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8)
- 2023(16024)
- 2022(13951)
- 2021(12874)
- 2020(10753)
- 2019(24948)
- 2018(24805)
- 2017(46978)
- 2016(25364)
- 2015(28475)
- 2014(28256)
- 2013(27658)
- 2012(25412)
- 2011(22814)
- 2010(22837)
- 2009(20902)
- 2008(20397)
- 2007(17789)
- 2006(15505)
- 2005(13334)
- 学科
- 济(100285)
- 经济(100157)
- 管理(77201)
- 业(74237)
- 企(63088)
- 企业(63088)
- 方法(47935)
- 数学(41527)
- 数学方法(41136)
- 中国(26939)
- 农(26375)
- 财(26186)
- 业经(22613)
- 学(22091)
- 技术(20900)
- 地方(19855)
- 制(19388)
- 理论(17912)
- 农业(17626)
- 贸(17487)
- 贸易(17477)
- 易(16869)
- 务(16051)
- 财务(15975)
- 财务管理(15940)
- 和(15647)
- 银(15611)
- 银行(15547)
- 融(15534)
- 金融(15526)
- 机构
- 大学(359687)
- 学院(356198)
- 管理(143445)
- 济(140779)
- 经济(137761)
- 理学(125167)
- 理学院(123734)
- 管理学(121669)
- 管理学院(121008)
- 研究(117984)
- 中国(86111)
- 京(76089)
- 科学(73570)
- 财(64766)
- 农(58954)
- 所(58580)
- 业大(55076)
- 研究所(53655)
- 中心(53334)
- 财经(52158)
- 江(51883)
- 经(47591)
- 北京(47482)
- 范(47300)
- 师范(46801)
- 农业(46282)
- 院(43141)
- 经济学(41971)
- 州(41572)
- 财经大学(39013)
- 基金
- 项目(249791)
- 科学(197230)
- 研究(182428)
- 基金(181464)
- 家(159167)
- 国家(157596)
- 科学基金(135519)
- 社会(115283)
- 社会科(109239)
- 社会科学(109209)
- 省(98340)
- 基金项目(96527)
- 自然(88397)
- 自然科(86383)
- 自然科学(86360)
- 自然科学基金(84875)
- 教育(84713)
- 划(82684)
- 资助(73942)
- 编号(73449)
- 成果(59967)
- 重点(55574)
- 创(55258)
- 部(55125)
- 发(52426)
- 课题(51190)
- 创新(50896)
- 科研(47611)
- 教育部(47500)
- 国家社会(47277)
- 期刊
- 济(149290)
- 经济(149290)
- 研究(103861)
- 中国(70355)
- 学报(59410)
- 科学(53294)
- 管理(53133)
- 农(52352)
- 财(48751)
- 大学(44945)
- 教育(44507)
- 学学(42157)
- 农业(36103)
- 技术(30948)
- 融(28539)
- 金融(28539)
- 财经(25421)
- 业经(24529)
- 经济研究(24133)
- 经(21713)
- 业(19378)
- 图书(19280)
- 科技(19245)
- 问题(19127)
- 技术经济(17302)
- 版(16776)
- 理论(16514)
- 商业(15646)
- 现代(15255)
- 业大(15076)
共检索到515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凌学忠 吴贵生 李纪珍
总结了国家开放创新体系3个方面主要构成要素(知识、资源和市场)的开放性,比较了不同构成要素的开放性对国家创新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影响及其异同,验证了国家开放创新体系的重要性。研究表明:知识开放性对国家开放创新体系的影响最为明显;专利作为知识要素的核心指标,能从侧面反映国家开放创新体系的状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忠泰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不仅在创新要素构成的层次与边界,而且在创新活动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两者又在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联系和互融互动性的联系。从而决定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效益最大化原则等。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 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长春
文章从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出发,概述了国家创新体系思想的由来、特征、目标等,论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构建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国家创新体系 构建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于咏全 王计昕 王振泉 王克民 孙雪梅
本文论述了针对知识型时代的知识特征建立的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型时代的知识特征:(1)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当代科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与相互结合,相互接近与相互影响上;(2)硬、软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越来越明显。硬科学知识是知识经济的基石,没有硬科学整体化的知识创新,也不会出现知识经济;而软科学知识是知识经济创效、增效的关键所在,二者缺一不可。根据这一特征建立的国家创新体系,其结构包括了教育、科研和产业等几个系统。它的运行机制,包括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财政、银行和产业等部门的资金投入,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组成的运行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佳
在最近二十多年的经济学研究里",技术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用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而且技术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欠发达国家的"追赶"过程多数情况下就是一个技术能力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过程。文章探讨和研究了这两个概念如何被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理论,并且尝试进一步地探索国家创新体系和技术能力的理论如何更有效地用于我国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从而揭示和证实国家创新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技术能力 国家创新体系 政府 创新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元海 周铭山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傅元海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铭山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马驰 汤世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纪珍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 ,而且由于中国的国情 ,它还应该包括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和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该文就是专论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观念与文化落后 ,必定导致经济落后 ,要想超前发展 ,第一就是观念与文化创新。舍此就很难在中国发展知识经济。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有机构成 观念与文化创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环状 :核心是知识创新系统。从内到外依次为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基础与管理系统→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国际接轨。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学习、革新和创造新技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组成系统和网络。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既存在源与流的关系 ,也存在着技术创新同样可以产生新知识 ,引发又一轮新的知识创新的相辅相承、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中国 国家创新体系 有机构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洪力 郝君超 李研
本文将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绩效的相关评价归结为四类,即主体互动评价、投入-产出评价、系统功能评价和创新活动评价,并重点介绍了欧盟与澳大利亚的典型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绩效评价的核心与基本原则,并对我国的评价框架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绩效 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雷庆 苑健
研究型大学和应用技术型大学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德国和日本在上世纪大力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经验值得重视。确立技术教育的地位,探索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这一战略,不仅需要一批大师级的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大量面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具备专门技术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2014年2月,国家作出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峣 陈琦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效率评价的两阶段模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及其改进方法,对"金砖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效率与单因素效率进行全面测度,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金砖国家"研发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科技向经济的转化效率则正在赶超发达国家;两阶段的单因素效率都普遍偏低,尤其是政府研发投入效率与专利产出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云 张孟亚 翟晓荣 杨亚宇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概念界定和分类,本文从创新政策工具的视角,对“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政策文本进行收集和编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政策文本量化的方法,研究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主体、结构及功能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政策主体表现为四类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政策结构协同性不足,政策功能协同性不足。在对上述问题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十四五期间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协同的思路。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 政策分类 协同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法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剧烈变动时期,其主体内容是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规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本文具体分析了综合国力竞争与国家创新体系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