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15)
2023(19967)
2022(16879)
2021(15798)
2020(13063)
2019(29527)
2018(29086)
2017(55569)
2016(29969)
2015(33504)
2014(33454)
2013(32835)
2012(30484)
2011(27430)
2010(28172)
2009(26004)
2008(25035)
2007(22449)
2006(20129)
2005(18109)
作者
(85432)
(70607)
(70098)
(66570)
(45043)
(33630)
(32164)
(27443)
(26930)
(25449)
(24135)
(23811)
(22452)
(22353)
(21947)
(21939)
(20927)
(20634)
(20299)
(20156)
(17786)
(17402)
(17137)
(16256)
(15947)
(15795)
(15720)
(15672)
(14197)
(13992)
学科
(122036)
经济(121910)
管理(83573)
(80985)
(66474)
企业(66474)
方法(46509)
中国(40935)
数学(38788)
数学方法(38300)
(35624)
地方(33355)
(30111)
业经(30107)
(29535)
金融(29532)
(28967)
银行(28925)
(27953)
(25456)
(24985)
农业(23849)
(22602)
贸易(22583)
(21852)
理论(21505)
(19863)
环境(19511)
技术(19139)
(18237)
机构
学院(416606)
大学(414923)
(167940)
经济(164004)
管理(160243)
研究(146137)
理学(136283)
理学院(134691)
管理学(132439)
管理学院(131681)
中国(114702)
(90227)
科学(88085)
(79052)
(73354)
中心(67495)
研究所(66157)
(65636)
(64427)
财经(61382)
(58745)
业大(58375)
师范(58237)
北京(57820)
(55577)
(53489)
(52723)
农业(50673)
经济学(49827)
师范大学(46757)
基金
项目(275468)
科学(216791)
研究(207680)
基金(196601)
(170223)
国家(168498)
科学基金(144427)
社会(129885)
社会科(123003)
社会科学(122972)
(108817)
基金项目(103278)
教育(95302)
自然(91159)
(91022)
自然科(88958)
自然科学(88938)
自然科学基金(87298)
编号(86857)
资助(80484)
成果(71980)
(62795)
重点(62131)
课题(60886)
(59987)
(57421)
创新(53460)
项目编号(53168)
国家社会(52667)
教育部(51537)
期刊
(195944)
经济(195944)
研究(130460)
中国(90480)
管理(61371)
学报(61360)
(61242)
(58808)
科学(58019)
教育(55772)
(51205)
金融(51205)
大学(47037)
学学(43613)
农业(41819)
技术(37111)
业经(33408)
经济研究(30727)
财经(29540)
(25473)
问题(25076)
图书(24747)
(21708)
理论(19876)
科技(19826)
(19640)
技术经济(19575)
现代(19423)
(19328)
论坛(19328)
共检索到649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康小青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文化强国”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创新之举。国家文化公园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线性、跨多个行政区域分布的特点,跨区域协同发展问题成为重要议题之一,尤其是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文章着眼于国家文化公园区域内产业融合发展,指出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政策、文化旅游产品供需方面存在的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主要从产业政策支持、创建协同机制和文化旅游要素融合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艳   李茜   叶子欣  
区域协调发展的框架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已经初步形成其规划建设纲要,但地区差异、各地优势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如何充分发挥各地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以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利用核密度和空间自相关方法明确黄河9省(区)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挖掘黄河各类型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区域和热点区域。其次,从文旅融合发展角度提出以“文化主题公园”模式、集中展示带与区域文化特色城镇相结合等方式促进旅游资源利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选择从文化遗产的空间视角开展研究,旨在推动文物文化资源整合与优化,并针对不同区域和分布特点实行不同的利用模式和开发重点,以便有效发挥资源分布优势推动黄河流域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敏  张晓莉  
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推动从文化资源点状保护传承利用到聚落组团和带状发展的新功能载体。我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取得进展,但也存在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不足等难题。结合正在建设的五个国家文化公园特征,通过归纳总结世界运河遗产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经验,从“三个层次”“四类主体”“四种关系”和“三种模式”搭建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框架和思路,提出了筛选协调发展重点区域、培育区域文化特色城镇、推动产业耦合和创新驱动、完善跨区域协调体制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庆生  明蕊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既有国家文化公园的共性特征,又有历史文化赋予的特殊性。本文基于文旅融合视角,在厘清国家文化公园、红色旅游和国家认同概念基础上,探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红色旅游开发的内在关系,尝试运用SOR(Stimulus, Organism, Response)理论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游客的国家认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红色旅游对游客国家认同的产生有深远的影响。旅游体验正向影响旅游情感,旅游情感通过对文化依恋和功能依恋的影响,以"旅游体验—旅游情感—文化认同"的路径,增进游客对国家的认同。建议延续红色基因,增强游客体验;挖掘红色文化,突出景区吸引物特质;传承红色记忆,组建长征学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韩玲冰  胡一波  王帅红  
