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77)
- 2023(19010)
- 2022(16297)
- 2021(15356)
- 2020(12513)
- 2019(28556)
- 2018(28347)
- 2017(53793)
- 2016(29098)
- 2015(32709)
- 2014(32240)
- 2013(31130)
- 2012(28358)
- 2011(25467)
- 2010(25477)
- 2009(23172)
- 2008(22178)
- 2007(19375)
- 2006(17015)
- 2005(14507)
- 学科
- 济(115014)
- 经济(114875)
- 业(81270)
- 管理(78653)
- 企(59558)
- 企业(59558)
- 农(52221)
- 方法(49008)
- 数学(42663)
- 数学方法(42069)
- 农业(34745)
- 中国(30985)
- 业经(29582)
- 财(27140)
- 地方(26741)
- 学(22860)
- 制(21286)
- 贸(19128)
- 贸易(19116)
- 理论(18963)
- 易(18554)
- 环境(18097)
- 技术(17573)
- 和(17525)
- 发(16622)
- 务(16400)
- 财务(16319)
- 财务管理(16283)
- 银(16086)
- 银行(16049)
- 机构
- 学院(396245)
- 大学(392002)
- 管理(157018)
- 济(154435)
- 经济(150963)
- 理学(136570)
- 理学院(135088)
- 管理学(132527)
- 管理学院(131804)
- 研究(129428)
- 中国(97397)
- 京(82382)
- 科学(81040)
- 农(76077)
- 财(68018)
- 业大(63007)
- 所(62944)
- 中心(61553)
- 江(58689)
- 农业(58195)
- 研究所(57463)
- 财经(54635)
- 范(54486)
- 师范(54004)
- 北京(51134)
- 经(49980)
- 州(47683)
- 院(47481)
- 经济学(45092)
- 师范大学(43219)
- 基金
- 项目(278867)
- 科学(219441)
- 研究(208548)
- 基金(200191)
- 家(174085)
- 国家(172354)
- 科学基金(148431)
- 社会(130541)
- 社会科(123159)
- 社会科学(123125)
- 省(110670)
- 基金项目(106307)
- 教育(96670)
- 自然(95126)
- 自然科(92843)
- 自然科学(92822)
- 划(91836)
- 自然科学基金(91109)
- 编号(87833)
- 资助(80657)
- 成果(70366)
- 重点(62463)
- 部(61184)
- 发(60371)
- 课题(59822)
- 创(58037)
- 创新(54058)
- 国家社会(53305)
- 科研(52907)
- 教育部(52418)
- 期刊
- 济(171357)
- 经济(171357)
- 研究(111672)
- 中国(79225)
- 农(75976)
- 学报(61901)
- 科学(57292)
- 管理(54068)
- 农业(51925)
- 教育(50796)
- 财(50603)
- 大学(48310)
- 学学(45224)
- 技术(36949)
- 业经(33973)
- 融(33857)
- 金融(33857)
- 财经(25082)
- 业(24940)
- 经济研究(24932)
- 问题(23153)
- 图书(22667)
- 经(21426)
- 版(20611)
- 科技(19237)
- 资源(18345)
- 技术经济(17946)
- 理论(17754)
- 现代(17382)
- 商业(16806)
共检索到576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丛丛 邓大才
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在于政治权力集中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能力的提高。国家发展取向从生产本位向生活本位的转型,推动农村“生活治理”的出现。农民日常生活的开放性与权威缺位,形成了国家介入的正当性与耦合性。农村日常生活领域,规则力量与非规则事务、刚性管治与软事务间的冲突,要求“生活治理”不仅要有中间载体,也应当是软治理。通过规则嵌入的实践,“生活治理”实现对农村社会的知识再造与制度构建。基于此,“生活治理”在重构日常生活权力的基础上,实现日常生活权力的国家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丛丛 邓大才
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在于政治权力集中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能力的提高。国家发展取向从生产本位向生活本位的转型,推动农村“生活治理”的出现。农民日常生活的开放性与权威缺位,形成了国家介入的正当性与耦合性。农村日常生活领域,规则力量与非规则事务、刚性管治与软事务间的冲突,要求“生活治理”不仅要有中间载体,也应当是软治理。通过规则嵌入的实践,“生活治理”实现对农村社会的知识再造与制度构建。基于此,“生活治理”在重构日常生活权力的基础上,实现日常生活权力的国家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明
基层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权角色直接影响国家政权建设的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基层政权扮演代理型政权角色,帮助国家政权管理基层社会的各类事务;改革开放之后,基层政权扮演经营型政权角色。基层政权的经营性行为不仅没有为基层民众谋取公共利益,而且攫取基层社会更多资源,恶化了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基层政权从经营型政权向服务型政权转变是改善国家政权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优化基层政权公共权力、强化基层政权的财力、重塑党政机构设置及厘清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是构建服务型政权的现实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毅
农业税费的征收不仅是国家权力的表征 ,同时也是国家汲取资源的一种方式 ;而税 费上缴既是农民对国家治理权力的认可 ,同时又是对这种认可的一种经济表达。然而 ,在 一些地方 ,部分农民却把税费的上缴视为一种用以保护他们自身权益的工具 ,即运用经济 方式来达成非经济的目标。当乡村组织失去了强行征收税费的能力时 ,面对农民的这种 非经济诉求 ,便转而运用非正式的权力方式与那些尚未完成税费上缴任务的农民展开博 弈。在这种博弈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 ,随着农民“社会契约”意识的日益增长 ,一些 地方的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正面临着缺失治理资源的困境。
关键词:
乡村权威 税费征收 干群博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霍光
当前学术界讨论国家政权介入乡村治理有诸多维度,其中治理、文化、制度、这三个维度值得重视和研究。治理维度是国家政权介入乡治的根本内涵,文化维度规定了特定的介入形式,制度维度则为国家政权介入提供了另一些可能。
关键词:
国家政权 乡村治理 文化 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霍光
当前学术界讨论国家政权介入乡村治理有诸多维度,其中治理、文化、制度、这三个维度值得重视和研究。治理维度是国家政权介入乡治的根本内涵,文化维度规定了特定的介入形式,制度维度则为国家政权介入提供了另一些可能。
关键词:
国家政权 乡村治理 文化 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勇
