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0)
- 2023(16378)
- 2022(13820)
- 2021(12800)
- 2020(10295)
- 2019(23857)
- 2018(23438)
- 2017(43993)
- 2016(23485)
- 2015(26340)
- 2014(26481)
- 2013(26010)
- 2012(24707)
- 2011(22781)
- 2010(23216)
- 2009(21813)
- 2008(21666)
- 2007(19589)
- 2006(18050)
- 2005(17095)
- 学科
- 济(118317)
- 经济(118177)
- 管理(68158)
- 业(64153)
- 企(51948)
- 企业(51948)
- 方法(38489)
- 中国(36434)
- 数学(33145)
- 数学方法(32874)
- 地方(29599)
- 农(29578)
- 制(26260)
- 业经(26025)
- 财(25239)
- 贸(21499)
- 贸易(21478)
- 融(21028)
- 金融(21025)
- 银(20917)
- 银行(20900)
- 易(20795)
- 行(20350)
- 学(20273)
- 农业(19412)
- 体(18295)
- 地方经济(17327)
- 环境(17289)
- 发(16538)
- 和(15424)
- 机构
- 大学(346014)
- 学院(343663)
- 济(159787)
- 经济(156760)
- 研究(131301)
- 管理(126680)
- 理学(106234)
- 理学院(104933)
- 管理学(103566)
- 中国(103157)
- 管理学院(102883)
- 财(75828)
- 京(75265)
- 科学(71907)
- 所(66082)
- 研究所(58829)
- 财经(58162)
- 中心(57710)
- 江(53403)
- 经(52787)
- 经济学(50997)
- 农(50751)
- 北京(49468)
- 范(46972)
- 院(46855)
- 师范(46595)
- 经济学院(45400)
- 财经大学(43006)
- 州(42132)
- 业大(41900)
- 基金
- 项目(213710)
- 科学(170066)
- 研究(161845)
- 基金(156928)
- 家(136335)
- 国家(134909)
- 科学基金(114842)
- 社会(107303)
- 社会科(101899)
- 社会科学(101876)
- 基金项目(80951)
- 省(79435)
- 教育(73795)
- 自然(69009)
- 划(67828)
- 自然科(67351)
- 自然科学(67333)
- 自然科学基金(66186)
- 资助(64098)
- 编号(63896)
- 成果(54366)
- 发(51237)
- 部(49386)
- 重点(48878)
- 课题(45946)
- 国家社会(45932)
- 创(44221)
- 制(43875)
- 教育部(43309)
- 发展(42343)
- 期刊
- 济(195184)
- 经济(195184)
- 研究(119655)
- 中国(81442)
- 财(57650)
- 管理(53737)
- 农(48629)
- 科学(47484)
- 学报(46509)
- 融(41796)
- 金融(41796)
- 教育(41033)
- 大学(37015)
- 学学(34353)
- 农业(32461)
- 经济研究(31933)
- 财经(30928)
- 技术(29947)
- 业经(28910)
- 经(26915)
- 问题(25006)
- 贸(22480)
- 国际(21206)
- 世界(20622)
- 业(18241)
- 技术经济(18025)
- 现代(16156)
- 经济管理(15583)
- 坛(15548)
- 论坛(15548)
共检索到567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庆岩 孙早
文章通过地区产业结构、地方政府行为及企业家创新意愿三个变量刻画了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了发展战略作用于地区经济发展绩效的传导渠道。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国家动用东部市场化(新增部门)创造的财富持续补贴西部现行体制(存量部门)的方式取得的,最终引发了地区发展中的"体制补贴"矛盾。其政策含义是:新的发展战略应避免以牺牲(抑制)地区市场制度的演进为代价来换取西部快速发展,应在满足国家战略性需求与增强西部可持续发展潜力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长顺 邓志涛 王培荣
一、西部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回顾和展望考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要把西部地区放在全国经济发展的总框架中来进行,从工业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来看,西部地区是全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国的经济发展从1949年到1988年,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1949—1978年是传统工业化战略时期;1978—1988年是传统工业化战略转换时期。为此,对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回顾,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传统工业化战略及其对西部的影响。建国初期,我国几乎还是一个纯农业国,1949年农业人口占90%,国民收入中农业比重占6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海宾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才的发展。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设立的特区之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深圳市的人才政策发展演变是我国人才政策演进的缩影。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全面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及深圳市人才政策的重要历史变革,分析其中的演进规律,并展望未来深圳市人才政策的发展方向,也为国内其他城市人才政策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人才政策 改革发展 深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毕宪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经历了恢复发展 ,加速发展 ,积极发展 ,大力发展四个阶段。本文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指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跨跃式、内涵外延交互发挥作用 ,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今后几年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将以外延发展为主 ,跨越一个大的台阶后 ,内涵与外延并举 ,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道路 跨学科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文举 何明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流业经历了初步开放、加速改革、全面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四个时期。国家通过出台并实施一系列重大调整与改革方略,建立并完善物流治理体系,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重视与相关产业协同集聚,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物流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应用世界一流物流装备和技术,建成世界一流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运营体系。中国物流业将构建并完善海陆空国际物流大通道,实现智慧物流,重构产业生态体系,全方位实施绿色物流的系统工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信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关义
