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2)
2023(10171)
2022(7566)
2021(6675)
2020(5016)
2019(10948)
2018(10958)
2017(19020)
2016(10462)
2015(11842)
2014(11976)
2013(11077)
2012(10370)
2011(9482)
2010(9905)
2009(8867)
2008(8849)
2007(8260)
2006(7423)
2005(6759)
作者
(32376)
(27041)
(26903)
(25291)
(17220)
(12847)
(12204)
(10594)
(10312)
(9835)
(9179)
(9125)
(8773)
(8750)
(8691)
(8140)
(7942)
(7913)
(7898)
(7618)
(6900)
(6661)
(6552)
(6196)
(6140)
(6046)
(6013)
(5917)
(5554)
(5463)
学科
(40364)
经济(40304)
管理(32126)
(30637)
(25675)
企业(25675)
业经(14906)
中国(14703)
(12988)
方法(9922)
(9784)
产业(9575)
(9498)
信息(9313)
理论(9238)
(8998)
农业(8945)
技术(8914)
地方(8805)
(8746)
银行(8722)
(8672)
总论(8547)
(8474)
信息产业(8441)
(8356)
金融(8348)
(7663)
数学(7336)
数学方法(7191)
机构
学院(150931)
大学(150107)
研究(56139)
管理(55525)
(55159)
经济(53625)
理学(46248)
理学院(45673)
管理学(44850)
管理学院(44527)
中国(42013)
科学(35312)
(33714)
(28542)
(26811)
(26220)
研究所(25997)
中心(25477)
(25342)
(22434)
师范(22152)
业大(21724)
北京(21595)
(21049)
农业(20797)
技术(20674)
(20597)
财经(20016)
(18074)
(17810)
基金
项目(101101)
科学(78221)
研究(77883)
基金(69226)
(62120)
国家(61103)
科学基金(50645)
社会(46717)
社会科(44116)
社会科学(44100)
(40923)
教育(35168)
基金项目(34874)
(34273)
编号(33568)
自然(30497)
自然科(29628)
自然科学(29614)
自然科学基金(29085)
成果(28738)
资助(27107)
课题(24093)
(23046)
重点(23016)
(21902)
(20751)
项目编号(20577)
创新(20336)
国家社会(19669)
(19661)
期刊
(66923)
经济(66923)
研究(44295)
中国(40810)
学报(26465)
教育(25757)
(24890)
管理(23550)
科学(23256)
(19988)
大学(19108)
农业(16996)
学学(16993)
图书(15873)
技术(15420)
(13164)
金融(13164)
书馆(11855)
图书馆(11855)
业经(11790)
(10444)
论坛(10444)
经济研究(9953)
(9860)
科技(9636)
财经(9423)
职业(8694)
(8217)
问题(8049)
(7901)
共检索到245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晓林  吴振新  赵艳  付鸿鹄  张智雄  郑建程  
为解决社会对数字文献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数字文献资源处于多重威胁、"濒于损毁"的使用现状之间的突出矛盾,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牵头组织了国家数字科技文献长期保存体系的建设,在中国大陆本土长期保存对我国具有重要价值的国内外数字文献资源,确立了合理平衡的长期保存权益管理制度,形成了国家主导、联合参与、可靠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长期保存体系,建立了可靠高效的长期保存技术流程和技术系统,提出了公共保存审计和保存机构认证机制,已经保存了一大批重要的科技数字文献资源,为我国数字知识内容资源的长期保存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别立谦  张乃帅  章琳  
[目的/意义]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的现状,明确在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发展思路。[方法/过程]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概念入手,在回顾国内外有关研究和实践的背景后,从权益谈判、关键技术和实施情况几方面重点介绍北京大学图书馆承担国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体系项目的实践,根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调研情况分析国家战略视角下高校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 ]对我国高校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提出提高长期保存意识、加强统筹规划与合作、科学制订遴选标准、全面提出权益需求、加强技术实力和水平、探索长期保存标准与实践、加强人才培养等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艳  尹高磊  张晓林  
通过调查中国17家主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购与使用情况、长期保存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以及参与国家保存体系建设的意愿,发现数字资源的采购规模持续增长,但目前大部分被采购数字资源的长期可靠使用缺乏保障,同时发现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强烈支持通过国家保存体系整体实施对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基于调查结果,建议尽快实施国家保存体系的建设,并提出建立健全保存机制和保障基础支撑条件是国家保存体系发挥实效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振  
文章综合考虑了流程结构和层次结构,提出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标准体系框架,然后从基础数据、功能、管理、互操作、框架与系统等方面,阐述了所涉及的具体标准和相关进展。最后根据标准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措施。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晓林  宛玲  
提出了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对外购商业化数字文献资源进行长期保存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策略建议,包括长期保存内容、保存程度、保存方式、权益要求、技术策略要求和管理机制要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闫亚飞   贾苹   杨雨寒   钱力   吴振新   孔贝贝   顾玲琍   魏喜武   马岚   黄岑  
