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4)
- 2023(11309)
- 2022(9545)
- 2021(9244)
- 2020(7530)
- 2019(17375)
- 2018(17095)
- 2017(33154)
- 2016(17897)
- 2015(20072)
- 2014(19794)
- 2013(19639)
- 2012(18712)
- 2011(17258)
- 2010(17468)
- 2009(16258)
- 2008(16055)
- 2007(14471)
- 2006(13144)
- 2005(12002)
- 学科
- 济(77520)
- 经济(77434)
- 业(53648)
- 农(47717)
- 管理(43657)
- 农业(31604)
- 企(31412)
- 企业(31412)
- 方法(26398)
- 中国(25673)
- 数学(23028)
- 数学方法(22782)
- 业经(20034)
- 制(16958)
- 贸(16931)
- 贸易(16921)
- 财(16852)
- 易(16562)
- 地方(15937)
- 策(14636)
- 学(13862)
- 银(13694)
- 银行(13690)
- 行(13308)
- 融(12987)
- 金融(12984)
- 发(12949)
- 体(11990)
- 及其(11961)
- 环境(11332)
- 机构
- 学院(255364)
- 大学(254518)
- 济(117906)
- 经济(115741)
- 管理(96497)
- 研究(93646)
- 理学(82164)
- 理学院(81232)
- 管理学(80209)
- 管理学院(79710)
- 中国(74982)
- 京(54544)
- 农(53275)
- 财(52986)
- 科学(51884)
- 所(46255)
- 中心(43177)
- 研究所(41524)
- 财经(41146)
- 农业(40210)
- 江(38949)
- 经(37619)
- 业大(36966)
- 范(36762)
- 师范(36605)
- 经济学(36338)
- 北京(34884)
- 经济学院(32602)
- 院(32239)
- 州(30533)
- 基金
- 项目(161801)
- 科学(129385)
- 研究(127042)
- 基金(119410)
- 家(102654)
- 国家(101387)
- 科学基金(86526)
- 社会(83514)
- 社会科(78769)
- 社会科学(78751)
- 基金项目(62197)
- 省(60243)
- 教育(56455)
- 编号(52889)
- 自然(51429)
- 划(50987)
- 自然科(50158)
- 自然科学(50146)
- 自然科学基金(49285)
- 资助(48081)
- 成果(44539)
- 部(38465)
- 发(36870)
- 重点(35865)
- 课题(35686)
- 国家社会(35161)
- 性(33445)
- 教育部(33290)
- 创(33193)
- 中国(32410)
- 期刊
- 济(142099)
- 经济(142099)
- 研究(85227)
- 农(57049)
- 中国(55564)
- 农业(38782)
- 财(38208)
- 科学(35231)
- 学报(34432)
- 管理(32848)
- 融(30304)
- 金融(30304)
- 教育(29224)
- 大学(27890)
- 业经(25952)
- 学学(25779)
- 财经(20791)
- 经济研究(20659)
- 技术(20440)
- 问题(20074)
- 业(18960)
- 经(18103)
- 世界(17310)
- 贸(15823)
- 农村(14904)
- 村(14904)
- 农业经济(14427)
- 国际(14044)
- 经济问题(13419)
- 版(12991)
共检索到405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利英
农业、农村、农民是古今中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和当今的中央政府都针对三农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村的建设。比较而言,封建时代的一些支农惠农措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是真正的为广大劳动人民着想。当今的政府是真正的为农民着想,关注农民,重视农业,大力建设新农村,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大农民的关爱、对农村繁荣的关心、对农业发展的关注。
关键词:
封建国家 当今政府 国家支农惠农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进 凌卯亮
效果转换是一种政策领域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对我国惠农政策效果转换机制的研究和完善,有利于减少政策实施的反效果,促使政策尽可能地实现预期目标。本文以"家电下乡"政策为例,在对其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转换机制理论对其实际效果产生转换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具体阐释,并提出完善惠农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萍
在当今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事关经济稳定,更事关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中外经验表明,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就必须持续实行有利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
关键词:
惠农政策 粮食安全 农民利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家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明两年财政支农工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敬辉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不断丰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扩大农村消费、深入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一、完善粮食补贴和保护性收购政策,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近年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对农民直接补贴力度、落实主要农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尹德挺 苏杨 陈可
当前,与惠农政策相比,计生优惠政策在利益导向、风险防范以及法律效力方面存在不足,政策导向力度被削弱,进而产生了"惠农政策连带人口效应"。因此,在新形势下亟需把惠农政策与计生优惠政策的协调工作纳入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一方面,惠民政策不能无原则地"普惠";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也要根据国际、国内背景以及人口形势的变化,从利益导向、风险防范以及法律效力三个方面调整其内容和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曾文明 魏秋华 廖春光
