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6)
- 2023(12210)
- 2022(9778)
- 2021(9112)
- 2020(6693)
- 2019(15381)
- 2018(14985)
- 2017(26100)
- 2016(14765)
- 2015(16401)
- 2014(16246)
- 2013(15145)
- 2012(14374)
- 2011(13102)
- 2010(13665)
- 2009(12104)
- 2008(11951)
- 2007(10808)
- 2006(9876)
- 2005(9301)
- 学科
- 济(56098)
- 经济(56039)
- 管理(32888)
- 业(32524)
- 中国(25455)
- 企(24366)
- 企业(24366)
- 教育(21414)
- 地方(19372)
- 农(18776)
- 业经(16145)
- 方法(13389)
- 发(13110)
- 农业(13049)
- 理论(12985)
- 学(12215)
- 财(11276)
- 融(10845)
- 金融(10844)
- 银(10646)
- 银行(10634)
- 数学(10550)
- 地方经济(10475)
- 贸(10441)
- 贸易(10427)
- 发展(10413)
- 行(10375)
- 数学方法(10354)
- 制(10299)
- 展(10286)
- 机构
- 学院(196221)
- 大学(195500)
- 研究(75876)
- 济(72940)
- 经济(71014)
- 管理(64547)
- 理学(53529)
- 理学院(52738)
- 中国(52660)
- 管理学(51756)
- 管理学院(51342)
- 京(44602)
- 科学(43853)
- 范(38213)
- 师范(37922)
- 所(37761)
- 财(34782)
- 教育(34505)
- 研究所(33937)
- 中心(33437)
- 江(33355)
- 师范大学(30801)
- 北京(29872)
- 农(29462)
- 院(27734)
- 州(26976)
- 技术(26629)
- 财经(26111)
- 业大(24496)
- 经(23646)
- 基金
- 项目(123348)
- 研究(102880)
- 科学(97515)
- 基金(82244)
- 家(70921)
- 国家(69703)
- 社会(62437)
- 社会科(58757)
- 社会科学(58745)
- 科学基金(58246)
- 教育(53442)
- 省(51444)
- 编号(45232)
- 划(44130)
- 基金项目(41314)
- 成果(40031)
- 课题(35623)
- 发(33779)
- 自然(32119)
- 资助(31865)
- 自然科(31236)
- 自然科学(31230)
- 自然科学基金(30633)
- 年(30508)
- 重点(29731)
- 发展(27932)
- 部(27399)
- 展(27389)
- 规划(27212)
- 创(26747)
- 期刊
- 济(93915)
- 经济(93915)
- 研究(72869)
- 教育(59856)
- 中国(57445)
- 农(29537)
- 管理(26766)
- 学报(26482)
- 财(26147)
- 科学(25298)
- 技术(22499)
- 大学(21904)
- 农业(20702)
- 融(19988)
- 金融(19988)
- 学学(18712)
- 业经(17304)
- 职业(16202)
- 经济研究(14847)
- 财经(12764)
- 坛(12148)
- 论坛(12148)
- 图书(11797)
- 问题(11472)
- 业(11382)
- 经(11195)
- 技术教育(10867)
- 职业技术(10867)
- 职业技术教育(10867)
- 发(10804)
共检索到330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浩楠 郭绍青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部署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视角。聚焦城乡义务教育在课程教学、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方面均衡发展的困境,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服务的优势,从平台赋能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厘清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并构建面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的实践路径,为城乡义务教育教学、学习、教研的发展提供平台应用导向,在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与有效供给的同时,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容 朱德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复杂的动态发展体系,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核心指标、发展过程及发展承载体三个层面,分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素、过程和空间三个维度,构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维度"均衡结构。"全要素"指向的核心要素维呈现配置性均衡,"全过程"指向的发展过程维呈现受益性均衡,"全方位"指向的空间推进维呈现一体化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向度"价值关系:公平与利益是配置性均衡向度的价值考量,均等与效率是受益性均衡向度的价值考量,均衡与效益是一体化均衡向度的价值考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层级"均衡水平:公平与正义是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优质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一、时代新要求——上海地区义务教育必须走优质均衡之路当今社会,人们更加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教育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阮成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经历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过渡和均衡发展三个政策阶段。在这一进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动力机制、价值取向、过程保障和文化规则有着自身的演进逻辑。这一政策的未来走向,将以新型非均衡发展为动力机制,以"发展平衡"促进"机会均等"为价值取向,以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均等享有良好教育为过程保障,以尊重和引导教育民意为文化规则,从而将形成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新的政策框架。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 教育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从教育均衡到优质均衡,已经成为新时期发达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先行追求。优质均衡是在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质量既包含国家统一标准的要求,也包含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质量标准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因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表现为教育质量的底线均衡与特色均衡的统一,是在质量合格底线基础上的特色均衡、差异均衡。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均衡 优质均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中国教科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课题组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标准,对科学衡量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在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000多个区县及县级行政区划单位、30多万所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发展数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线调研、小样本试测、全样本模拟,提出了衡量县域内校际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8项核心指标,确定了以差异系数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测算方法,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标准,形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国家标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宜江 朱家存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普及化、均衡化发展实践的总结与提升。