首先对物流相关产业链与跨境电商的概念及特征进行阐述,其次对跨境电商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健全跨境电商以及物流相关产业链的互动机制进行探析,并对物流相关产业链同跨境电商的融合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物流相关产业链同跨境电商融合的具体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海峡两岸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在两岸签署ECFA以及经贸关系逐步正常化的背景下,为探索两岸经济合作新模式,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所提出来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合作模式。它是在两岸间的毗邻地区实现相互间的物流、金融、产业、人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的互联互通,进行两岸共同市场的局部实验,并磨合不同的制度、体制,共同规划、共同管理、共同生活,探索两地一区、两岸一家的新路径,为未来两岸经济政治的统合提供试验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志海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是振兴农村产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当前仍存着地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合理性不强、生产要素供给不能满足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等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需要合理规划地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布局、多渠道引导生产要素向乡村产业充分流动、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朝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相应地,旅游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产业产值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比为11.05%。随着人们精神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对旅游产品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由于传统旅游模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在下降。与传统旅游模式不同,文化旅游能让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同时也能充分体验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蔚  姜铁军  张艳莹  郭孔福  周向红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金融支持是实现农村产业融合的基石。近年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面临较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信贷政策不够精准、金融从业人数和机构数偏少、金融配套不尽合理、金融体系不完善、内在动力不足等方面。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我国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湖南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总结区域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并据此给出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运雄  姚玉梅  
产业扶贫依托实体经济开展扶贫工作,能够有效配置农村的生产要素,形成集聚化的产业链条,在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可以借助资金、技术、人才、生产管理制度、培训机制,去增强贫困人口自我造血的生存发展能力。然而运营同质化、参与和分配机制单一、风险防控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则割裂了产业扶贫与城镇化的协同关系,削弱了对于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拉动效力。所以,应充分利用城乡发展所给予的各类利好条件,使产业扶贫模式能够兼顾“增收”“扶志”“提质”,从而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驱动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遂营  张野  
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文化领域新提出的战略性文化工程,是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文化空间。国家文化公园"为我国首创,国际上并无先例可循,是对国家公园体系的创新"(2),"是中国遗产话语在国际化交往和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性成果,也是中国在遗产保护领域对国际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3)。我国的"国家文化公园"突破了国外的"国家公园体系",是我国国家公园体系中的新类型。当前,黄河、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正迎来建设高潮,亟须寻找和破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志红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融合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和农村社区建设难的思考摆在我们面前。经济增长缓慢、资源利用率低下、社区建设存在较多障碍以及乡土文明逐渐消失是现阶段其两者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要立足农村现实情况,找准二者融合点,实现协同联动,在治理农村空心化过程中为社区建设指明方向,在加强社区建设时为破除农村空心化问题提供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坚  
产业融合发展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将逐步成为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定量评估了2013-2020我国各省份旅游业和流通业耦合发展水平,实证检验其影响因素与经济效应。研究发现,旅游业和流通业的耦合发展能够提升产业发展绩效,而我国旅游业与流通业耦合发展水平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第三产业发展以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被证实能够加速旅游业与流通业的融合程度。因此,要进一步强化产业融合,基于信息技术探索并建立健全融合型产业发展的新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薛彦   李月  
基于对接后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构建双循环数字产业支撑与被支撑网络,研究两岸数字产业融合的广度、深度、地位及其融合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两岸数字产业呈现相互依靠、融合发展的特征;两岸数字产业的产能释出能力强于资源吸纳能力;大陆数字产业吸纳国内资源更多,产能释出至外循环的比重较高,台湾地区反之。双循环数字产业支撑与被支撑网络受到互惠性、聚敛性和传递闭合性的内生驱动,两岸数字产业在内外循环中呈现相互促进的融合特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卞靖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现行农业补贴体系存在的重生产轻销售、重普惠轻主体、重产量轻质量等结构性问题愈发突显。究其根源,这与多年来政府主导的主抓供给的传统模式、非市场化和效率化的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职能交叉协调不足的管理方式等密切相关。结合国外相关经验和我国实际国情,未来我国农业补贴体系要实现由以生产环节为主向全产业链并重转变,政府主导向政府、市场、社会共同作用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治理结构转变的目标,从而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