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99)
2023(16825)
2022(14420)
2021(13630)
2020(11232)
2019(26019)
2018(25480)
2017(48681)
2016(26203)
2015(29711)
2014(29638)
2013(28670)
2012(26405)
2011(23443)
2010(23339)
2009(21138)
2008(20469)
2007(18080)
2006(15707)
2005(13167)
作者
(73543)
(61439)
(60881)
(58057)
(39088)
(29404)
(27744)
(24185)
(23392)
(21826)
(21064)
(20539)
(19255)
(19055)
(18838)
(18772)
(18342)
(18164)
(17553)
(17301)
(14992)
(14935)
(14885)
(14138)
(13686)
(13594)
(13491)
(13290)
(12284)
(12156)
学科
(104420)
经济(104296)
管理(75103)
(69797)
(57635)
企业(57635)
方法(48018)
数学(41680)
数学方法(41053)
(31657)
中国(29175)
(27946)
业经(24391)
地方(24074)
(21899)
农业(21349)
(17592)
理论(17528)
(17273)
贸易(17261)
(16726)
(16430)
技术(15925)
环境(15886)
(15836)
财务(15752)
财务管理(15710)
企业财务(14862)
(14368)
(14228)
机构
大学(364774)
学院(362593)
管理(144942)
(140414)
经济(137206)
理学(126092)
理学院(124654)
管理学(122257)
管理学院(121586)
研究(118701)
中国(87105)
(77381)
科学(74500)
(65042)
(57886)
(57387)
中心(55492)
业大(54279)
研究所(52803)
(52396)
财经(51943)
(49917)
师范(49439)
北京(48324)
(47412)
农业(44436)
(43864)
(42723)
经济学(42011)
师范大学(40064)
基金
项目(255819)
科学(201135)
研究(188289)
基金(185286)
(161658)
国家(160074)
科学基金(137765)
社会(118341)
社会科(111902)
社会科学(111870)
(99240)
基金项目(98373)
自然(89239)
自然科(87169)
教育(87155)
自然科学(87148)
自然科学基金(85541)
(83598)
编号(77453)
资助(75641)
成果(62560)
重点(56837)
(56316)
(54032)
课题(52862)
(52824)
创新(49203)
科研(48835)
国家社会(48688)
教育部(48572)
期刊
(152708)
经济(152708)
研究(104210)
中国(69733)
学报(58502)
(53831)
科学(53433)
管理(52328)
(50017)
大学(45430)
教育(44464)
学学(42372)
农业(37535)
技术(33189)
(27177)
金融(27177)
业经(25605)
财经(24788)
经济研究(23304)
图书(21737)
(21180)
问题(19786)
(18410)
(18147)
科技(17564)
理论(16944)
技术经济(16808)
资源(16228)
现代(15745)
实践(15562)
共检索到524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尧磊   栗伊萱  
厘清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机制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乡镇政府负担问题背后的生成逻辑关注不足。本文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采用“国家—乡镇政府—基层群众”三维分析思路尝试阐释这一问题。以H省Y市石镇为例,国家通过多中心工作模式形塑与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两条路径显著提高了对乡镇政府的监控强度,保障了国家意志与基层群众诉求的有效实现。同时,也由于内嵌其中的“功能强化”与“治权弱化”内在张力的加剧,导致乡镇政府负担加重这一非预期后果。乡镇政府负担加重,其背后是国家政权建设对国家、乡镇政府与基层群众三者之间利益关系进行的新一轮深度调整。这一调整遵循国家利益与基层利益优先的基本原则,其结果是在国家与基层群众的双重监控压力之下,乡镇政府的弱势地位更加凸显,乡镇政府的正当利益不断流失,未来的基层体制改革需要正视这一问题以求相应的解决之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尧磊   栗伊萱  
厘清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机制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乡镇政府负担问题背后的生成逻辑关注不足。本文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采用“国家—乡镇政府—基层群众”三维分析思路尝试阐释这一问题。以H省Y市石镇为例,国家通过多中心工作模式形塑与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两条路径显著提高了对乡镇政府的监控强度,保障了国家意志与基层群众诉求的有效实现。同时,也由于内嵌其中的“功能强化”与“治权弱化”内在张力的加剧,导致乡镇政府负担加重这一非预期后果。乡镇政府负担加重,其背后是国家政权建设对国家、乡镇政府与基层群众三者之间利益关系进行的新一轮深度调整。这一调整遵循国家利益与基层利益优先的基本原则,其结果是在国家与基层群众的双重监控压力之下,乡镇政府的弱势地位更加凸显,乡镇政府的正当利益不断流失,未来的基层体制改革需要正视这一问题以求相应的解决之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泽鹏  董迪瑶  雷晓康  
乡镇政府负担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很大的阻滞因素。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范式与压力传导的双向视角,并结合田野调查发现,多重制度逻辑综合作用引致的乡镇政府负担生成机制可解释为“加压容易减压难”。一方面,在压力型科层体制下,乡镇政府受到上级政府的强制性支配,议价空间有限,上级政府较易实现对乡镇政府的加压,这表现为任务分配与任务负荷的失衡、资源配套与高效执行的冲突、检查与迎检的张力、问责与容错的矛盾。另一方面,在自治型村庄治理体制下,乡镇政府对村级组织的行政控制受到限定和约束,减压过程存在任务转包困难、任务承接能力有限、任务落实效果衰减、任务执行动力不足的困境,导致村级组织较难实现对乡镇政府的减压,且乡镇政府还需处理村级组织反向上交的“剩余事务”。“加压容易减压难”导致乡镇政府的治理事务超出其可承载限度,由此生成治理负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勇  
晚清以来 ,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受到重视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家乡镇政权建设已明显加强 ,但一直未能很好解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乡村治理权威蜕变为“赢利型经纪”进而带来国家政权的“内卷化”,从而促使国家权威真正在乡村确立 ,以及在此基础上 ,如何确保国家为进行大规模后发现代化建设能更多地、合法地汲取乡村资源。从国家政权建设这一宏观视角来看 ,其因此对乡镇机构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并为乡镇机构改革规定了促进农村市场化和推动政府治理变革的双重价值取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明  
基层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权角色直接影响国家政权建设的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基层政权扮演代理型政权角色,帮助国家政权管理基层社会的各类事务;改革开放之后,基层政权扮演经营型政权角色。基层政权的经营性行为不仅没有为基层民众谋取公共利益,而且攫取基层社会更多资源,恶化了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基层政权从经营型政权向服务型政权转变是改善国家政权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优化基层政权公共权力、强化基层政权的财力、重塑党政机构设置及厘清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是构建服务型政权的现实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魏程琳  
