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4)
- 2023(14671)
- 2022(11992)
- 2021(11046)
- 2020(9076)
- 2019(20313)
- 2018(19639)
- 2017(36891)
- 2016(19483)
- 2015(22028)
- 2014(21446)
- 2013(21187)
- 2012(19802)
- 2011(17656)
- 2010(18270)
- 2009(16967)
- 2008(17212)
- 2007(15942)
- 2006(14603)
- 2005(13845)
- 学科
- 济(88721)
- 经济(88619)
- 业(84464)
- 企(76792)
- 企业(76792)
- 管理(71024)
- 业经(31957)
- 方法(29118)
- 农(28752)
- 中国(28318)
- 财(26397)
- 制(25079)
- 银(24759)
- 银行(24614)
- 地方(24324)
- 行(23263)
- 技术(22439)
- 农业(20941)
- 数学(20368)
- 数学方法(20219)
- 务(18973)
- 财务(18955)
- 财务管理(18930)
- 融(18765)
- 金融(18764)
- 企业财务(17887)
- 和(16427)
- 策(16310)
- 理论(16202)
- 划(15280)
- 机构
- 学院(276513)
- 大学(269553)
- 济(118670)
- 经济(116281)
- 管理(109842)
- 研究(95032)
- 理学(91585)
- 理学院(90550)
- 管理学(89417)
- 管理学院(88868)
- 中国(82644)
- 京(58673)
- 财(57754)
- 科学(54353)
- 所(47289)
- 江(46660)
- 农(45865)
- 中心(44785)
- 财经(43445)
- 研究所(41924)
- 经(39254)
- 北京(37841)
- 州(37576)
- 业大(36271)
- 范(35689)
- 师范(35394)
- 农业(35181)
- 经济学(34955)
- 院(34409)
- 省(32028)
- 基金
- 项目(171538)
- 科学(137313)
- 研究(131513)
- 基金(122806)
- 家(105862)
- 国家(104512)
- 科学基金(91149)
- 社会(85023)
- 社会科(80612)
- 社会科学(80590)
- 省(70038)
- 基金项目(64760)
- 教育(58200)
- 划(56361)
- 自然(55983)
- 自然科(54647)
- 自然科学(54631)
- 自然科学基金(53721)
- 编号(52789)
- 资助(48203)
- 发(42824)
- 成果(42243)
- 创(42196)
- 重点(38598)
- 创新(38396)
- 业(38163)
- 课题(37416)
- 部(36756)
- 发展(35214)
- 国家社会(35042)
- 期刊
- 济(147457)
- 经济(147457)
- 研究(91387)
- 中国(70033)
- 管理(49387)
- 财(48325)
- 农(43992)
- 融(43397)
- 金融(43397)
- 科学(37180)
- 学报(35269)
- 教育(33316)
- 农业(29143)
- 大学(28254)
- 技术(27195)
- 业经(26580)
- 学学(26307)
- 财经(22363)
- 经济研究(22090)
- 经(19349)
- 业(18231)
- 问题(18131)
- 技术经济(16576)
- 科技(16152)
- 现代(14765)
- 贸(14578)
- 坛(14550)
- 论坛(14550)
- 世界(14090)
- 商业(13943)
共检索到465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2012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出台《关于支持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政策创新的实施办法》,为东湖示范区量身定制五个方面共十六条专项支持政策,并与东湖示范区签署总额400亿元的《支持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和100亿元的《国开武汉光谷产业发展基金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该《实施办法》针对东湖示范区的特点,在信贷规模、授信边界、业务流程、中小企业业务、信用结构和金融产品创新等五个方面制定特殊政策,主要包括:(一)每年为东湖示范区安排100亿元专项信贷规模,重点支持示范区"131"产业发展架构下重点园区、重大产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二)将东湖示范区内光电、生物等特...
