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0)
- 2023(6319)
- 2022(5333)
- 2021(5109)
- 2020(4162)
- 2019(9685)
- 2018(9113)
- 2017(17591)
- 2016(8869)
- 2015(9959)
- 2014(9596)
- 2013(9283)
- 2012(8535)
- 2011(7471)
- 2010(7390)
- 2009(6840)
- 2008(6859)
- 2007(5753)
- 2006(5002)
- 2005(4379)
- 学科
- 济(37782)
- 经济(37729)
- 业(27611)
- 管理(25682)
- 企(23080)
- 企业(23080)
- 方法(15831)
- 数学(13383)
- 数学方法(13294)
- 中国(10818)
- 农(10568)
- 财(10504)
- 地方(8557)
- 学(8056)
- 业经(8054)
- 贸(7974)
- 贸易(7969)
- 易(7730)
- 农业(7455)
- 制(7048)
- 融(6838)
- 金融(6837)
- 务(6716)
- 财务(6712)
- 财务管理(6702)
- 企业财务(6447)
- 银(6117)
- 银行(6107)
- 行(5842)
- 理论(5617)
- 机构
- 大学(127031)
- 学院(125317)
- 济(53978)
- 经济(53040)
- 管理(49572)
- 研究(43449)
- 理学(43395)
- 理学院(42843)
- 管理学(42144)
- 管理学院(41902)
- 中国(32762)
- 京(25859)
- 科学(25324)
- 财(25132)
- 所(20856)
- 财经(20641)
- 中心(19698)
- 研究所(19113)
- 经(18934)
- 农(18789)
- 业大(17488)
- 经济学(17377)
- 范(17289)
- 师范(17191)
- 江(16910)
- 北京(16239)
- 院(15950)
- 经济学院(15798)
- 财经大学(15775)
- 农业(14496)
- 基金
- 项目(89244)
- 科学(72224)
- 基金(67921)
- 研究(65241)
- 家(60723)
- 国家(59804)
- 科学基金(51314)
- 社会(44489)
- 社会科(42084)
- 社会科学(42074)
- 基金项目(36273)
- 自然(32874)
- 自然科(32062)
- 自然科学(32053)
- 省(31960)
- 自然科学基金(31500)
- 教育(29298)
- 划(28346)
- 资助(26438)
- 编号(24811)
- 部(20525)
- 重点(20064)
- 成果(19795)
- 国家社会(19299)
- 创(18997)
- 发(18928)
- 教育部(18147)
- 人文(17860)
- 创新(17611)
- 制(17398)
共检索到181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宋小宁 曹慧娟 马光荣
资本跨区流动关系到资本内循环,而司法地方保护阻碍资本跨区流动。中央在地方设立巡回法庭旨在打破司法地方保护。然而,地方保护是分权体制下地方竞争的长期痼疾,设立巡回法庭能否解决?鉴于企业异地投资是资本跨区流动的微观体现,本文从企业异地投资视角对此进行回答。研究发现,改革后,企业向巡回区域的异地投资显著增加。该效果对司法质量提升更多的地区以及对司法质量需求更强的企业更为突出。本文为央地关系文献增加了司法维度。
关键词:
央地关系 巡回法庭 异地投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淳 王浩宇 耿春晓 梁上坤
推动分工深化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具有深远意义,如何推动分工深化成为亟需探索的时代命题。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是分工深化在微观层面的重要体现。本文以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微观企业视角实证考察地区司法水平对分工深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巡回法庭设立后,巡回区内企业专业分工水平显著提高。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巡回法庭主要通过改善契约环境、抑制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减少行政干预实现对分工深化的推动。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面临的市场交易成本较高、不具备政治关联以及与巡回法庭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近时,巡回法庭对企业专业分工水平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本文结果表明,地区司法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分工深化,拓展了法制环境的微观经济后果及企业边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本文结论对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完善巡回法庭制度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地区司法水平 分工深化 巡回法庭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黄俊 陈信元 赵宇 胡丹奇
司法系统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抑制司法地方化,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开始设立地方巡回法庭。本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省份被巡回法庭覆盖后,投资规模显著增加,且非国有企业和法制环境较差地区企业更明显。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巡回法庭的设立提高了企业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愿,并缓解了企业投资不足的问题。在动态效应上,巡回法庭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逐渐加强。本文研究充实了"法与金融"领域的研究文献。
关键词:
司法改善 企业投资 企业诉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淳 耿春晓 从阓匀 肖土盛
产业结构升级在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提升司法水平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至关重要。本文在构建地区司法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借助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地区司法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巡回法庭的设立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体现为巡回区内高技术复杂度产业得到了相对更快的发展。机制检验表明,巡回法庭通过提升地方司法系统审判能力以及减少地方行政对司法的干预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微观渠道检验表明,巡回法庭设立显著促进了巡回区内高技术复杂度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由此实现对产业发展的促进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巡回法庭设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效果在初始法制环境较差的省份更加显著,但在设立地址所在省份和巡回区内其他省份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本文结果表明地区司法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巡回法庭制度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中华 王心悦 曹瑜强
