院(210014)
(86976)
经济(85202)
管理(81871)
研究(71667)
理学(70883)
理学院(70053)
管理学(68887)
管理学院(68484)
中国(52172)
科学(46085)
(45097)
(40565)
(37658)
(37402)
业大(34685)
研究所(34305)
中心(33434)
农业(32367)
(31934)
财经(30481)
北京(28283)
(28138)
师范(27835)
(27651)
经济学(26577)
(24742)
(24723)
经济学院(24232)
基金
项目(141193)
科学(110697)
基金(102243)
研究(100733)
(90924)
国家(89805)
科学基金(75599)
社会(63487)
社会科(60223)
社会科学(60197)
(55467)
基金项目(54653)
自然(49466)
自然科(48338)
自然科学(48322)
自然科学基金(47508)
教育(47264)
(46954)
资助(41543)
编号(40640)
成果(33087)
(32003)
重点(31961)
(30209)
(30028)
创新(28083)
课题(27622)
科研(27464)
教育部(27128)
计划(26376)
期刊
(92284)
经济(92284)
研究(58187)
中国(42071)
学报(36998)
(35815)
科学(33677)
(30019)
管理(28375)
大学(27301)
学学(25627)
农业(24490)
教育(23342)
技术(20465)
(15564)
金融(15564)
财经(15227)
经济研究(14779)
业经(14532)
(14327)
(13143)
技术经济(12743)
问题(12313)
科技(11598)
图书(11230)
(11131)
(10089)
统计(10015)
理论(9874)
商业(9752)
共检索到307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李蔚然  王天娥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杰出代表。他们能取得巨大成就,除了智力因素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在其成长与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强烈的动机、广泛而集中的兴趣爱好、顽强的意志、积极的情感以及良好而独特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是他们健康成长和在科学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以致最终获奖的最重要的因素。培养创新人才,应该丢掉"唯智论",更加注重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李蔚然  王天娥  
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成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获奖者成才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名师影响和人生机遇等。获奖者成才的内部因素主要为志存高远的理想信念、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坚持不懈的顽强毅力和科技强国的爱国热情。研究还发现,个人成才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自身努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家庭背景并非成才的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父母对孩子受教育的态度;接受优质教育,获得名师指导,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善抓机遇可改变人的命运,但机遇与成功总是偏爱有充分准备的人;将个人主攻方向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一致起来,更容易取得重大突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风雪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仕伟  徐飞  
通过对1901-2016年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国籍的计量分析,基本可以看出世界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由德国转移到美国的大致状况以及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态势:欧美国家是世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心,而美国是世界科学技术活动的中心,但是,这个地位并不是十分稳固的。随着各国对科学技术研究事业的重视,世界科学技术研究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已初露端倪,这对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政策调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起宏  刘正奎  
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我国人才和教育战略的要求,也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本研究通过对2003年至2011年的158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奖者的基本情况、成长历程及早期成长环境的分析,探讨了青年科技创新型人才在成长过程中体现出的一般特征及影响人才成长的早期因素,旨在为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培养和科技人才的自身成长提供启示和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秋实  吴幸雷  邬亚男  钟全  徐军  
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广东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数量、等级、获奖率和领域分布等情况进行详细数据分析,并与近年来广东省研发经费支出、基础研究投入、企业和高校研发经费支出、省级重大科技成果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广东省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主要存在提名和获奖项目数量和等级不高、获奖项目奖种和领域分布不均衡、提名和获奖项目来源不广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为广东省进一步做好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提出加强项目挖掘和培育、强化与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对接和激励服务、建立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工作后评估制度、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等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明  水小平  马少鹏  
记述了我国分析力学著名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梅凤翔在教学、科研及为人师表方面的事迹和在教育事业上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宫艳丽  
诺贝尔科学奖金是衡量各国和各组织的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尺度。20世纪前20年诺贝尔科学奖金数的分布情况,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发展中心从英国向德国转移的明显趋势。德英两国大学对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重视程度的显著差异,以及两国政府对教育国家主义的不同践行,导致德英两国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升降,并最终引起世界科技发展中心的易位和科技基本格局的变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素矿  姚玉鹏  
本文以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探讨其成长成才过程和特征,针对做好我国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伟  屈宝强  王运红  彭洁  
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迫切需要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支撑。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例,分析了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发表SCI论文产出的总体概况、论文结构以及学术论文的国际影响,了解我国环境领域高层次青年人才成果的特征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基于Pajek软件进一步剖析了论文的合著关系,掌握该学术圈的主要科研合作网络状况,以期为我国科研管理部门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和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为研究人员自身成长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海刚  曲越  连洁  
高校之间为争夺高端人才而导致的人才无序流动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利用1994—2014年国家"杰青"获得者数据,通过手动搜索和CV研究法,共获得405位具有主动、清晰职业流动轨迹的学者。通过分析这一高端人才群体的职业流动路径和网络,发现:我国高端人才流动不存在过度问题,但存在区域和机构间的不均衡、不对等状态;中西部和东北部"人才危机"并未表现在人才流出的规模上,而是严重的人才逆差和较弱的人才吸引力;大学声望和区域经济实力以及创新活力的结合,是影响高端人才目的地选择的主要因素;不论大学还是研究者,都最大限度地寻求高端人才与优势学科的精准匹配;将特定区域的"人才困境"归因于东南部高校的"挖角",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武令  胡爱华  陈永玲  
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具有特殊性。因而,对学生的管理在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的同时,更应注重动机、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运用。只有在班级管理、心理辅导以及宿舍管理等诸环节重视非智力因素的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裴兆宏  田静  周月红  韩燕军  
美国科学界研究发现,在一个人成功的诸因素中,智力商数约占20%,出身与机遇等因素占20%,而情绪商则占60%左右。这里有一个新概念“情绪商”或“情商”,在它尚未成为大家熟悉和惯用的词法以前,我们可以用“非智力因素”概括除智力因素之外的诸多心理因素。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