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8)
- 2023(14793)
- 2022(12574)
- 2021(11804)
- 2020(9887)
- 2019(22681)
- 2018(22294)
- 2017(43133)
- 2016(23853)
- 2015(26483)
- 2014(26214)
- 2013(25808)
- 2012(24299)
- 2011(21953)
- 2010(22108)
- 2009(20493)
- 2008(20445)
- 2007(18752)
- 2006(16638)
- 2005(14572)
- 学科
- 济(96725)
- 经济(96622)
- 业(69676)
- 管理(62772)
- 农(49520)
- 企(47064)
- 企业(47064)
- 方法(39926)
- 数学(35806)
- 数学方法(35433)
- 农业(32267)
- 中国(25027)
- 财(23852)
- 业经(23802)
- 贸(20934)
- 贸易(20929)
- 地方(20498)
- 易(20402)
- 制(19313)
- 学(19200)
- 策(15686)
- 银(15021)
- 银行(14962)
- 行(14243)
- 技术(14165)
- 环境(14088)
- 融(13975)
- 金融(13972)
- 务(13508)
- 财务(13481)
- 机构
- 学院(338308)
- 大学(334095)
- 济(140482)
- 经济(137561)
- 管理(127817)
- 研究(116968)
- 理学(110525)
- 理学院(109278)
- 管理学(107396)
- 管理学院(106781)
- 中国(89497)
- 农(80669)
- 科学(73967)
- 京(69694)
- 农业(63043)
- 财(62704)
- 所(60892)
- 业大(59518)
- 中心(55460)
- 研究所(55446)
- 江(52736)
- 财经(49465)
- 经(44995)
- 范(43664)
- 师范(43135)
- 北京(43042)
- 经济学(42087)
- 院(40965)
- 州(40932)
- 农业大学(39625)
- 基金
- 项目(227331)
- 科学(177150)
- 基金(163918)
- 研究(162764)
- 家(145507)
- 国家(143950)
- 科学基金(121098)
- 社会(102782)
- 社会科(97088)
- 社会科学(97057)
- 省(90757)
- 基金项目(87129)
- 自然(79375)
- 自然科(77478)
- 自然科学(77449)
- 自然科学基金(76082)
- 划(75989)
- 教育(73246)
- 编号(66527)
- 资助(66150)
- 成果(53397)
- 重点(51127)
- 发(50259)
- 部(49987)
- 创(47155)
- 课题(45400)
- 创新(44062)
- 科研(44052)
- 计划(42622)
- 农(42613)
- 期刊
- 济(158066)
- 经济(158066)
- 研究(94730)
- 农(80226)
- 中国(66806)
- 学报(59521)
- 农业(54009)
- 科学(52475)
- 财(47073)
- 大学(44113)
- 学学(42112)
- 管理(41731)
- 融(34408)
- 金融(34408)
- 业经(31317)
- 教育(30347)
- 业(27509)
- 技术(26762)
- 经济研究(23891)
- 财经(23399)
- 问题(22376)
- 经(20063)
- 版(19195)
- 世界(17358)
- 技术经济(16492)
- 理论(16476)
- 贸(16451)
- 业大(16339)
- 资源(15994)
- 科技(15958)
共检索到503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慧敏 吴强
2003年以来,我国一些主要农产品开始减产,价格开始逐渐回升,到2007年快速上涨,引发全国物价总水平不断攀升。以棉花为例,阐述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迁,分析了国家政策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对策。
关键词:
国家政策 农产品价格波动 棉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博文 邵书慧
目标价格制度改革是完善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重要环节,科学评价目标价格制度的政策效果和市场效应对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HP滤波、变异系数法和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政策环境下棉花和大豆价格的波动特征。研究发现:(1)棉花和大豆价格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但棉花价格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长期变化趋势,大豆价格则呈现波动性上升再持续下降的长期变化趋势。(2)棉花价格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而大豆价格的周期性特征不明显。(3)目标价格制度执行前后,棉花和大豆价格的变异系数呈现较大的上涨趋势,说明棉花和大豆价格波动幅度增加;此外,棉花价格的惯性特征增强,而大豆价格的惯性特征减弱,这体现了棉花和大豆价格调控政策滞后效应的差异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春晓 李达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会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调整其生产行为。通过对棉花政策变化、棉花价格波动中主产区棉农植棉意愿及棉农生产投资行为分析,发现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农户主要通过调整其生产要素投入来应对不利条件。
关键词:
棉花政策 价格波动 生产投资 农户行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芬 赵昕东
本文基于2002年1月—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以棉花、玉米、大豆、小麦为代表)和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际农产品价格向国内价格传导的过程中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反向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国内农产品价格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有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冲击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有正向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苏芸 韩一军 李雪
按国内大豆和棉花2014年1-4月的平均价格、国际平均价格、2012年的总产量,设定目标价格补贴为420元和3 657元,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GTAP模型,计算中国在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初期取消对大豆和棉花的临时收储转而实行目标价格补贴的过程中,按照种植面积补贴和产量补贴分别对产量、价格和进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能够刺激生产,使得产量增加、国内市场价格下降、进口减少;与按照面积补贴相比,按照产量补贴对增产的刺激作用更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洪来 张小素
