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4)
2023(7411)
2022(6406)
2021(5865)
2020(5034)
2019(11137)
2018(10830)
2017(21068)
2016(11397)
2015(12625)
2014(12634)
2013(12184)
2012(11303)
2011(9865)
2010(10116)
2009(9731)
2008(10298)
2007(9560)
2006(8444)
2005(8067)
作者
(30899)
(25721)
(25272)
(24357)
(16505)
(12154)
(11733)
(9853)
(9479)
(9375)
(8825)
(8724)
(8415)
(8221)
(8208)
(7760)
(7472)
(7445)
(7269)
(7251)
(6386)
(6250)
(5982)
(5872)
(5816)
(5790)
(5755)
(5720)
(5018)
(4952)
学科
管理(45029)
(38773)
(38184)
经济(38088)
(35128)
企业(35128)
(24437)
(21919)
(19398)
银行(19253)
(17848)
(15814)
财务(15797)
财务管理(15747)
企业财务(15089)
方法(14597)
(12727)
制度(12723)
(12456)
金融(12454)
数学(12395)
数学方法(12302)
中国(11698)
(11159)
业务(10074)
体制(9801)
(9799)
(9726)
业经(9482)
国家(9041)
机构
大学(155816)
学院(153261)
(66539)
经济(65095)
管理(59329)
研究(51097)
理学(49256)
理学院(48759)
中国(48692)
管理学(48263)
管理学院(47952)
(42431)
(32882)
财经(30752)
(27832)
科学(26101)
(25302)
中心(25080)
(24971)
(23988)
银行(23039)
财经大学(22993)
(22198)
经济学(21759)
研究所(21604)
(21496)
北京(20957)
(19772)
经济学院(19540)
(18208)
基金
项目(94209)
科学(75085)
研究(71727)
基金(70879)
(61066)
国家(60135)
科学基金(52016)
社会(47858)
社会科(45463)
社会科学(45449)
基金项目(36691)
(34814)
教育(32648)
自然(31652)
自然科(30901)
自然科学(30894)
自然科学基金(30381)
(29316)
资助(28961)
编号(28000)
(24978)
成果(24826)
(22460)
重点(21139)
国家社会(20605)
(20448)
教育部(20113)
(20007)
课题(19395)
人文(19245)
期刊
(77271)
经济(77271)
研究(54930)
(39826)
中国(35768)
(34242)
金融(34242)
管理(23927)
(20668)
学报(20466)
科学(19405)
财经(16912)
大学(16820)
学学(15965)
(14241)
教育(13399)
经济研究(11842)
农业(11379)
财会(11329)
会计(11149)
技术(10929)
业经(10007)
问题(9579)
理论(8600)
(8530)
国际(8075)
(7818)
通讯(7620)
会通(7601)
实践(7585)
共检索到259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雷  何少华  仪垂林  
本文检验了国家控制、政府干预、银行债务与资金侵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主要加剧了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侵占;只有当上市公司受国家控制且受政府干预多时,银行债务才显著地加剧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结果表明,在我国,国家控制及政府干预显著地加剧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及银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这一点上说,国家控制及政府干预不利于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而这与代理学派与政治学派对国有企业的解释一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冉茂盛  李文洲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且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健全这一现实背景,本文重点考察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对企业债务融资和大股东债务资金侵占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理,并以沪深A股家族上市公司2008-2011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检验了政治关联及其与外部治理环境的交互效应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较大的家族企业,其得到债务融资的比例相对较低,但政治关联有助于债务资金的取得;从债务融资的动机看,家族企业的负债行为不是为发挥债务的治理效应,而是为控制更多的资源,以为其资金侵占提供便利;尽管来自制度层面的约束会抑制终极控制人资金侵占的行为,但政府行政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雒敏  
以2004~2006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债务融资及其结构对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中股东—债权人冲突和负债作为治理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债务融资总体上对大股东侵占行为没有治理效果,但债务融资中的银行债务及短期借款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按最终控制人性质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表明,商业信用、银行债务与短期借款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更好的治理作用,而长期债务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中不但没有起到治理作用,反而加剧了大股东的利益侵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林勇  贺勇  曾辉祥  
以控股股东担保为切入点,在考虑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控股股东通过担保进行资金侵占的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担保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并通过债务融资加大了资金侵占程度;现金流权在担保对债务规模和资金侵占程度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控股股东向较高现金流权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担保债务从而进行资金侵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林勇  贺勇  曾辉祥  
以控股股东担保为切入点,在考虑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控股股东通过担保进行资金侵占的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担保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并通过债务融资加大了资金侵占程度;现金流权在担保对债务规模和资金侵占程度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控股股东向较高现金流权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担保债务从而进行资金侵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林勇  贺勇  曾辉祥  
