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9)
- 2023(15903)
- 2022(13104)
- 2021(11977)
- 2020(9857)
- 2019(22388)
- 2018(21680)
- 2017(41635)
- 2016(22360)
- 2015(25408)
- 2014(25120)
- 2013(24996)
- 2012(23642)
- 2011(21514)
- 2010(21690)
- 2009(20155)
- 2008(20333)
- 2007(18200)
- 2006(16316)
- 2005(15400)
- 学科
- 济(105600)
- 经济(105482)
- 业(65757)
- 管理(63276)
- 企(50703)
- 企业(50703)
- 方法(42595)
- 数学(38018)
- 数学方法(37799)
- 中国(36507)
- 农(28797)
- 财(28691)
- 地方(24189)
- 业经(22467)
- 制(21417)
- 贸(21026)
- 贸易(21005)
- 银(20765)
- 银行(20727)
- 易(20394)
- 融(20142)
- 金融(20142)
- 行(19825)
- 农业(19149)
- 务(18425)
- 财务(18397)
- 财务管理(18343)
- 学(18332)
- 企业财务(17652)
- 发(15506)
- 机构
- 大学(326439)
- 学院(323768)
- 济(146221)
- 经济(143535)
- 研究(121067)
- 管理(119464)
- 理学(100443)
- 理学院(99315)
- 中国(99073)
- 管理学(97876)
- 管理学院(97291)
- 财(71732)
- 京(71146)
- 科学(68750)
- 所(61960)
- 财经(55505)
- 研究所(55366)
- 中心(54775)
- 农(54611)
- 经(50642)
- 江(50067)
- 经济学(47365)
- 北京(46311)
- 业大(43520)
- 院(43282)
- 经济学院(42667)
- 农业(42544)
- 范(41490)
- 财经大学(41387)
- 师范(41027)
- 基金
- 项目(205749)
- 科学(163156)
- 基金(152487)
- 研究(150697)
- 家(133965)
- 国家(132564)
- 科学基金(112558)
- 社会(100163)
- 社会科(95025)
- 社会科学(95000)
- 基金项目(78335)
- 省(76726)
- 自然(69981)
- 自然科(68373)
- 自然科学(68351)
- 教育(68159)
- 自然科学基金(67233)
- 划(65713)
- 资助(64116)
- 编号(58363)
- 成果(48963)
- 发(48815)
- 部(47328)
- 重点(46927)
- 国家社会(42995)
- 创(42149)
- 课题(41676)
- 教育部(41024)
- 发展(39729)
- 创新(39687)
- 期刊
- 济(168195)
- 经济(168195)
- 研究(109725)
- 中国(73321)
- 财(56413)
- 农(51049)
- 学报(49754)
- 科学(47762)
- 管理(47039)
- 融(43141)
- 金融(43141)
- 大学(38581)
- 学学(36268)
- 农业(34486)
- 教育(32859)
- 财经(29049)
- 经济研究(28412)
- 技术(25802)
- 业经(25441)
- 经(25010)
- 问题(22175)
- 贸(20408)
- 业(19581)
- 国际(19001)
- 世界(18621)
- 技术经济(16344)
- 统计(15102)
- 版(14915)
- 理论(14554)
- 商业(14149)
共检索到523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萌 马宇
本文使用1984-2012年全球70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主权债务违约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因素中,经济波动、政府债务、通货膨胀率会对主权债务违约造成显著影响,而储蓄率、贸易条件以及广义货币与外汇储备比率对主权债务违约的影响并不明显;国家政治风险越高,即政局越不稳定,发生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大;较高的人口抚养比提高了债务违约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中,美国利率变量以及外部金融危机对本国债务违约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从声誉的视角看,历史违约记录在短期对主权债务违约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这一效应大约会持续四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天才 杜萌 马宇
本文选用1984—2012年共37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样本,从人口结构变迁的视角分析主权债务违约的成因。结果发现:短期债务会提高主权债务违约风险,而政府总债务对其影响并不明显;通货膨胀率也会提高主权债务违约概率,而其他经济变量对其影响并不明显;政治风险会增加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而外部金融环境对债务违约没有带来显著影响;人口结构对主权债务违约产生显著影响。具体来说,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时,其对主权债务违约影响不明显,但当人口老龄化程度越过"门限值"时,则会显著提高主权违约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萌 马宇
本文运用1984-2012年70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对主权债务危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平均来看主权债务危机将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大约3.8%。当我们考虑预期和违约历史时,经济会由此下降5%左右。将债务违约国分为"主动违约"和"被动违约"之后,发现"被动违约"国家的产出损失要显著高于"主动违约"国家。我们还对主权债务违约的短期修正机制和长期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在短期,主权债务违约将会减低经济增长速度,且存在着修正机制,调整速度为0.693;从长期来看,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要比其他国家快约1%。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经济增长 违约成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萌 马宇
本文运用1984-2012年70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对主权债务危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平均来看主权债务危机将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大约3.8%。当我们考虑预期和违约历史时,经济会由此下降5%左右。将债务违约国分为"主动违约"和"被动违约"之后,发现"被动违约"国家的产出损失要显著高于"主动违约"国家。我们还对主权债务违约的短期修正机制和长期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在短期,主权债务违约将会减低经济增长速度,且存在着修正机制,调整速度为0.693;从长期来看,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国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经济增长 违约成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宇 王群利