[目的/意义]数字科技资源长期保存是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和国家科技安全的重要体现。我国的科技创新机构拥有大量的数字科技资源,类型多样,学科范围广泛。深入了解科技创新机构的长期保存需求,推进长期保存工作在更多科技创新机构中开展,将有助于推进我国数字科技资源长期保存工作的开展。[方法/过程]对北京、上海、深圳三地135家机构的数字科技资源现状、长期保存现状及需求、长期保存合作需求等信息进行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结论]目前,我国科研机构所拥有的数字科技资源类型及呈现方式差异化较大,多数机构已经意识到数字科技资源长期保存工作的重要性,并愿意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与外单位在技术、管理规范、标准体系和设备等方面开展合作。基于调研结果,建议国家层面成立长期保存工作联盟,增强科技创新机构的长期保存意识;加强机构层面的数字科技资源管理工作,机构、学会和联盟层面联合推动实现数字科技资源的分级分类及有组织开展保存工作;遴选特定领域,与国外数字保存先进机构或者组织开展合作;建立我国数字科技资源长期保存认证体系;拓展面向更广泛领域的数字科技资源长期保存工作。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张新鹤  
解读了《北京宣言》昭示的理念和CASHL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和共享的成功实践,从保证稳定的资金投入、提高资源建设与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广、建立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国家级人文社科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建军  柯青  
国家信息资源战略体系构建应以国家宏观政策的协调性、数字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其生命周期,以及数字信息资源战略特点为理论依据。国外的国家数字信息资源战略体系已形成了美国与加拿大、新西兰两种模式。我国的国家数字信息资源战略总体框架,是沿着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和类型两条交叉主线来构建并形成一个三层的体系结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晓林  孙坦  刘细文  孟连生  郑建程  戴利华  
分析国家科技文献保障体系面临的结构性缺失和有效性削弱风险,提出创新国家科技文献保障形式,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建设为国家科技文献基础保障基地、国家科技文献服务支撑平台和国家科技信息服务发展支持中心,并提出相应的资源战略、服务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玫  
在OAIS参考模型的基础上,对3个具有代表性的长期保存系统认证体系中涉及用户的指标加以比较,分析它们在用户定义、数字对象的发现、传递及使用等方面的异同。最后指出认证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适应性、对变化的预防及用户感知的服务效果等方面的指标。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学福  
建设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国家的政策支持,有雄厚的信息资源基础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建设科学的国家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完全可行的。建设中要遵守用户至上、适合国情、共知共享和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体系的文献信息采购模式可采用补贴型与平台型结合的模式,其组织模式可采用高级理事会的模式。保障体系应注意处理好各类资源及其拥有与存取的关系问题。参考文献14。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吉汉强  李丽舒  黄超云  陈平殿  周天旻  黄玉华  于挽平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构建原则和明确绩效评价指标描述框架。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构成。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应用该评价体系模型进行了文献资源建设评价,从评价结果总结了本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设定下个年度的资源建设目标,从而实现文献资源建设绩效目标管理。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炜  敦文杰  周笑盈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资源已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数字图书馆一直重视网络信息的保存与服务,自2003年开展试验性项目以来,经过十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发展,在网络资源遴选、管理平台搭建和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已积累丰富实践经验。通过对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保存工作实践的分析,以期为业界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玫  李麟  张晓林  刘细文  
调查了中国40余家主要图书馆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态度、安排以及对保存模式的考虑等情况。调查发现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已经成为多数图书馆非常关心的问题,多数图书馆对长期保存持积极态度并已开展保存实践,大部分图书馆倾向于采用合作保存模式,但仍有一些图书馆处于观望状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示波  贾敬敦  仲伟俊  
在大科学时代及产业变革的驱动下,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鉴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正处于建设之中,本文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开展学术研究,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结构特征分析着手,深入分析体系化推动战略科技力量的理论逻辑,并借鉴司托克斯象限模型将科研活动和机构重新划分为八类。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防建设体系中的“主战-主建”思想,构建一种矩阵耦合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网络模型,并分析模型中的三种网络协同耦合模式,以便为更好地推动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