加快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选择王关义(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西北综合开发研究所)我们认为,面对中国西部这样广阔而复杂的经济带,要加速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划小发展单元,构造若干个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从培养经济增长的极核入手,由小到大,以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严红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有着特殊的发展背景、特殊的发展路径和特殊的发展困境,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必须从制度安排和经济基础层面进行战略转型,总体思路是城市化发展由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型、由纵向投资向横向拓展转型、由行政主导向产业支撑转型、单一城市向网络城市转型、由人口转移向结构转换转型,转型路径是农村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中小城市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基础上拓展为大中城市、中心城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优化升级,实现西部地区在产业联系和产业链条基础上的城市网络化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化 战略转型 产业支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明瑜 李泊溪
本研究报告从全国总体战略的角度,并以世界经济环境为背景,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生产力布局学和部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综合分析、客观评价了西部地区开发的优势和潜力,主要限制因素及其在全国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总结了建国40年来西部开发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经验,深入探讨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树立
自1953年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国经济就开始出现“大起大落’。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商品短缺是我国经济的常态。从大的背景看,它与经济发展在指导思想上所选择的两种战略密切相关,是不断地追求和推动经济的粗放型、外延型的超高速扩张的典型反映。它也是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要使经济高速增长就必须提高生产率,这在逻辑上必然走上市场取向的改革。
关键词:
赶超战略 大起大落 改革 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雷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阶段转型是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阐述,中国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思路,制定并实施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追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战略。第二阶段转型是从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到21世纪初,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基础上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战略。第三阶段转型是从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到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坚持科学发展、快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和新发展理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凌永辉 刘志彪
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总量规模还是在内部行业结构上,中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仍相当滞后。这种现象发生的背后逻辑在于出口导向战略下的国际代工模式在供给层面上对国内本地化的服务业企业产生了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同时也在需求层面上造成了负向的市场挤出效应,而且随着全球化分工的深入,这种市场挤出效应正在逐渐超越技术溢出效应。据此,本文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服务业发展亟须转向内需主导型战略的重要命题,主张依靠国内市场主体的有效需求为主导,虹吸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为我所用,在差异化的垄断竞争中,促进当前及未来服务业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服务业 出口导向 内需主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超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边境贸易30年发展的演变轨迹,并根据其发展规律将边境贸易划分为四个阶段:复活兴起阶段、成长扩张阶段、停滞起伏阶段和增长乏力阶段。通过对四个阶段发展轨迹的解读和与国际贸易的比较,分析了新形势下制约边境贸易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并就此提出了今后边境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边境贸易 演变轨迹 民族地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长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以赶超发达国家的任务。要实现经济增长,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缓解经济增长的供给端约束,扩大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投入,实现产出的不断增长;二是如何缓解经济增长的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云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依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倡导区域协调发展、区域总体发展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并行。在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区域类型划分逐渐精确、相关配套政策日渐丰富、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完善、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日益明确、区域协作逐渐精细。总体看,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市场化变革、由相对封闭向对外开放的国际化探索、由学习模仿向中国特色的自主性构建的过程。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