近年来,许多国家政府债务快速增加,债务风险明显上升,甚至引发债务危机。对发达国家来说,人口老龄化是导致政府债务风险攀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20个发达国家作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政府债务风险越高;银行危机明显提高政府债务风险;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政府债务风险越低。为此,建议我国政府及早采取措施防止人口老龄化带来政府债务风险上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颖 邓博文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老龄化的双向进程,即预期寿命以及抚养比两个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控制了抚养比与人均收入的交互效应,使用从1960年起已经进入老龄化的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考察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结论表明,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且这种关系受老年抚养比与人均收入增长之间交互相应的影响。人均收入增长越快,老龄抚养比上升对储蓄的负面影响则越大,这显示在收入增长较快的经济体中,老年抚养比下降对储蓄率上升的贡献效应比在收入增长较慢的经济体中更大。少儿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有待未来研究进一步的考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颖 邓博文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老龄化的双向进程,即预期寿命以及抚养比两个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控制了抚养比与人均收入的交互效应,使用从1960年起已经进入老龄化的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考察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结论表明,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且这种关系受老年抚养比与人均收入增长之间交互相应的影响。人均收入增长越快,老龄抚养比上升对储蓄的负面影响则越大,这显示在收入增长较快的经济体中,老年抚养比下降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龙腾 王海军
人口老龄化会加重政府公共支出负担,并通过多种渠道助推主权债务风险,最终影响经济长期增长。文章使用1990~2019年全球72个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机理,并从人口老龄化“两阶段”理论的角度分析两者关系的非线性特征。结果发现:第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提升主权债务风险。当经济体老龄人口占比每提升1%时,主权债务风险将同比上升0.325%;老年抚养比每提升1%,主权债务风险将同比上升0.610%。第二,由于人口老龄化具有“两阶段”特征,人口老龄化通过政府赤字对主权债务风险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明显。当人口老龄化由初期过渡到中后期以后,人口老龄化同主权债务风险呈现“倒U型”关系。第三,已经摆脱“未富先老”特征的经济体的债务规模对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更加敏感,更容易通过举债的方式来应对老龄化问题。因此,中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制定合适的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对主权债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钦 陈映辉 杜巨澜
债务市场的违约是近年来各类金融危机的根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近来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中国体制的复杂性和地方政府债务数据的不透明性,直接估算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比较困难。本文则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交易城投债的金融市场的角度,将城投债的收益率价差分解成流动性风险价差部分和违约风险价差部分,利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外生的冲击通过双重差分的方法来进一步识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本文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并没有在城投债的收益率价差中得到反映,而中国的整体违约风险则在其中得到了有效的定价;整体违约风险价差在2012年后大幅飙升。这表明,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雅玲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爆发于1982年8月,至今已整整10个年头。10年来,发展中国家经历了种种磨难,如今,其债务状况和经济发展都出现了较大转折。尤其在国际社会和债权国等多方面的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战略从单纯的缓解转为实质性的减免。这就使得部分重债国得以摆脱困境,出现结构调整、发展经济的好兆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熊婉婷 张家诚 孙靓莹
近年来有关中国海外主权贷款会促进还是抑制债务国经济发展的国际争议愈演愈烈。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国际债务统计数据库,检验来自中国、美国及世界银行的主权贷款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结果发现,中国贷款能显著促进债务国经济增长,但美国和世界银行贷款的效果不佳。机制分析表明,中国贷款具有生产性债务特征,能够缓解国内融资约束,形成生产性投资,与贷款相关的还款压力对债务国而言也是可负担的。相比美国和世界银行,中国贷款在促进工业发展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本文为破除“债务陷阱说”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中国资本如何促进全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毛道根
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不充分,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缺陷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并不具有指导意义,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职能本质是代替市场提供一套不同于市场经济规则的经济制度,但由于政府的制度供给存在成本和风险。因而政府的规模应有一个适度的标准。政府的制度供给应在市场发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弱化和让位于市场,并最终完成政府职能和经济体制的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振林
当前新兴证券市场正在发展中国家崛起,这些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1993年6月止,世界各国业绩最显著的证券市场在土耳其、巴西和印度尼西亚;最近,香港、新加坡和菲律宾的股市业绩也十分显著。如果以美元计值,土耳其的股票市场增长了111%,巴西增长了83%,印度尼西亚增长了29%;香港、新加坡和菲律宾的股票市场也实现了高收益。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翔 张卫 万春林
在梳理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关系的基础上,利用36个OECD成员国1990—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正,其内在机制可能是家庭与企业对人口老龄化做出了最优回应,使得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正向效应高于其负向效应;目前OECD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尚未阻碍其技术进步,采用替换变量、反向因果识别等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这一结论有助于正确理解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而可减轻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负面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中 周勤
全球化趋势能显著的降低绝对贫穷的数量实现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当具体分解全球化因素时,贸易自由化和信息流动是发展中国家绝对贫穷数量降低和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其他方面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另外本文也兼论了经济增长作为全球化影响贫穷的中间因子的不正确性。
关键词:
全球化 绝对贫穷 KOF指标 包容性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