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7)
2023(7099)
2022(5900)
2021(5252)
2020(4189)
2019(9520)
2018(9397)
2017(17296)
2016(9167)
2015(10417)
2014(10909)
2013(10453)
2012(10110)
2011(9419)
2010(9926)
2009(9183)
2008(9098)
2007(8491)
2006(7917)
2005(7411)
作者
(27492)
(22950)
(22856)
(21793)
(14998)
(10913)
(10442)
(8801)
(8766)
(8440)
(8004)
(7817)
(7682)
(7332)
(7316)
(6983)
(6616)
(6585)
(6552)
(6464)
(6044)
(5543)
(5502)
(5496)
(5192)
(5133)
(4979)
(4928)
(4718)
(4423)
学科
(62039)
经济(61979)
管理(25686)
(21721)
(18347)
企业(18347)
方法(16987)
地方(16374)
数学(13591)
数学方法(13467)
中国(13458)
地方经济(12087)
业经(11759)
(11701)
(10945)
理论(9604)
(9490)
(8571)
(8074)
金融(8073)
(7862)
农业(7528)
经济学(7527)
(7369)
银行(7362)
环境(7315)
(7090)
(6985)
(6908)
(6580)
机构
学院(144026)
大学(143459)
(68958)
经济(67530)
研究(52147)
管理(49660)
理学(41269)
理学院(40741)
管理学(40085)
管理学院(39804)
中国(39485)
(31786)
(30184)
科学(28528)
(26194)
财经(24650)
(23639)
经济学(23161)
研究所(23120)
中心(22837)
(22105)
经济学院(20436)
(20172)
师范(20032)
北京(19548)
(18702)
(18439)
财经大学(17945)
(17829)
师范大学(15995)
基金
项目(82686)
研究(64891)
科学(64465)
基金(58494)
(50425)
国家(49499)
社会(42426)
科学基金(41666)
社会科(40042)
社会科学(40030)
(32260)
教育(29905)
基金项目(29614)
编号(26643)
(26035)
资助(24192)
自然(23412)
成果(23153)
自然科(22773)
自然科学(22767)
自然科学基金(22358)
课题(19411)
(19365)
重点(18963)
(18158)
国家社会(17863)
(17191)
(16675)
发展(16391)
大学(16246)
期刊
(91193)
经济(91193)
研究(51595)
中国(31253)
(25716)
管理(21538)
教育(18687)
学报(18576)
科学(17891)
(16996)
经济研究(15161)
大学(14719)
技术(14064)
(13842)
金融(13842)
学学(13674)
财经(13644)
业经(12154)
(12089)
问题(11231)
农业(11025)
技术经济(8676)
(8444)
世界(8430)
经济问题(7397)
国际(7382)
商业(7109)
统计(7096)
图书(6963)
现代(6941)
共检索到238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米强  杜炜青  
本文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作用的历史探源,总结出国家干预经济作用的界定产权、原始积累、创造秩序、国际协调和宏观控制与微观生产等五个特点,并进一步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以为当代构建国家干预经济作用及其制度框架寻找契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韶艳  黄建康  
发达国家的反倾销从本质上看具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性质。从经济学角度考察,只有针对掠夺性倾销的反倾销才是经济理性的和具有经济效率的;从经济理性角度考察发达国家反倾销目的演化的历程,发现发达国家的反倾销以保证"公平竞争"为名偏离了经济效率的轨道,而反倾销措施直接限制进口的结果使得反倾销必然成为发达国家不顾经济效率而体现其对产业保护关注的工具。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大勇  
虽说知识经济直到二十世纪末叶才初现端倪,然而知识经济理论的相关探索却是渊源有自.本文试图通过阐释熊彼特、马克卢普、罗默这三位经济学大家的观点学说,同时给出笔者粗浅的心得体会,以推动对知识经济现实进展的深入研究.实践表明,理论并非总是灰色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吕立勤  
1992年7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当前经济运行基本正常,没有形成经济过热现象。时隔8个月,1993年4月,这位发言人却称: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正在释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明星  
数字经济国际税收改革是百年变局之际世界格局转换的焦点问题之一。数字经济加剧了全球化中的经济失衡,导致市场国征税权随之兴起,国际社会随之提出了税改的初步依据,但是仍需结合政府征税原理创新展开进一步探索。综观以经合组织双支柱为代表的市场国征税权改革方案,在数字经济居民国与市场国、政府征税与跨国公司避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复杂博弈中,“选择性”改革和复杂的规则设计展示了重大历史进步意义,但也凸显了欧美的妥协及其对既得利益的保护,同时更阻断了发展中国家对工业经济税基公平权的追溯,压制了落后地区和新兴行业启动经济的发展权。作为全球数字经济第二大国的中国,基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和税基安全、公平和发展的复杂目标,需要审慎参与反避税全球竞争与合作、全面协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衡、科学安排税收收入与经济成长的战略关系,才能在增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税收和经济利益上的全面的、实质性公平权利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国际税收秩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玉婧  
可持续发展定义和理论包含了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要素 ,是一个三维复合体系 ,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可持续发展强调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持续地均衡地最优发展 ,将发展的代价降到最低。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学中的演进、形成与创新 ,到当今世界步入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新时代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学彩  
"声音"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人们几乎感觉不到这个复合词中各语素意义的差别。然而,查检历史文献,我们发现"声""音"有着不同的含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震  
经济首先是在目标动力层面上影响国际关系。但经济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合情理的反常,它是生存困境和实力野心双重心理机制作用的结果,即经济影响国际关系的原动力来自人类心理。就国际关系的产生、发展、丰富和繁荣的过程而论,经济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基础性、决定性的:财富欲求刺激行为体的经济外扩,国际关系因之得以产生和发展,又通过克服国家间的种种障碍演绎出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生产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分配情况则规定国际关系的性质和状态,并使国际关系得以丰富和繁荣。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星云  
本文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入手 ,借助现代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梳理其有关论述 ,重点阐述其富民、化民等思想及其对现代中国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处理所具有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岚萍  孙攀峰  
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中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摩擦越来越大,面临西方国家进一步经济制裁的可能性大幅提高,所以本文研究经济制裁机制探源及趋势问题,对中国应对未来国家关系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佑林  
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认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的主体是"观念人力资本"。而"观念人力资本"的形成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的渊源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娟  
环境经济快速发展的迅猛态势所付出的代价令人担忧。如果环境经济政策是为环境问题量身定做的,那么环境恶化的不可逆转又从何而来?研究环境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存在的问题,首先提出了生态经济政策源头存在的问题,接着从政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方面指出生态经济政策问题的理论缺陷,继而通过制度经济以及制度与行为经济的理论对生态经济政策进行探源研究,对现有生态经济政策探源研究进行补充,最后提出国外可借鉴条款。为生态经济政策经济化研究提供方向,提供改善政策效率的契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亮  
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实质是有效地利用综合生产要素和资源,通过要素效率的提高来实现人均产值的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运行的根本规律是收益递增律,收益递增律得以发挥作用、集约型经济增长得以实现的动力源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于构建有效率的制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潘九根  曾力  
我国国有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应该是对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包含企业制度,政企关系,运行机制等要素在内的整个国有经济系统的市场化改造。但在目前的改革进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国有制下的政府直接经营企业的实质还没有根本改变,国有制下的政府经营资本的体制没有构建,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政企关系,迟滞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企关系的理顺、市场机制的培育,阻碍国有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因此,实现政府由经营企业到经营资本的转变,使国有企业名符其实,是推进我国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造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