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1)
- 2023(14899)
- 2022(12869)
- 2021(11925)
- 2020(9927)
- 2019(22813)
- 2018(22576)
- 2017(42824)
- 2016(23143)
- 2015(26295)
- 2014(26550)
- 2013(26415)
- 2012(25245)
- 2011(23001)
- 2010(23779)
- 2009(22164)
- 2008(22083)
- 2007(20186)
- 2006(18272)
- 2005(16995)
- 学科
- 济(114686)
- 经济(114565)
- 管理(62241)
- 业(62031)
- 企(48375)
- 企业(48375)
- 方法(38897)
- 数学(33278)
- 数学方法(32876)
- 中国(32494)
- 农(31606)
- 地方(31207)
- 业经(24588)
- 财(23350)
- 学(22459)
- 农业(21343)
- 制(20606)
- 贸(19504)
- 贸易(19488)
- 易(18725)
- 银(18032)
- 银行(18003)
- 融(17620)
- 金融(17617)
- 地方经济(17434)
- 行(17355)
- 和(15996)
- 环境(15743)
- 发(15445)
- 理论(15385)
- 机构
- 学院(339799)
- 大学(338454)
- 济(146257)
- 经济(142979)
- 研究(124869)
- 管理(123936)
- 理学(103735)
- 理学院(102382)
- 管理学(100625)
- 管理学院(99931)
- 中国(96230)
- 科学(74354)
- 京(73832)
- 财(67339)
- 所(64791)
- 研究所(57950)
- 农(57262)
- 中心(56674)
- 江(55511)
- 财经(51714)
- 范(48810)
- 师范(48411)
- 北京(47939)
- 业大(46873)
- 经(46397)
- 州(45588)
- 经济学(44433)
- 院(44319)
- 农业(44248)
- 经济学院(39605)
- 基金
- 项目(209405)
- 科学(163246)
- 研究(157337)
- 基金(147822)
- 家(128245)
- 国家(126772)
- 科学基金(106819)
- 社会(98616)
- 社会科(93217)
- 社会科学(93189)
- 省(83197)
- 基金项目(77417)
- 教育(71832)
- 划(69597)
- 自然(66228)
- 编号(65603)
- 自然科(64543)
- 自然科学(64524)
- 自然科学基金(63337)
- 资助(60888)
- 成果(55173)
- 发(50831)
- 重点(47655)
- 课题(46702)
- 部(45749)
- 创(42666)
- 发展(41311)
- 展(40659)
- 创新(39788)
- 国家社会(39788)
- 期刊
- 济(182057)
- 经济(182057)
- 研究(110640)
- 中国(75674)
- 农(54324)
- 财(52670)
- 学报(49564)
- 管理(47945)
- 科学(47121)
- 教育(40992)
- 大学(37372)
- 融(36622)
- 金融(36622)
- 农业(36480)
- 学学(34550)
- 技术(30951)
- 业经(29450)
- 经济研究(28523)
- 财经(26050)
- 问题(23943)
- 经(22601)
- 业(19836)
- 贸(19336)
- 图书(18444)
- 技术经济(18184)
- 世界(17323)
- 国际(17246)
- 商业(16192)
- 统计(16021)
- 现代(16012)
共检索到549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素莹
目前回归经济作为国内一种重要的引进内资战略,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然而,回归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本文以温州为例,对其发展回归经济的潜力及实施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温州发展回归经济存在着资源要素供给环境有待改善、劳动力供给制约及人才缺乏、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并从提升温商回归创业创新的硬环境、加强各项政策的引导扶持、完善各项政府配套服务、拓展外部资源及加强引资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温商回归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回归经济 温商 潜力 对策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海淼
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城市商业银行经过十几年的锤炼,以"第三梯队"的身份排在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后,肩负着为地方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使命。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政策的完善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而温州又是在民间金融资金链断裂,企业纷纷倒闭,企业主出逃、跳楼的情况下,获国务院批准而作为全国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对于本土的温州银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江林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使得亚洲国家不得不重新考虑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路径等诸方面,但是此轮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主要动因仍缘自亚洲国家自身经济发展的结果。根据经济发展战略设计思路和增长动力部门变化等标准,可以大致将亚洲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方向划分为三类:转型版、升级版和延续版。此次亚洲国家战略调整的"集体行动"将有可能对地区经济格局以及对中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亚洲 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豫新 王振宇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基本发展理念对新疆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4年新疆经济发展质量呈上升态势,开放性和共享性是新疆经济发展质量不断上升的核心动力,安全性为新疆经济发展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新疆经济发展效率不断上升,但与理想值仍存在较大差距;短期内新疆经济发展质量将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最后提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豫新 王振宇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基本发展理念对新疆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4年新疆经济发展质量呈上升态势,开放性和共享性是新疆经济发展质量不断上升的核心动力,安全性为新疆经济发展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新疆经济发展效率不断上升,但与理想值仍存在较大差距;短期内新疆经济发展质量将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最后提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
通过对200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规模的省际比较,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表明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特别是与城市化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说明了高等教育规模应该与社会经济,特别是与城市化的进程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但由于我国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二者的发展进程充满了阻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德健 熊婷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丹燕
梅州市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经济发展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县(市、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等问题。作为乡村振兴改革综合试点的梅州,应该立足优势,深化改革,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深挖各县(市、区)发展亮点,促进合作,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业生产模式等方式,推动梅州市经济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梅州市 经济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永锋 刘俊峰
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通过比较郑州市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等情况,以及省内各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来分析郑州市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借助区域经济学中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郑州市与河南省内各地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而根据实证结果结合现有河南经济金融形势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引力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昼
从西部地区省份在我国特殊生态功能的角度出发,以贵州省的息烽县为例,对其经济发展的薄弱现状和息烽县所处的生态屏障的地位入手,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西部地区县域产业及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定,明确息烽县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确立了息烽县县域经济与产业规划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出了生态功能的优先考虑的地位,为西部省份其他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二华 盛乃玉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江苏沿海地区高新区已经发展成为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主要基地,成为集聚科技和智力资源、体现自主创新成果的综合载体和战略先导区。随着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分析高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一步探讨、研究高新区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杨国立
国家战略下,情报学的发展将呈现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围绕价值建构、问题域和跨学科研究分析了国家战略对情报学学术研究的影响,围绕生源、课程体系和综合素质分析了国家战略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围绕社会功能和应用场景分析了国家战略对情报学应用的影响。对此,本文从学科结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学术话语等方面探索了情报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对策,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和教育资源等方面探索了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对策,从赋能战略决策、赋能各学科发展、提升“智慧+”建设话语权等方面探索了情报学应用的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厚明 蒋晓丹
目前,我国在东海、南海海岛纠纷不断,美国控制着全球海洋运输通道,其"再平衡"战略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尽管国家已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但其建设是长期过程。新形势下,中国不仅要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还应实施西向战略,通过新疆向中亚发展,构建与新疆沿边各国及其延伸国的良好政治经济关系,扩大在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在新疆建立大型能源资源储备基地,调整其产业结构与布局并适时设立自由贸易区,加强西部地区的维稳、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哲 李怡欣 李俊领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这一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发挥其引导与支持作用,修补立法缺陷,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全面构建质量监控体系,促进职业院校的教育创新,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成渝经济区 政府角色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