以控股股东担保为切入点,在考虑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控股股东通过担保进行资金侵占的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担保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并通过债务融资加大了资金侵占程度;现金流权在担保对债务规模和资金侵占程度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控股股东向较高现金流权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担保债务从而进行资金侵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星  李宁  张超  
本文研究了影响上市公司债务配置决策的内外动因。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对强势债权人监管的规避动机会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决策,具体表现为: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越大,银行借贷比例越低、公开债务比例越高。进一步地,银行竞争作为影响银行债权治理效力的外部因素,其业内竞争加剧会弱化单个银行债权人原本强势的监管效力,终极控制人规避动机减弱,并由此提升其银行借贷比例。本文研究支持了"终极控制人规避强势债权人监管"的立论,为公开市场投资者与政府监管部门防范终极控制人道德风险、完善债券市场建设以及加强银行业风险防范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烨  
文章根据2002年~2003年我国A股市场数据,从上市公司至其最终控制人之间的股权控制链的视角,利用樊刚和王小鲁(2003)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构建各地区公司治理环境指数,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治理环境与控制性股东侵占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傅代国  刘永冠  金智  
本文分析了内部人利益侵占和地方治理环境对公司债务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人利益侵占导致了公司债务成本的上升;而地方治理环境的不同方面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具有不同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一年地方GDP增速放缓导致的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削弱了债务成本对利益侵占的敏感度。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从融资层面打开利益侵占和地方治理环境对公司价值影响的黑箱,并对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烨  
利用2002~2003年我国A股市场数据,从上市公司至其最终控制人之间股权控制链的视角,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与控制性股东侵占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随着股权控制链的增长而趋于严重,这种情况在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也就是说,相对于国有控股股东,非国有最终控制人有更强的激励通过建立较长的控制链,达到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目的。其政策含义是,治理控制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应关注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及其与上市公司之间形成的控制权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戚艳霞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提高政府财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两次致信G20会议,倡议各国政府进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建立先进的政府会计准则,提高政府财务信息质量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义辉  黄国良  
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根源于大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而导致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长远利益的背离,可以用控制权私人收益来度量控制权利益侵占程度,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强度、控制性股东持股期限以及控制性股东未来收益的贴现因子等影响控制权利益侵占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莹  
一、高校内部控制中利益侵占问题提出目前,学界对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相对零散,主要集中在内部会计控制以及与内部审计的结合上。其中,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视角论述内部控制比较普遍,其理论依据是内部控制的一种分类标准,即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政策依据则是基于对2000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遵行,有学者认为该法可以更进一步地从法律的角度强调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韦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成  王永县  雷家骕  
企业控制权的利益侵占问题是企业控制理论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企业的控制性股东及其所拥有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企业控制链与不对称股权结构模型,深入研究了企业控制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田银华  李华金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除了股权结构外,社会资本同样也是影响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股权结构、社会资本控制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理论模型,并通过2007-2012年388家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检验了股权结构、社会资本控制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表现出利益协同效应,控股股东的社会资本控制对这种利益协同效应产生负面影响,社会资本控制强化了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倾向,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控股股东利益侵占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