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基础权力,处理好与地方自治单位的关系。现阶段行政下乡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村级组织的行政化色彩加强,成为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另一方面惠农政策进村入户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增强了农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但是,农村基层行政效率总体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自治单位从行政村向自然村下沉,激活了村庄社会积累的内生性资源,使得以自然村为边界的社区社会组织兴起,为农民提供了平等参与和民主协商公共事务的空间。这意味着后税费时代国家政权建设不是要完全打碎地方自治单位使国家权力直面农民家庭,而是应重视农村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增强国家通过社会获得权力的能力,构建社会自治协同提升基层行政效力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晋  蒋昌华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座谈、个案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职能的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调查显示,乡镇政府依然履行着较强的经济发展职能,并没有真正实现由区域经济发展"领导者"向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转换。一方面,乡镇政府热衷于发展地方经济,公共决策依然对私人决策有较强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税费改革减少了乡镇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在本应发挥作用的公共产品市场上,乡镇政府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位。此外,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花费大量精力在处理上访事件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杨万友  
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举措。据统计,目前中国有3.9万个乡镇政府,全国单是乡镇一级需要农民出钱养活的干部(含教师)就达1200万人,平均每80个农民养活一个干部,许多乡镇的各类机构多达二三十个。这极大地增加了农民负担,因此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丛丛   邓大才  
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在于政治权力集中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能力的提高。国家发展取向从生产本位向生活本位的转型,推动农村“生活治理”的出现。农民日常生活的开放性与权威缺位,形成了国家介入的正当性与耦合性。农村日常生活领域,规则力量与非规则事务、刚性管治与软事务间的冲突,要求“生活治理”不仅要有中间载体,也应当是软治理。通过规则嵌入的实践,“生活治理”实现对农村社会的知识再造与制度构建。基于此,“生活治理”在重构日常生活权力的基础上,实现日常生活权力的国家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丛丛   邓大才  
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在于政治权力集中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能力的提高。国家发展取向从生产本位向生活本位的转型,推动农村“生活治理”的出现。农民日常生活的开放性与权威缺位,形成了国家介入的正当性与耦合性。农村日常生活领域,规则力量与非规则事务、刚性管治与软事务间的冲突,要求“生活治理”不仅要有中间载体,也应当是软治理。通过规则嵌入的实践,“生活治理”实现对农村社会的知识再造与制度构建。基于此,“生活治理”在重构日常生活权力的基础上,实现日常生活权力的国家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梅华  
"空心村"不仅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对农村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危害,而且也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为了让"空心村"变废为宝,本文分析了中国最基层行政单元的乡镇政府治理"空心村"面临的角色困境,并提出了重新对乡镇政府治理"空心村"的角色进行定位的一些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步洲  
"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以来,大多数乡镇政府忽视了自身的教育责任,有的采取撒手策略、有的遇事消极应付、有的不从实际出发、有的决策随心所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乡镇政府必须努力承担起学校安全守望者、义务教育促进者、学校建设支持者、教育均衡行动者、实践学习保证者和教育评价执行者的责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毅  
农业税费的征收不仅是国家权力的表征 ,同时也是国家汲取资源的一种方式 ;而税  费上缴既是农民对国家治理权力的认可 ,同时又是对这种认可的一种经济表达。然而 ,在  一些地方 ,部分农民却把税费的上缴视为一种用以保护他们自身权益的工具 ,即运用经济  方式来达成非经济的目标。当乡村组织失去了强行征收税费的能力时 ,面对农民的这种  非经济诉求 ,便转而运用非正式的权力方式与那些尚未完成税费上缴任务的农民展开博  弈。在这种博弈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 ,随着农民“社会契约”意识的日益增长 ,一些  地方的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正面临着缺失治理资源的困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君  
在国家引导型发展(State-directed Development)模式下,农村的正式制度1变迁是特定历史时期国家类型与发展模式转变的典型缩影。文章以重庆市彭水县的实地研究为基础,以制度变迁与乡镇政府行动为核心,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农村正式制度的演进过程发现:在国家引导型发展阶段,农村正式制度具备三点核心特征,即制度性质的国家引导性、制度形式的多样性、制度指向的广泛性;而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乡镇政府作为发展实践的基层执行者,充分利用农村发展的政治场域并适时转变行动方式,表现出了对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加以合并运用的实践逻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行治  王中华  
乡镇政府是给广大乡村群众提供服务的直接主体,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自2017年国家提出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以来,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基本全面提升,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层政权治理能力显著提高,已经建成了一批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新治理和为民服务方面较为成功的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典型经验。但是,当前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在服务职权、运转协调、服务保障能力以及村镇关系的完善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困境。对此,可以通过改革创新,明确服务职权,加强协调运转,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促进村镇良性互动等路径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充分展现乡镇政府治理效能,更好地服务广大乡村人民群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