[期刊] 征信
[作者]
彭星
根据近年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实践,分析现阶段示范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应加快发展市场化的专业征信机构,完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体系,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激励政策,以进一步提升信用体系建设对科技金融创新的促进作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关键词:
信用体系建设 科技金融 小微企业 试验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汉市财政局课题组 张福来 周学云 张灼 江羽翔 陈荣华 王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的整体实力与水平,对于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这是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勇 陈晓欣 丁焕峰 梁洁莹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实践,肩负着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学界对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否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还较为缺乏。使用2013—2019年106家国家高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显著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和布局差异。东部地区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显著为正,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则不显著;无论是单城布局还是多城布局,两种类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均显著促进了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单城布局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大于多城布局。(3)从影响机制来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进而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因此提出以下建议,深入推进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打造创新高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荣 荣良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必须探索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的路径与模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试验示范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科技创新示范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范例。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布局建设的创新驱动试验示范区,其建设和发展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对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开展调查,从创新基础、产业规模、创新资源、创新效率4个层面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算指标目标值和增长速度,并从完善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培育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东西科技合作与协作创新等方面提出路径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示范区 评价 路径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宗国 张辉
通过分析19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区域分布、政策演变及战略定位,总结取得的成绩,探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措施:完善产业链布局,打造区域差异化产业链;建立创新评价体系,形成系统化评估格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大精英人才引进力度,健全人才保障制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激发创新要素集聚"乘数效应";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自主创新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1997—2021年中国省级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能显著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且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因此,中国应继续鼓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围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以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豆晓利
科技金融可以有效解决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问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开始了科技金融实践探索,通过总结发现其科技金融发展体系并不完善,表现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债券融资平台、股权融资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均尚需拓展等。基于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郑洛新科创金服"科技金融模式,该模式以科技金融平台为核心,包含政府、科技创新企业、金融机构三大主体,该模式的完善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设计与引导作用,需要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高新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晏艳阳 严瑾
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对2007~2016年各国家高新区内上市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在企业产权性质上,示范区的设立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明显;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示范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从专利类型看,对企业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比外观设计专利明显。此外,引入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滕堂伟 陈佳怡 司月芳
高新区作为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类政策工具,受到决策者青睐。国家高新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乃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已获得各界共识,但关于其对企业创新发展绩效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以上海张江示范区为例,按照园区注册企业是否在园区内经营进行分类,从企业和园区两个层面选取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张江示范区发展存在着只有"高新"而没有"园区"的情况,是否在园区内经营对企业创新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园区经营企业甚至在新产品方面表现更逊,企业创新显著受到园区创新政策的影响。国家高新区在发挥优惠政策激励的同时,更需要聚焦于科技成果转化,不断优化创业孵化链条、提升研究机构对区域创新的贡献度、加强园区产学研合作紧密度、建立科学的高新区考评机制,以引导园区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蒙恬 姚聪莉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科技创新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来提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3)西部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其正向促进效应存在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的特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在“大城市”更为明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殷兴山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明确指出,东湖高新区可以参照中关村科技高新区的有关政策,开展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推动科技与金融更紧密结合、加快形成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来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是东湖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先锋 郑酌基 尹玉平 肖远飞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一次制度创新赋能技术创新的重要尝试,对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我国2005—2020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应用多期双重差分(DID)与三重差分(DDD)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效驱动了绿色高质量发展,该结论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等多项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环境保护政策与创新驱动政策存在协同作用,政府环保注意力越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用越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中部地区与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政策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结论对于我国加快高水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剑 陶应虎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两年多来在推进创新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地区间存在创新功能定位同质化、行政壁垒、创新资源差异、政策差异以及缺乏鼓励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等问题,影响创新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为促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发展,应采取建立与完善区域创新协调机制、明确各地在创新产业链中的定位、优化创新一体化发展环境、构建跨地区协同创新网络和建立鼓励创新一体化的评估与考评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一体化 区域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剑 陶应虎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两年多来在推进创新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地区间存在创新功能定位同质化、行政壁垒、创新资源差异、政策差异以及缺乏鼓励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等问题,影响创新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为促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发展,应采取建立与完善区域创新协调机制、明确各地在创新产业链中的定位、优化创新一体化发展环境、构建跨地区协同创新网络和建立鼓励创新一体化的评估与考评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一体化 区域创新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