法律环境对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规模和范围至关重要。为遏制司法地方化,促进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起设立地方巡回法庭。以我国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巡回法庭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司法改善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所在省份被巡回法庭覆盖后,债务融资成本显著降低;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垄断企业以及经营风险大的企业中,促进了债务市场的竞争中性;可能的机制是,巡回法庭的设立从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与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两方面,有效遏制政府的不当干预,提升司法公正性,促进债务融资市场的公平竞争,从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分析发现,伴随着债务融资成本的下降,企业融资约束有所缓解,短期财务绩效与长期市场价值也得以提升。本研究为“法与金融”学说提供了来自中国的新鲜经验证据,揭示了我国法治化进程与市场转型的密切联系,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斯琪 麦勇 晏景瑞
高质量司法体系对纠偏企业社会责任脱耦(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实际社会责任绩效之间的差距)的机会主义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但鲜有文献就此展开研究。本文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年开始设立巡回法庭作为司法质量提升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巡回法庭设立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巡回法庭设立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巡回法庭设立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的改善作用在法制环境较好地区和非社会责任敏感性行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巡回法庭设立通过震慑效应、地区同群效应和治理效应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进一步分析显示,巡回法庭设立有利于改善战略性社会责任脱耦,但对反应性社会责任脱耦的作用不显著。此外,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巡回法庭设立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本文研究结论不仅为理解法治建设促进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崭新视角,也为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监管带来了实践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斯琪 麦勇 晏景瑞
高质量司法体系对纠偏企业社会责任脱耦(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实际社会责任绩效之间的差距)的机会主义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但鲜有文献就此展开研究。本文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年开始设立巡回法庭作为司法质量提升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巡回法庭设立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巡回法庭设立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巡回法庭设立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的改善作用在法制环境较好地区和非社会责任敏感性行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巡回法庭设立通过震慑效应、地区同群效应和治理效应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进一步分析显示,巡回法庭设立有利于改善战略性社会责任脱耦,但对反应性社会责任脱耦的作用不显著。此外,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巡回法庭设立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本文研究结论不仅为理解法治建设促进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崭新视角,也为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监管带来了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常 何硕颖 毕功兵 程晓刚
高质量法治是加快形成和发展我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司法“地方化”问题不利于实现司法公正,是地方保护的一种体现,阻碍着市场资源有效配置。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便是中央为此所做的一项重要司法体制改革举措。本文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巡回法庭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微观企业层面检验司法“去地方化”制度创新对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研究发现,巡回法庭能显著提高覆盖区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该效应在更易获得地方保护的国有企业、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以及政府补贴倾向型企业中更为明显,但不会受到企业所在地是否是巡回法庭驻在地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分割程度、地区契约执行效率和企业投资效率是巡回法庭设立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机制。本文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论断提供了新证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文晓 王占山
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山东十县市土地巡回法庭调查记述本刊记者马文晓,王占山通讯员平安玉查不清哪一天,在我国广袤土地上悄然诞生了第一家土地巡回法庭(下简称“土地法庭”)。只此时,在我国土地管理事业度过它光辉的第七个生日后,忽发现其“子子孙孙”已遍及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志强 张浩然
