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6)
- 2023(13149)
- 2022(11181)
- 2021(9966)
- 2020(8295)
- 2019(18414)
- 2018(18013)
- 2017(34361)
- 2016(18471)
- 2015(20475)
- 2014(20644)
- 2013(20014)
- 2012(18730)
- 2011(17246)
- 2010(17689)
- 2009(16480)
- 2008(16387)
- 2007(14969)
- 2006(13456)
- 2005(12487)
- 学科
- 济(93326)
- 经济(93213)
- 管理(58886)
- 业(51981)
- 企(44497)
- 企业(44497)
- 方法(30452)
- 数学(26024)
- 数学方法(25719)
- 地方(22927)
- 中国(22877)
- 财(21269)
- 制(19894)
- 农(19369)
- 业经(19334)
- 学(18285)
- 地方经济(15057)
- 融(14408)
- 金融(14404)
- 体(14350)
- 银(14153)
- 银行(14137)
- 环境(13733)
- 行(13607)
- 划(12920)
- 农业(12827)
- 贸(12599)
- 贸易(12590)
- 和(12517)
- 务(12400)
- 机构
- 学院(271493)
- 大学(271063)
- 济(120382)
- 经济(117897)
- 管理(100040)
- 研究(98639)
- 理学(85123)
- 理学院(84049)
- 管理学(82747)
- 管理学院(82201)
- 中国(73756)
- 财(57365)
- 科学(57138)
- 京(56966)
- 所(49637)
- 财经(44734)
- 研究所(44615)
- 中心(43488)
- 江(42294)
- 经(40316)
- 农(40092)
- 经济学(38257)
- 院(36074)
- 北京(35853)
- 范(35620)
- 业大(35401)
- 师范(35307)
- 经济学院(33940)
- 州(33200)
- 财经大学(32981)
- 基金
- 项目(176210)
- 科学(140074)
- 研究(129765)
- 基金(129051)
- 家(113229)
- 国家(111971)
- 科学基金(95542)
- 社会(85588)
- 社会科(81277)
- 社会科学(81251)
- 省(68117)
- 基金项目(67022)
- 自然(59426)
- 教育(59350)
- 自然科(58006)
- 自然科学(57989)
- 划(57762)
- 自然科学基金(56960)
- 资助(52230)
- 编号(50981)
- 成果(42700)
- 重点(40515)
- 部(39295)
- 发(39062)
- 课题(36766)
- 创(36550)
- 制(36438)
- 国家社会(36373)
- 性(34362)
- 创新(34329)
共检索到424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温国政 温铂 肖艳
从2010年起,我国逐渐在全局战略规划上显现出调整迹象。中部经济和西部经济的发展与东部相比逐渐呈现出一种滞后性,这严重影响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对国家的经济战略发展极为不利。本文就我国现有的区域制度规划做出分析探讨,对我国区域经济转变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对区域经济的转向以及制度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家战略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 发展 转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京祥
在全球化世界的激烈竞争环境中,来自国家自上而下的尺度重构已经成为重要的区域治理应对方式,空间规划尤其是区域规划就是一种重要的尺度重构工具。文章在简要回顾中国区域规划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近年来国家密集推出"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现象及其效应,客观评估了这种尺度重构行动对区域治理产生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善用、用好区域规划这种积极主动的尺度重构工具,是中国保持国家制度创新柔性的重要优势所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伟成 彭震伟
全球竞争加剧与国家战略干预是当前区域发展的重要背景,对区域规划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约束条件改变推动区域的适应内化与规划调整。基于当前区域规划研究中遇到的难点,提出了顺应外部环境变动的区域研究逻辑,形成区域对外有效识别与对内有效整合的基本思路与重点内容。探讨了在当前国家治理结构下,有利于区域多元利益主体协调与合作的途径。最后指出,在大的发展背景与研究架构下,若干区域问题或组别关系需要在未来区域研究工作中给予重点关注。
关键词:
外部竞争 干预 区域建构 协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腾 杨开忠
国家“十五”计划中明确将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全国掀起了 发展旅游业的高潮。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客源地市场的争夺已经初见端倪。在旅游规划的发展中也经历从资源导向转向产品导向,从产品导向到市场导向,从市场导向到营销导向几个不同阶段的发展。从这样的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业竞争优势的培育格外重要。如何使当地的旅游业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全国旅游发展的时候扩大地方影响,并将这样的优势持续的保持和发展下去,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朱玉荣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转轨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途径。目前,转轨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缺乏整体战略安排,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一体化程度较低。因而转轨国家应组建专门机构,加强对区域合作的研究和组织安排,首先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其次应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有战略意义的友好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
关键词:
转轨国家 区域经济合作 WTO 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宿良
在当前全国性的“规划”热潮中,区域经济规划成为重点突破口之一。各省市、各地区都在着手搞或已经搞了一些区域性经济规划。包括行政区、经济区等各类地区的各种形式的规划方案纷纷出台。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回顾性研究。一、区域经济的由来与发展区域,泛指地表的一定地域空间。区域经济就是将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置于一定的地域空间环境中,考察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在空间上的组织和变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凌霄 周敏
通过选取多项指标构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12年度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作用水平,结果发现:1两者的协调度还处于中低水平,除个别发达省份以外,大多数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滞后于区域经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刺激;2从空间分布上看,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为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不断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莫罹 王林超 孔彦鸿 桂萍
本文以唐山南部沿海地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探讨了如何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划理念和原则,综合运用资源承载力分析、生态适宜性评价等多种技术方法,以资源承载能力与环境容量约束为前提确定城市规模与空间布局,以维护生态平衡与保护生态资源为先、实现开发建设与保护的协调发展,从而为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唐山 资源承载力 生态适宜性 生态格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任保平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就是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促进中亚经济一体化,进而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就是要在东亚及其周边国家之间,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一体化目标就是把新丝绸之路建设成为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的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思路是加强亚洲国家经济、贸易、交通、能源、文化和实业界联系,建立开放、平等和互利基础上的地区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内容包括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在于推进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和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地区安全局势不稳定、地区经...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展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毕伟
区域经济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名牌企业的实力及其龙头作用的发挥。实施名牌战略 ,必须精心规划 ,构造优势 ,形成一批以名牌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和支持企业 ,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名牌战略 区域经济 制约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吴红霞 刘遵峰
低碳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又使得低碳经济成为可能。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低碳经济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eaver-Thomas和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佳 高华央
本文通过对当前区域规划的国内外宏观背景进行分析,明确了加强政策和制度设计在当前区域规划中的必要性。同时通过新一轮的区域规划与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轮城镇体系规划的对比分析明确了新时期区域规划在规划理念、工作重点、规划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和制度设计层面进行了方法和对策的探讨。最终得出结论,立足于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区域规划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政策 制度 区域规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生霞 裴晶晶
文章以数字经济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探讨了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耦合协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并采用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表现出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特征。虽然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并且表现出“先增后减”的非线性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特征。西部地区的线性带动效应较强,而东部地区的门槛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喻玲 殷洁
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区域规划具有地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等特点。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协调区域规划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应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法律制度,保障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 经济区划 区域规划 主体功能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晴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试点省份,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良性互动成为现阶段的政策重点。文章运用Geweke分解检验法与协整检验,验证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二者互动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在长期与短期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且现阶段以区域经济竞争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作用为主。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聚 区域经济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