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7)
2023(14858)
2022(12442)
2021(11651)
2020(9937)
2019(22680)
2018(22071)
2017(43193)
2016(22761)
2015(25430)
2014(24969)
2013(24558)
2012(22369)
2011(19619)
2010(19877)
2009(18803)
2008(18053)
2007(15764)
2006(13529)
2005(12197)
作者
(59671)
(49943)
(49535)
(47279)
(32093)
(23911)
(22792)
(19187)
(19105)
(17741)
(17074)
(16783)
(15634)
(15544)
(15507)
(15484)
(14614)
(14461)
(14348)
(14307)
(12150)
(12026)
(11766)
(11449)
(11293)
(11208)
(10922)
(10814)
(9852)
(9546)
学科
(92824)
经济(92684)
管理(78606)
(77319)
(68168)
企业(68168)
方法(46840)
数学(42246)
数学方法(41838)
(38181)
(29734)
金融(29731)
中国(27884)
(27636)
财务(27582)
财务管理(27520)
(27320)
银行(27309)
企业财务(26449)
(26091)
(25534)
(22628)
业经(20684)
(17144)
地方(16680)
(16065)
贸易(16051)
(15583)
农业(15153)
体制(14557)
机构
大学(312068)
学院(310635)
(136394)
经济(133873)
管理(127156)
理学(109894)
理学院(108924)
管理学(107374)
管理学院(106782)
研究(94275)
中国(82000)
(72528)
(62458)
财经(56661)
(51629)
科学(49831)
中心(47274)
(45389)
(43950)
经济学(43890)
财经大学(42709)
(40647)
经济学院(39839)
业大(39426)
北京(38765)
研究所(38746)
商学(36030)
(36016)
商学院(35723)
(34627)
基金
项目(206397)
科学(165981)
基金(155601)
研究(153854)
(132867)
国家(131482)
科学基金(116308)
社会(102396)
社会科(97476)
社会科学(97446)
基金项目(81869)
(78334)
自然(73590)
自然科(71939)
自然科学(71923)
教育(71468)
自然科学基金(70713)
(65366)
资助(64067)
编号(60816)
成果(49351)
(48040)
重点(45608)
(44215)
(44211)
国家社会(43512)
教育部(42997)
(42354)
人文(41932)
创新(41402)
期刊
(142072)
经济(142072)
研究(92941)
(63658)
中国(58524)
管理(48518)
(47741)
金融(47741)
学报(39607)
科学(38440)
(36196)
大学(32894)
学学(31375)
财经(29542)
技术(26578)
(25018)
教育(24888)
农业(23323)
经济研究(22887)
业经(21216)
财会(19108)
问题(18335)
会计(17193)
理论(15979)
(15384)
技术经济(14889)
统计(14884)
实践(14230)
(14230)
国际(14078)
共检索到467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雒敏  
以2004~2006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债务融资及其结构对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中股东—债权人冲突和负债作为治理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债务融资总体上对大股东侵占行为没有治理效果,但债务融资中的银行债务及短期借款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按最终控制人性质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表明,商业信用、银行债务与短期借款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更好的治理作用,而长期债务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中不但没有起到治理作用,反而加剧了大股东的利益侵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依据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类型的外资持股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的约束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未能有效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存在差异。QFII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而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持股均不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不仅未减轻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反而加重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石水平  
"壳"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上市公司成为众多企业争夺的对象,但控制权争夺后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传统的支持和掏空理论认为这是"两权分离"下的代理成本令大股东有意侵占上市公司,以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但这难以解释中国的现象。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相互关系是剖析股东行为,研究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后的超控制权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表明,(1)控制权转移后的董事变更比例、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比例和控股股东在目标公司董事会中所占的席位比例与大股东利益侵占都显著呈正相关;(2)大股东利益侵占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正相关;(3)大股东利益侵占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负相关;(4)大...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清  张华  曲世友  
现金股利政策常常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手段,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动机存在差异。本文选取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水平和现金股利发放负相关;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减弱利益侵占和现金股利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研究结论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考虑侵占成本的前提下,会提高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水平  
Shleifer和Vishny(1986)指出,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利益协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会带来什么效应呢?本文选定2000~2004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股东利益侵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接着建立联立方程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检验了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确实对大股东利益侵占产生了正的影响,同时,大股东利益侵占又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负向的作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引入了高管变更和大股东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晓红  
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制度,以1998年~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配股与大股东资源侵占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处在配股前三年时,为了达到配股要求,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减少;但当配股融资完成后,大股东的这种约束行为消失。这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在配股前的资金支持行为与配股后的资金占用行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田银华  李华金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除了股权结构外,社会资本同样也是影响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股权结构、社会资本控制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理论模型,并通过2007-2012年388家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检验了股权结构、社会资本控制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表现出利益协同效应,控股股东的社会资本控制对这种利益协同效应产生负面影响,社会资本控制强化了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倾向,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控股股东利益侵占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白云霞  林秉旋  王亚平  吴联生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海莲  胡挺  
外部大股东一方面具有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又会利用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公司绩效;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诸多约束大股东侵占的机制中,公司声誉机制被认为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有效机制。本文采用2004年126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侵占度和公司声誉制约机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公司声誉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此外,我们还发现法律环境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晓红  
本文以1998-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对大股东资源侵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处在正常水平时,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源侵占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呈负相关关系;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低于预期水平,并且预期上市公司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时,为避免破产而带来的损失,大股东倾向于更多地侵占上市公司的资源;当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介于上述区间内时,为免于破产,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源侵占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下降而减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芳丽  严太华  
在金字塔控股结构下,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不同类型的终极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以及不同类型的债务融资工具在侵占行为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中央及地方政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有支持行为,家族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有侵占行为;商业信用削弱了中央政府控股股东的支持行为,银行债务和公司债券削弱了地方政府控股股东的支持行为,银行债务和商业信用加剧了家族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进辉  万迪昉  蔡地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第一大股东终极持有的现金流量权比例如何影响公司的债务融资决策,从而揭示了负债在大股东治理中的激励约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债务水平与非国有大股东的终极现金流量权比例呈现一种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而与国有大股东的终极现金流量权比例则呈现一种非线性的正"U"型关系,说明负债的股权非稀释性和破产机制能够有效约束非国有大股东的行为,但并不能约束国有大股东的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晖  
家族企业中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是否更为严重?文章以我国家族类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为研究样本,量化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水平,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较非家族企业而言,家族企业中的大股东利益侵占问题更为严重,而股权制衡对抑制大股东侵占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席彦群  
一、引言大股东拥有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是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根源,有人把大股东掌握和运用公司控制权可以获得的收益分为两种:一是"控制权的共享收益",即由于大股东改善公司管理和监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丁  
我国上市公司国家控股与控股集中的特殊制度背景是引发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代理冲突的导火索,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基于上述治理环境,以控制权结构为研究载体,利用2005—2008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1)无论在国有和非国有公司,机构制衡均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但这种制衡效应在非国有公司更为突出;(2)在国有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业绩之间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但在非国有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线性关系;(3)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持股对国有公司的倒U绩效影响受制于公司控股集中度,随着控股股东控股比例提高,机构持股的边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