以近5年来江西省惠农政策实施为例,系统分析各项惠农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效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深入了解地方政府、农村集体、农户对惠农政策的期望,构建我国现阶段惠农政策实施成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惠农政策的方案优化、惠农政策执行力度的强化、惠农政策的监督管理、惠农政策的评估与反馈等方面提出完善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惠农政策 成效评价及完善 江西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来位
惠农政策执行效力是指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调研发现,政策普惠性程度不高,政策执行不确定性很大;部分政策方案科学性不强,政策执行效果难以保证;农民对政策知晓程度不高,农民主动参与严重不足;政策执行激励监督机制不健全,执行机构积极性不高;特惠性政策执行效率低下,削弱了农户的申请积极性等因素制约了惠农政策执行效力的提升。因此,必须加强农民需求调查研究,提高惠农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特惠政策普惠化,增强政策执行效果的确定性;针对农民现实情况,加强政策宣传,发动农民参与政策执行;健全政策执行激励机制,增强执行机构的积极性;建立以执行需求为导向的组织体系,促进农业公共服务社会化。
关键词:
惠农政策 执行效力 制约因素 提升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浩天
"新农保"制度作为国家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执行效果与农户个体差异休戚相关。本研究以全国20省194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农户个体年龄结构与参保率成正倚变关系,即年龄层越高、其参保意愿越强;受教育程度与参保率成逆倚变关系,即教育程度越高,其参保意愿不断弱化;务农家庭参保更积极,务工家庭参保率相对较低。同时,农户家庭结构类型与其参保意愿具有显著的相关度,家庭子女的数量与其参保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对于已经参保的农户而言,家庭收入对农户参保意愿的影响效果甚微,但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别。
关键词:
惠农政策 新农保 农户 家庭结构 农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对"三农"问题的认真研究和积极对待,作为财政工作的一项长久的重中之重的职责,是由一系列重要的主客观条件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这是"三农"的社会属性和经济政治地位在政策上的集中体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红霞
"一事一议到农家、百姓心里乐开了花、干群合力办实事,不怕咱农村没变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为山西省陵川县新农村发展注入了无尽的活力,议出了该县农业、农村、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万春桥
近期,笔者深入湖北省通山县部分乡镇村组,实地调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情况,与县财政局干部以及部分乡镇财政所主任和村干部进行座谈,了解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在调查走访和座谈中,农民群众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问卷调查表明,通山县八成以上农民对当前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策推行以后,带动了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事务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村卫生室实现了标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文慧 程实
基于农户满意度视角,通过安徽省惠农政策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运用满意度测评方法对安徽省惠农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实证分析。调查表明,整体而言,安徽省现阶段惠农政策农户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对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施表示认可。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政策认知程度低,执行手段单一,欠规范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户满意度。据此,提出提高基层部门政策执行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执行力评估制度以及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万春桥
1.改革决策方式,确保政策设计的科学性。毋庸置疑,现行管理体制和审批格局不能适应新时期"三农"工作需要,有些制度甚至影响了强农惠农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目前,靠个别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低层次、小规模的资金整合显然难以奏效,因此,必须打破现有格局,从顶层和源头寻求突破。建议国务院成立强农惠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中央各部委的工作,对现有项目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来位
政策资源的非均衡性、执行机构的科层性、目标群体的低组织化等制约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惠农政策"自上而下"执行及其结构性冲突,而执行环境的复杂性、目标群体的异质性又对该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且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将加剧这种模式的结构性损耗。须通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目标群体功能;重配政府功能和职责,减少政策执行层级;完善政策运行机制,降低结构性损耗等优化路径来提升我国惠农政策的执行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