本文从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出发,从理论上剖析市场供需、成本、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并选取近十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产品价格自身和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贡献率大、影响显著,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的贡献率比较小、成本影响较为复杂。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稳定农产品价格、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艳
伴随人民币汇率不断提高,中国国内物价水准也不断高涨,中国国内CPI、PPI的趋势也不断提升。文章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应对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农产品价格 影响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付莲莲 邓群钊 周利平 翁异静
通过成分分解方法探讨21世纪以来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趋势性、周期性和随机性并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分解出影响因素间的层次结构。结果表明:国内农产品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21世纪以来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经历了4个周期,呈现出从相对平稳到小幅度波动、最后到急剧波动的变化轨迹,价格波动的随机性也越来越强。农产品供求关系、货币供应量等是表层、趋势周期性因素;生物质能源等因素是中层、趋势性因素;自然灾害等因素是根源、随机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汉成 夏亚华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首先揭示了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现状;其次,从供求变动、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货币供给量变动、国际农产品价格上升以及游资炒作等方面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了原因分析;再次,简要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民收益、物价水平的变动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文娥 欧阳曦 晏发发
为探究易腐性生鲜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本文以易腐农产品荔枝为例,基于2012-2016年我国荔枝收购价格和批发价格的日度数据,从非对称波动的视角出发,采用HP滤波法分析我国荔枝产地收购价以及销地批发价波动特征及其背后的原因。结果显示:荔枝产地收购价波动符合既有农产品价格波动"火箭与羽毛"非对称特征;而荔枝销地收购价波动则呈反"火箭与羽毛"非对称特征,这与其易腐易烂的特性有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淮建军 刘金昌
农村脱贫意味着首先要让贫困人口买得到和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食物,而治理农产品价格波动就成为关键。当前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注重周期性和传导机制时而忽略了价格粘性。为探究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本文基于价格粘性的视角,使用变异系数和无条件波动率测算2003年~2012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并进行整体、跨期和数据频次的对比研究,再运用GARCH模型分析波动趋势和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51.52%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小,2007年以后只有约12%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增加;价格波动随时间频次而改变。GARCH模型结果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不同稳健性。这些表明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异质性、类聚性和粘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邸玉玺 崔永红
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该篇文章以陕西省大蒜产地兴平、武功的邻近区域—杨凌示范区出现的大蒜价格波动现象为例,通过对产区蒜农、杨凌示范区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相关群体进行调查走访,运用差额比较分析法、增长幅度分析法和贡献率分析法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最后建议通过加强农产品的价格调控和监管、促进农产品的市场流通、规范农产品价格的信息发布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
产区附近 农产品价格 波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爱雪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更加复杂,除受供求基本因素影响外,还有一些非市场典型性因素也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呈现高度相关性,如货币供给量、美元指数、能源价格、心理预期及投机活动、自然灾害、国际间的贸易保护政策等。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国内产业,扰动了国内的市场秩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生产、流通、分配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才能防范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关键词:
国际农产品 价格波动 非典型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青 林源 马骥
本文以大葱为例,运用移动平均法和H-P滤波法,对北京市近3年大葱的批发市场价格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小宗农产品的价格确实存在异常波动。并且分析得出小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主要受到生产、流通和游资炒作这三个方面影响。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政府应该从强化商品生产流通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爽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成本增加、耕地面积下降、国际粮食危机、生物燃料的发展、国际粮食政治化等因素,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近年来更是呈现出在高水平上周期性震荡的特征。而农村居民在市场中的角色往往具有"生产-消费双重性"。基于此,本文选择粮食类、蔬菜类等7类农产品作为研究对象,以24个省(市区)的农户家庭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户农产品消费及福利的影响,并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农业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