研究基于巡回指导教师视角,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建构巡回指导能力指标体系,并分析指标权重。该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由高到低为基本理念(36.9%)、基本技能(32.6%)和基本知识(30.5%)。各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权重最高的是专业发展、心理与教育知识、指导教育筛查与评估。研究结果有助于巡回指导教师规划专业发展方向、优化巡回指导教师队伍结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营 朱文艺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设立知识产权法庭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进创新发展的必要路径。本文利用各地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法庭设立带来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效激励了企业创新,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技术含量更高的发明专利;中介效应发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途径来激励企业创新。因此,在适当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改善企业创新的法制环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为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建设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关键词: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知识产权法庭 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荣 苗妙
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资本跨区流动作为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表征着市场化进展程度,同时受制于政府干预导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本文旨在从税收竞争角度考察资本跨区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长期以来,税收竞争的资本流动效应是公共经济学与投资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既有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形成与FDI等方面。但是,前者忽略了资本流动的方向性,后者囿于投资方式的同质性。企业异地并购是资本跨区(跨国)流动的微观过程,也是企业基于区位选择的成长路径。本文从企业异地并购这一独特的微观视角切入,运用因子分析法度量我国30个省份税收负担和环境得分,以2009-2011年间发生的国内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事件为样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天肖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委托代理,本质上属于央地事权划分问题。从国家治理的视角,分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治理的央地分工原则,揭示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选择逻辑。以国有农用地的治理变迁为例,验证央地在垦区管理上的事权划分和动态调整过程。研究发现:从治民是否分离、治官是否分离、治事是否战略需要三个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治理可以分为中央直管、央地共管、地方属地化管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治理模式会随维度变化而动态调整。央地分工治理,归结为中央政府对效率和风险冲突的权衡。研究将增进国家治理理论在自然资源领域的拓展,对形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治理的央地分工理论,实现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落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凡 陈波 黄炜
资本要素市场分割是当前我国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堵点。标准作为统一市场的制度根基,为经济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共同的技术语言,能够有效破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面临的壁垒,但现有研究却鲜少关注标准化在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借助我国2014年逐步试点的物流标准化政策,并利用手工收集整理的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母子公司数据,构建交错型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行业规范标准化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物流标准化显著促进了资本跨区流动,表现为其能够显著吸引异地上市公司前往试点城市设立子公司。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是物流标准化吸引异地企业投资的两个重要机制,且物流标准化对于前来设立子公司的企业确实发挥了降本提效的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制造业企业、省内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跨区资本流动受物流标准化的影响更大,同时,物流标准化对资本跨区流动影响的地理边界覆盖了超过1/5的国土面积。本文研究不仅为我国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启示,也为我国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了智力支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元雏 华桂宏 庞思璐
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有利于资本跨区流动,从而可以通过加快资本积累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本地产业结构高级化。以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通过归集数字金融特征词和城市名共同在百度新闻中出现的次数来构建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以资本净流入率表征资本跨区流动,并将劳动生产率引入产业规模结构高级化指标,用以评价产业结构高级化质量,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规模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质量提升,且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增加资本净流入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质量提升,但资本净流入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产业规模结构高级化中未能发挥中介作用;数字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但资本跨区流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在数字金融加速发展阶段,数字金融发展和资本跨区流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比数字金融初始发展阶段更为显著。因此,应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并强化数字金融发展促进要素资源流动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