晚清以来 ,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受到重视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家乡镇政权建设已明显加强 ,但一直未能很好解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乡村治理权威蜕变为“赢利型经纪”进而带来国家政权的“内卷化”,从而促使国家权威真正在乡村确立 ,以及在此基础上 ,如何确保国家为进行大规模后发现代化建设能更多地、合法地汲取乡村资源。从国家政权建设这一宏观视角来看 ,其因此对乡镇机构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并为乡镇机构改革规定了促进农村市场化和推动政府治理变革的双重价值取向。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镇机构改革 农村市场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魏程琳
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基础权力,处理好与地方自治单位的关系。现阶段行政下乡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村级组织的行政化色彩加强,成为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另一方面惠农政策进村入户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增强了农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但是,农村基层行政效率总体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自治单位从行政村向自然村下沉,激活了村庄社会积累的内生性资源,使得以自然村为边界的社区社会组织兴起,为农民提供了平等参与和民主协商公共事务的空间。这意味着后税费时代国家政权建设不是要完全打碎地方自治单位使国家权力直面农民家庭,而是应重视农村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增强国家通过社会获得权力的能力,构建社会自治协同提升基层行政效力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尧磊 栗伊萱
厘清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机制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乡镇政府负担问题背后的生成逻辑关注不足。本文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采用“国家—乡镇政府—基层群众”三维分析思路尝试阐释这一问题。以H省Y市石镇为例,国家通过多中心工作模式形塑与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两条路径显著提高了对乡镇政府的监控强度,保障了国家意志与基层群众诉求的有效实现。同时,也由于内嵌其中的“功能强化”与“治权弱化”内在张力的加剧,导致乡镇政府负担加重这一非预期后果。乡镇政府负担加重,其背后是国家政权建设对国家、乡镇政府与基层群众三者之间利益关系进行的新一轮深度调整。这一调整遵循国家利益与基层利益优先的基本原则,其结果是在国家与基层群众的双重监控压力之下,乡镇政府的弱势地位更加凸显,乡镇政府的正当利益不断流失,未来的基层体制改革需要正视这一问题以求相应的解决之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尧磊 栗伊萱
厘清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机制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乡镇政府负担问题背后的生成逻辑关注不足。本文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采用“国家—乡镇政府—基层群众”三维分析思路尝试阐释这一问题。以H省Y市石镇为例,国家通过多中心工作模式形塑与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两条路径显著提高了对乡镇政府的监控强度,保障了国家意志与基层群众诉求的有效实现。同时,也由于内嵌其中的“功能强化”与“治权弱化”内在张力的加剧,导致乡镇政府负担加重这一非预期后果。乡镇政府负担加重,其背后是国家政权建设对国家、乡镇政府与基层群众三者之间利益关系进行的新一轮深度调整。这一调整遵循国家利益与基层利益优先的基本原则,其结果是在国家与基层群众的双重监控压力之下,乡镇政府的弱势地位更加凸显,乡镇政府的正当利益不断流失,未来的基层体制改革需要正视这一问题以求相应的解决之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晨漠
河北省沧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胡连峰同志最近多次找本刊总编辑恳谈,倾述了他对当前经济改革中一些不良倾向的担忧。并且送上了一篇他写的论文。我们认为胡连峰先生所提出的问题很重要。他的许多意见也是很中肯的,当然有些论断似乎还需经改革实践的检验。经胡先生本人同意,将他的基本观点刊载如下,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沐 姚金燕
利用“国家在场”的人类学分析框架,对乡村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表征、动力机制做出全景立体描述,总结其发展经验,以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基于G乡的田野调查,发现反贫困治理中的“国家在场”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全面交往、广泛交流与深度交融。新时期,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达金 刘怡伟
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关键在农村,基础还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农村,就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债务压力大、权责不对等等制约基层政权建设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历史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更有体制机制的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要针对突出问题,提高认识,完善职能,调节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
关键词:
农村 基层政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添华 宋莉
本文阐述和归纳了当代宗族组织的概念、特征,论述了其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提出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主张从促进当代宗族组织现代化转型、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推动当代宗族组织和基层政权共赢发展三个方面健全和完善当代宗族组织管理制度,从而提升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宗族组织 农村基层政权 治理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柳菲 余春莲 胡丽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表现为农村社区多方参与治理成效显著、农村社区协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与公共空间管理效用增强。然而,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仍面临治理主体利益分异、多元治理体系失序和治理行动进程缓慢的现实困境。应关注主体利益、文化价值与公共精神等关键影响因素,在治理实施过程中,通过深化农村社区治理主体利益联结、优化农村社区共同治理行动流程及完善农村社区动态评估与绩效评价体系等策略,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治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