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不仅是价值引领式发展和学校优质特色化发展,也是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实践价值:关注县域推进同时,更加突出省级统筹;在采取保护型、补偿型政策举措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发展型举措;兼顾义务教育发展外延式评价,更加注重内涵式评价;持续促进义务教育内部均衡,更加注重调适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学军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究竟是什么?它不只是义务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义务教育价值取向的调整,是为了实现所有人所有可能方面的发展。它始终应是一种大视野的教育发展观,不能局限于一些学校、一个地区、一段时期、一个环节和教育一域。它的核心任务仍然在于要合理配置资源,而非意味着"资源均衡"向"质量均衡"的转变。它不是政策修辞,不是一般性的行政工作,也不是政府对于人们的恩惠,而是一种法律要求,是政府的责任。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建军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实现了从权利平等到资源均衡的转变,正在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优质均衡是优质和均衡的结合,是在资源均衡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旨在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质量体现在教育输入、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三个方面,教育质量均衡也因此包括教育输入的质量均衡、教育过程的质量均衡和教育结果的质量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底线均衡基础上的差异均衡,其发展是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是基本质量标准基础上的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把基本质量标准与多元特色发展结合起来,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的变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一军
我国义务教育经历了重点发展阶段后,正在全面进入基本均衡发展阶段,一些发达地区开始追求优质发展。优质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适应教育生态的转变、对教育现代性的追求以及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一种选择。作为一种现代化质量范型,在教育输入层面,义务教育优质发展以民主与科学思想为指导,用素质教育文化规范学校教育实践,并努力实现公共性与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互补;在教育的过程层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主动发展、课程计划落实、教学过程优化、学生积极学习、教师工作专业、管理制度健全等是观测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就教育结果而言,优质发展的义务教育最终表现为学校整体能力提升、学生学业成就满意、教师教学绩效优良、社会认同程度较高。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质量范型 均衡发展 优质均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启亮
以"拔高"为重心的义务教育,支持考试竞争和选拔淘汰,造成了教育中的被优质群体和被薄弱群体,也诱导了学生褊狭越界发展和不搭界发展的误区。转向以"兜底"为重心,是指义务教育的发展优先考虑均衡,优先考虑一切学生,优先考虑被薄弱群体,优先考虑国民基础素质目标。这有望直接帮助被薄弱群体走出不搭界发展的误区,也深层关怀被优质群体摆脱褊狭越界发展的困扰,进而推进义务教育可持续的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
“兜底”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汪基德 韩雪婧 汪滢
优质均衡是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研究发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参与主体、资源配置、监测评估等碎片化治理问题凸显,严重制约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整体性治理理论对于化解此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从整体性治理视角整合目标理念、支撑手段、发展思路、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等核心要素,构建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机制;通过提升整体性治理水平、优化教育数据服务供给、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整体性区域合作、建立兼容匹配的制度保障体系等策略,推动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全新格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施威 杨琼 耿华萍
近代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总体上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其实质是资源供给和配置机制失衡。义务教育非均衡供给制度具有内在的逻辑和动能、深厚的历史传统以及稳固的社会根基:一是非均衡发展机制优势符合后发国家的战略意图;二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累积和固化的法理传统、制度惯性与教育文化;三是国家意志、行政体制和非制度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主体利益博弈需求。循此逻辑,历次教育体制变革都在事实上延续了非均衡供给机制,尽管中央政府于2006年进行了反向改革,但"新机制"及其后续改革并未消除"城乡分立"的制度惯性。
关键词:
义务教育 非均衡供给 制度逻辑 城乡分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各地在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域的实践中进展迅速更是有力推动了这一战略的实现。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本质是一种强调县域内教育资源基本配置的均衡,随着优质均衡理念的提升,这种均衡面临着从强调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教育均衡转向强调不同群体学生之间的均衡,优质均衡尤其强调要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资源倾斜和帮扶。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学生类别,使对其帮扶更有针对性;要建立对弱势群体学生系统的教育资源倾斜和帮扶体系;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世明 易小红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公共财政的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学无择校,教无择生"的教育理念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